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7(2/2)
“攻城之战,竟然如此惨烈。”苏昊与徐光祖、陈道等人站在远处的一个小山坡上,举着望远镜观看着攻城的战况,忍不住叹息道。这可不是看电影,城头上都是活生生的人,看着他们一个个血淋淋地倒下,苏昊心里很不是滋味。
“打仗就是这样,就看哪方更有后劲了。”徐光祖答道,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他对于这样的场面已经非常熟悉了,不会像苏昊那样悲天悯人。
苏昊问道:“徐叔,依你看,辽东军能够把城头夺下来吗”
徐光祖道:“哪有这么快,这才是第一轮攻城呢。”
苏昊诧异道:“怎么,必须要有很多轮才能攻得下来吗”
陈道有一旁插话道:“这就要看双方的实力对比了,若是以强凌弱,一轮就把城头夺下来的事情也是有的。但看现在的战况,哱拜所部可不是弱敌,辽东军与他们也就在伯仲之间。现在哱拜军拥有地利之便,辽东军不攻上十轮八轮,只怕是很难有所建树的。”
“可是”苏昊不知道说啥好了,这一轮攻击就已经如此惨烈了,如果十轮八轮,岂不是要尸横遍野了
徐光祖解释道:“这攻城,拼的是双方的消耗。第一轮进攻,叛军有守城的器具,兵力也充足,辽东军攻上一阵子,没有后劲了,自然就撤了,换一队人接着攻。什么时候叛军的守城器具用完了,军士死伤殆尽,无力据守,进攻的一方才能够破城。”
“那得多长时间啊”苏昊又问道。
“十天半个月就算快了,攻上一年半载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徐光祖说道。
苏昊道:“既是如此,那何不等我们的炸药从京城运来再攻。我相信只要一轮就能够把城墙炸开,对方没有了城墙之利,面对几万大军,岂有不败之理。”
陈道说道:“李如松可不想等啊,若是真像你说的那样,用炸药把城炸开了,功劳如何算呢他辛辛苦苦从辽东来一趟,可不仅仅是为了给你当配角的。”
“叶总督已经跟我说过这个道理了。”苏昊郁闷地说道,“陈郎中,你可是兵部的人,你也觉得李如松这样做是对的这么多士兵的生命,就不如他的功劳重要吗”
陈道无语了,他知道,对于那些领军的大将来说,士兵的生命的确不如自己的功劳更重要。想当兵吃粮的人多得很,而能够挣到的功劳却是有限的。李如松憋着一股劲跑到宁夏来,当然不想两手空空地回去,相比破城的大功,攻城中阵亡的这些将士又算得了什么呢
徐光祖盯着战场看了半天,说道:“改之,你也别纠结了,依老儿看来,李如松怕是不敢再这样攻下去了。哱拜的实力远比他估计的要强得多,再这样攻下去,李如松怕是功劳没拿到,裤子都赔没了。”
“果真如此”苏昊眼睛一亮,转头对陈道说道:“陈郎中,你是不是可以去敲敲边鼓,别让李如松再这样去拼人命了。”
第359章游说
难办啊
李如松一身疲惫地回到自己的大帐,从心底里发出一声感叹。
这一天时间里,辽东军向宁夏城发动了四轮进攻,先后被宁夏军打退。看看天色已晚,士兵也都坚持不住了,李如松只好下令收兵,准备来日再战。
退兵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前沿那些阵亡士兵的尸体要抢回来,各种攻城器械也要运回来,以防叛军破坏。回营之后,还要安排下明哨暗岗,以防叛军偷营。对于辽东军这样的百战之旅来说,这些事情自然是不需要主将来安排的。李如松只是下了撤军的将令之后,就自顾自地回来了。
虽然已经离开了战场,但李如松的心里一点也不轻松。今天这一仗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让他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先前的决定了。
辽东军是边军中最能打仗的一支,以往只有戚继光的蓟镇军能够与辽东军相提并论。自从戚继光被罢免了蓟镇总兵官的职务之后,蓟镇军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辽东军在边军中就属于一枝独秀了。
这一次宁夏哱拜叛乱,兵部调辽东军来平叛,李如松是带着要立个大功的念头来的。初入宁夏,哱拜军望风而逃,龟缩于宁夏城中,让李如松对哱拜军的实力产生了强烈的蔑视。在他看来,这种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辽东军的对手,再加上叛军完全没有援兵,军心必然不稳,只要他挥师攻城,宁夏城顷刻就会落入他的囊中。
在叶梦熊那里会商的时候,萧如熏和苏昊都反对攻城的建议,在李如松看来,这不过是对方不愿意让他独占头功的表现。尤其是苏昊说的用火炮破城的方案,更让李如松觉得可笑之极。在他看来,苏昊不过是一个弄臣。不知什么缘故得了万历和王一鹗的欢心,这才能够以20岁的年龄坐上了副总兵的宝座。要说起打仗之事,苏昊恐怕连他李如松一成的经验都没有。
在他的强力要求下,叶梦熊作出了攻城的决策,并且指定由辽东军担任主攻,萧如熏和马千乘两部为辅攻。李如松没有注意到勘舆营并没有被列入攻城部队的名单,退一步说。即便他注意到了,也不会说什么,苏昊以及他的勘舆营都是难入李如松之眼的。
攻城开始了,进程却大出李如松的意料。哱拜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让人惊诧,这从退下来的辽东军官兵的反应中可以看到。
李如松当然没指望通过一波冲锋就能够夺下宁夏城头,但他觉得。在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中,宁夏军的斗志应当会逐渐衰落,战斗力更将急转直下。但实际情况却是事与愿违,宁夏军似乎是越战越勇,辽东军一连攻了四轮,宁夏军也丝毫未显颓势。一天之内,辽东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两千人了。李如松再不把军士的生命放在眼里,这样的伤亡也不是他能够承受得起的。
可是,不这样进攻,又能如何呢李如松陷入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