分节阅读 123(2/2)
公司,由开发区占股百分之五十五,因为开发区毕竟是政府机关,无论是认控股,国有企业的性质并没有
得到改变。
朱代东很乐观的估计,树木岭养殖场投资的这一千五百万,将一年左右收回成本。大家都知道,农民
种田种地都离不开化肥,只要化肥厂生产的化肥质量有保证,价格又能市场上有竞争力,赢利只是时间问
题。
接下来陈树立也讲了话,当然是大赞养殖场投资化肥厂的好处,陈树立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你们不
相信我,不相信乡政府,难道还信不过朱县长朱县长搞的企业,哪一家没赚钱县农机厂,现生产的农
用车,正行驶树木岭的地面上。机械公司的组合米机、磨桨机,已经走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家中。现又是化
肥厂了,这样的机会可不多,树木岭不能把鸡蛋全部入一个篮子里。就算退一万步讲,如果真的亏了,以
养殖场现规模,赔不起吗但要是赚了呢树木岭的群众就又多了条致富之路。
后是潘道义讲话,他说的不多,重要的一句是,我相信朱县长。下面的村干部听了,也都是微微颌首
,现他们因为这个养殖场,个个都发了财,这一切是谁带给他们的朱县长。朱县长到狮子山,搞一个家
具厂,现狮子山的群众每年分两次红,那感觉,比领国家工资还爽。
侯立华站起来第一个支持朱代东,他说,自己对于朱县长的事,历来都是无条件支持。接下来,胡奋
强、马明义这些村干部中有威信的都表了态,其中马明义说了这么一句话,化肥厂的事我不了解,但我了
解朱县长,只要说他这事能成,就肯定能成这话让其他人听了,深以为然。
只是坐台上的陈树立有些酸溜溜的,下面的人并不是因为朱代东现副县长的身份而支持他,而是因为
朱代东这三个字而支持。他们支持的是朱代东,而不是朱副县长。原本他以为,自己树木岭工作了这么多
年,村干部中的威信是很高的,但是现跟朱代东一比,两人好像就差了一个档次。
第一百九十九章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第一百九十九章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树木岭所有村干部一致同意,由养殖场出资一千五百万,入股化肥厂。这个决定全乡村干部大会上就
确定了下来,侯立华说得好,他相信朱县长。陈树立望着朱代东年轻的身影,很是羡慕。朱代东离开树木
岭快二年了,现下面这些人中的威信,比自己只高不低。要做到这一点,何其难也。
陈树立知道,自己以后得端正态度了,虽然自己曾经是朱代东多年的领导,但现,朱代东已经成了自
己了领导。如果自己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后吃亏的会是自己。朱代东对自己尊重,那是人家胸怀宽
广,自己若是给脸还要上脸,就是蠢到了家。
而且跟着朱代东走,自己会吃亏吗这样的事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从朱代东担任副乡长以来,他
树木岭干的每一件事,终不但让全乡群众得了利,自己也是跟着沾光。现能有机会再与朱代东共事,应该
是一次机会,一次必须要抓住的机会。
会后,好再来,全乡村干部宴请朱代东,能灌朱县长酒的机会,现可不多。而且今天朱县长还没有拒
绝的理由,树木岭养殖场入股县化肥厂,一千五百万,这个数字连县里都拿不出来吧。可是现树木岭却拿
了出来,而且还是一家集体企业拿出来的。这些村干部都是养殖场的股东,他们向朱代东敬酒,朱县长没
理由拒绝的。
朱代东足足喝了五六斤树木岭酒,再喝下去真会惊世骇俗,喝了这么多,醉倒也属正常。但回到陈树
立的办公室后,朱代东很快便清醒过来,陈树立也喝了不少,朱代东甚至还有闲情逸致给他倒了两支葡萄
糖。
陈树立诚惶诚恐,连声道谢,好像酒意也清醒了不少。朱代东微微一笑,陈树立能有这样的自觉,他
很满意。陈树立喝了葡萄糖下,整个人也清醒了许多,问朱代东,现养殖场与化肥厂合股已成定局,树木
岭这边是不是要派人进驻化肥厂
树木岭养殖场占股百分之四十九,于情于理都要有人进入管理层,而财务科也是必须要有养殖场的人
才行。但是这件事,后还需要县委县政府作出决议,朱代东现只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而已,但他有信心,
县里一定会接受自己的想法。
听了朱代东的计划,王力军也是倒吸一口冷气,一千五百万的投资,朱代东还真敢搞得这么大。有了
这一千五百万,肯定能把化肥厂救活,不但能救活,还能让化肥厂生龙活虎。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树木
岭养殖场是集体企业,而化肥厂却是县属国有企业,让集体企业注资国有企业,这感情上好像有些接受不
了。
“县长,化肥厂需要改革,总设计师不是也说过嘛,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县对化肥厂,也是
做一种有益的尝试。国有企业就不能引入集体资金只要能搞好国有企业,什么样的形式都不重要,不管
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朱代东笑着说道。
王力军沉吟了一会,朱代东说的对,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能把化肥厂搞好,什么样的资金来
源不重要,再说,养殖场只占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国有企业的性质还是没有变嘛。
化肥厂的事朱代东也给郭临安作了汇报,对于朱代东将集体企业引入国有企业,郭临安表示同意。国
有企业的改革,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只要不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就不用担心会犯错误。
一把手二把手都同意让集体企业注资化肥厂,这件事基本上就算定了下来。县里因为化肥厂的事,还
特意举行了一个隆重仪式。养殖场终只派了两个人来化肥厂,一名会计和一名供销科副科长,只要知道生
产销售和资金的事,厂里对养殖场就没有秘密可言。
朱代东能一举解决化肥厂的问题,可以说是为县里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虽然没有竞聘上岗的工人还是
有些怨言,可是这无关大局。只要化肥厂能重生产,只要化肥厂能赢利,这些就都不是问题。
化肥厂有了这笔资金,的生产设备很快就到位,很快正式生产。化肥厂出现喜人的局面,让县里的主
要领导都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