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江红之崛起 > 分节阅读 280

分节阅读 280(1/2)

目录

望,还不时小声问刘培民几句,尽管他们参加过各国海军以及工业界举行的招待宴会,但对于欧洲的皇宫却是异常陌生。唯独蒋志先对此已经视若无睹,只笑吟吟地端着葡萄酒杯品尝。

“明明是德皇要接见我们,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等了好半天,看累了的刘培民终于忍不住嘀咕起来。

“不急,他越慢,证明对我们越是看重。”

蒋志先的话让洪海良和刘培民两人都露出了不解之色,这是什么逻辑

只是,话说完后蒋志先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虽说他从未见过威廉二世,可却在从法国抵达德国后,仔细查找过关于这位皇帝的资料,出生时因左臂麻痹萎缩,导致这位皇帝从童年起的就形成自卑而又自大的性格的,

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得他不遗余力的建立一支一流的舰队,他的祖父威廉一世是个英雄,通过训练陆军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而他,威廉二世,将会通过建造一支舰队,使德意志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毫无疑问,他会是这支舰队的总司令大西洋海军上将。

原本对于威廉二世的接见,只是中校军官的蒋志先并没有多少信心,毕竟这位自负的皇帝怎么可能接见,这个他所蔑的东方国家的小小的海军中校呢

但最终执政府在过去几个月与德国工业界签定的的累计高达14亿马克的定单,和他们在德国各船厂、兵工厂只考察,而不下定单的举动,让原本信心百倍,感觉至少可以从中国海军得到不低于4000万马克定单的军火商们变得急不可耐了,终于在企业界的建议下,“大西洋海军上将”皇帝陛下,终于决定接见这三名小小的校级军官。

基于对这位“海军上将皇帝”的了解,蒋志先清楚地知道对方此时此刻在干什么更衣这位极为自负而又自卑的德意志皇帝,一天要换四套衣服,同时搭配不同的首饰和勋章,他是用招摇掩盖内心的自卑。

如果他要接见一个认为比较重要的人物,必定精心打扮一番,对方越重要,他在装扮上花费的时间也就越长,他为什么在这时候“打扮呢”或许是因为他想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的强大吧

这时一名近侍走了过来。

“请随我来”

在三人进入一间挂着一副威廉一世在凡尔塞宫登基的油画的大厅后,终于他们三人看到了那位自负的德国皇帝。而在这位德国皇帝的身边,他们又意外的看到一个人,汉堡商业协会会长里帝芬冯克,他怎么会在这三人的心中略带着些许疑问,当他们在法国时,是汉堡商业协会主动邀请他们来德国,并且安排他们的食宿以及出行,他们的目的非常简单,只是为了想和中国多做生意,或许正是他们促成的这次见面。

“见过陛下”

三人同时恭恭敬敬地鞠躬作为见礼。

“啊三位年青的中国海军军官,很高兴见到你们。”

一阵朗声的笑声从威廉二世,身着军装、腰配宝剑、胸前挂着数个大勋章的皇帝,满面尽是笑容,皇帝明显精心打扮了一番,但洪海浪怎么看都觉得这位与执政留着同样的胡须的皇帝身上,看不到一丁点军人应有的气质。

初步的见礼后,宽敞的大厅里只剩下了4人,在皇帝陛下伸手示意下,蒋志先三人坐在沙发上,蒋志先原本就会说英语、法语以及德语,这会自然不需翻译。

“怎么样,谈谈你们对德国海军的看法,你们来此不正是承担着使命吗”

威廉二世依然是一笑容可掬的模样,在某种程度上他并不愿意接见这三位中国海军的校官,如果是将军的话,或许他可以考虑一下,但是出于以克虏伯为首的工业界和德国中央银行总裁为首的许多柏林财界巨头的请求,他还是决定接见这三名中国海军军官,他的海军扩张需要军工界和德国财界的支持。

“贵国海军短短6年间即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实为我等所惊叹”

蒋志先如实的说道,六年前德国国会通过扩建海军法案,把舰队扩建为一支拥有19艘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42艘小型巡洋舰的舰队,扩建期是的六年,而在四年前,在这位“太西洋海军上将”的支持下,提尔皮茨不费吹灰之力,通过修订海军法案,国会批准了舰队扩建到拥有38艘战列舰、20艘大型巡洋舰和38艘小型巡洋舰的计划。

“这全仰懒德国领先于世界的造船业,如果没有领先他国的造船业,德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

威廉二世郑重其事的说道,如果不是他们在克虏伯下达了6座双联舰用炮塔和两座305毫米铁道炮的定单,他真还不相信这三名小小的校官竟然背负着采购任务。

中国的那位执政夫人从英国海军购买两艘军舰的事实提醒着德国造船界,这个国家已经开始着手重整海军,英国在推销其军舰队原本就有技术以及声誉优势,而中国的执政夫人又是英国人,他们夫妇与即将出任第一海军大臣的费舍尔又有着不菲的私交,德国造船界必须要绞尽脑汁方才有可能得到来自己中国的定单。

作为皇帝的威廉二世自然愿意为造船业出力,这对德国海军有好处,可以扩大生产、增加船厂收入,又能利用外贸舰为自己的新舰作技术试验,德国的装甲巡洋舰的技术积累便源自中国的定单。

“的确,与英国以或是其它国家军舰相比,贵国军舰优异的质量和防护能力,一直享荣誉世界,而且的贵国造舰重视防御的风格,也是符合像中国这样,无力购买太多军舰,却又急需战舰的国家”

蒋志先点头附合着,他说的也是实话,德国军舰普遍重视防御,而这的确也是中国所需要的。

“德国的军舰是世界上最棒的,二十四年前,你们的国家曾在德国采购过军舰,对于德国军舰,你们并不陌生,如果贵国欲重整海军,愿意在德国采购军舰,我想德国的船厂一定乐意以最优惠的价格,设计并制造出可以满足贵国海军需求的军舰,质量一定远优于贵国购买的“镇海”级军舰,而且贵国现在的形势也是急需军舰不是吗”

趁着对方的称赞,威廉二世随即为德国造船界作起了推销。

三人对视一眼,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这位自负的皇帝为何接见他们三人,原来是为了向他们推销军舰,德国造舰水平早已不逊于的英国,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国家对德国投以青眼,二十几年来,德国造船界接到最大定单还是二十四年前来自己清国的定单,之后最大的一笔定单却就是来自日本的定购的那艘“八云”号,南美甚至俄国依然更倾向于英国甚至意大利,而非德国。德国造船业急需打开军舰的外贸市场,有什么市场能够比一个急欲重整海军军备的国家更为庞大,若非如此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刷次考甫鱼雷厂这些军工企业又岂会希望陛下能够接见中国海军代表,向他们表达德国的善意。

“陛下,尽管中国有意重整海上军备,但是现在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却面临着一个问题,日俄与我国东北酣战,而我国却苦于有海无防,弱小的海军急需军舰以拱卫海疆,但我们急需的却是可以立即获得的军舰,如果现在我们向贵国定购军舰,至快仍需三年后方能完工,陛下,三年以后战争已经结束,其间有着太多的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