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2/2)
“那太好了,来,改之兄,这边请。”马玉应道。
两个人穿过书院的花园,来到马玉所说的剑匣亭。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八角亭子,只是中间供了一块上面带有凹槽的长条麻石。据说这块麻石当年是用来藏剑的,剑匣之称,因此而得名。剑匣亭位于花园的一角,周围树木苍翠,一向是生员们休闲和讨论诗书的场所。
苏昊和马玉进了亭子,在石凳上坐下,苏昊笑道:“适才独文兄说打算到县衙去寻我,可是对小弟有何指教”
马玉摆手道:“改之兄这话让小弟好生惭愧,小弟岂敢对改之兄有何指教,小弟是有一些问题琢磨不清,想向改之兄请教呢。”
“哦可是关于这地质学的事情”苏昊问道。他知道,马玉是头一年县试的案首,文章功底比他要强出几条街。马玉说要向他请教,显然不可能是针对四书五经的事情,而只能是与地质勘探相关的知识了。
马玉点头道:“正是。此次下乡勘井,小弟从改之兄那里受教良多,越琢磨这西人之学越觉得深不可测。这些天,小弟整理出了一些想不清楚的问题,还望改之兄赐教。”
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叠纸,递到苏昊的面前。苏昊接过来一看,不由得汗如雨下。只见这些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数十个问题,有关于三角函数的,有关于地质构造的,其中有些问题之难,找个后世地质专业的本科生都未必能够回答得圆满。
“独文兄,你琢磨的这些问题,也未免太艰深了吧”苏昊说道。
马玉不好意思地说道:“是啊,我也觉得有些问题似乎是钻牛角尖了,可是小弟就有这样的毛病,越是想不明白的问题,就越想去搞明白。不怕改之兄笑话,这些天小弟在睡梦中想的都是这些问题呢。”
要不人家能当案首呢,光是这种求知欲望,就不是原来那个秀才苏昊能够比得上的。看着马玉那充满期待的目光,苏昊摇摇头道:“独文兄,你这些问题,我倒是能够回答得上。但其中有些问题的解答,可能需要一些其他的知识,这可不是三两天能够掌握的。如果你想搞明白这些问题,恐怕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来学习这些预备知识,而这些时间,显然你是耽误不起的。”
“为什么耽误不起”马玉瞪圆了眼睛问道,“改之兄,我今年才20岁,三五年时间对于我来说算得上什么十年寒窗都熬过来了,别说三五年,就是再坐十年冷板凳,小弟也在所不惜。”
“不会吧”苏昊道,“你是县试的案首,这次打井又出了很大的力,明年的乡试名额,韩大人肯定是要给你的,你不用温习功课吗”
马玉坚定地说道:“改之兄,我已经想好了,明年的乡试,我不准备参加了。”
第061章少年意气
“不会吧”苏昊目瞪口呆地问道,“就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你居然舍得放弃乡试的机会”
马玉淡淡一笑,道:“学海无涯,人生苦短,吾辈之人既闻大道,岂能为求区区功名而弃之若敝”
“你这个想法倒也没错。”苏昊道,“只是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你的功课如此出色,不去考取功名,实在是太可惜了。我想,吴教谕以及令尊令堂,恐怕也不会答应吧”
马玉道:“家严家慈对于我的选择一向都不加干涉。至于吴教谕,他对于西学之推崇,尤甚于我。再说,我也不是说一辈子都不参加科举,待到我弄明白了这些格物之道后,再去参加科举也不迟嘛。”
明代的科举,包括许多道门槛,先是考秀才,然后是考举人,再接着是考进士。能够在几年之内走过所有这些门槛的,都是顶尖的天才。对于一般的读书人来说,从中秀才到中进士之间,耽搁十几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些人在考中秀才之后,出于生计方面的考虑,或者其他原因,有可能先去教几年书,或者干点别的什么事情,过上几年,再去参加乡试。如果没有苏昊的出现,马玉是准备好要参加次年的乡试的,但就因为接触了苏昊所传授的西方科学理论,马玉的心思被吸引到了另一个方向,这导致了他决定放弃第二年的乡试机会,要把时间和精力用于破解这些科技难题。
苏昊了解这套程序,听马玉说得如此坚定,他也不再劝阻了,转而问道:“独文兄,据你所知,书院里像你一样想法的学生,还有多少”
“什么想法”马玉问道。
苏昊道:“就是像你一样,痴迷西学,愿意为此而放弃科举,或者说暂时放弃科举。”
马玉道:“据我所知,至少还有十几人吧。怎么,改之兄想在书院开一个西学班吗如果是这样,我第一个报名,束脩之类的,改之兄完全不必挂怀。”
马玉说起束脩,自然是和苏昊开玩笑。苏昊笑着摆摆手道:“独文兄想岔了。各位兄台对西学感兴趣,我可以抽时间来给大家讲讲,说束脩什么的,就见外了。我问你这个问题,是想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来工房帮我做些事情,我手下虽然有十几名衙役,但他们的文化素质实在是差了一些,有些事无法交给他们去做。”
“这就是改之兄今天来书院的目的”马玉猜测道。
苏昊笑道:“独文兄果然聪明,我只说了一句,独文兄就猜出我的来意了。没错,我今天来书院,就是来找帮手的。”
马玉道:“勘井一事,不是已经大功告成了吗怎么,知县大人又给改之兄委任了新的差事吗”
苏昊道:“眼下的确有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要办。这一次的旱灾,虽然经过我们紧急打井抗旱,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要想一劳永逸地杜绝水旱灾难,必须修建大规模的蓄水工程,以便根据旱涝情况进行河流水量的调节。我已经禀报了知县韩大人,准备在丰水和富水的上游,修建一个水库,这就是当下最大的事情。”
“何谓水库”马玉的问题与韩文一样。
苏昊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陂塘吧,只是规模比陂塘大得多。”
“能有多大”马玉饶有兴趣地问道。
苏昊用手指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