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地师 > 分节阅读 268

分节阅读 268(2/2)

目录

苏昊道:“田伯,我们要聘人,总得了解一下谁的手艺好。谁的手艺差吧我们可是交了银子的,田大人也没有说我们不能试试各位师傅的深浅啊。”

“这”田伯显然不太擅长辩论,被苏昊这一说,他便哑口无言了。停了一会,他才说道:“既是苏掌柜想问问工匠们的深浅,那你们就问吧。老奴在此陪你们就好了。”

苏昊知道田伯是担心自己在工匠们中间打听船厂的秘密,所以要留下来监督。他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因此也就无所谓田伯是否留下了。

得到田伯的允许之后,苏昊走到了一户匠户家门口,在石凳上坐下来,对着旁边围观的工匠们说道:“各位师傅。在下苏天,是来聘工匠去造船的,你们中间谁最懂得造船啊”

众人面面相觑,一位老工匠凑上前来,说道:“苏掌柜这话问得蹊跷,我们这是船厂,自然大家都是懂得造船的了。”

“没错。我们都是世代造船的”众人齐声应道。

“呃我的意思是说,你们这里有没有懂得海船的总体构造的,比如说,两千料的大海船,该怎么造,谁能说明白吗”苏昊说道。

那老工匠点点头道:“你说的是匠首吧老儿算是一个匠首,这造船下料的事情,老儿我多少懂得一些。”

“那你说说看,两千料的海船,结构是什么样的。”苏昊试探着问道。

老工匠道:“这位老爷问得奇怪了。海船和海船也不一样,有遮洋船,有钻风船,有楼船、浪船,不一样的船。制式自不相同,这就看老爷造船是想干什么用了。”

“那你说说这遮洋船吧。”苏昊微笑着说道。

“两千料的遮洋船长六丈八尺,头长一丈一尺,梢长一丈一尺,阔一丈一尺五寸,底头阔七尺,底梢阔六尺,梁头十六座,龙口梁阔一丈二尺,深五尺”老工匠侃侃而谈,一串串的数据像是摆在他面前一样,随口报出,精确到寸。

苏昊扭头去看其他人,只见众人皆频频点头,脸上流露出微笑,显然是赞同老工匠所言。苏昊待老工匠说的告一段落,又接着问道:“老师傅说得太好了,那么船上应用之物,老师傅可了解否”

老工匠指了指旁边的工匠,说道:“船上之物,老爷你就得问他们了,术业有专攻,老儿可不敢说都明白。”

看到老工匠起了头,周围的众人也都纷纷说起了自己的专业:“船篷乃折篾成片,夹维竹条,逐块折叠,以俟悬挂”

“海船舵杆必用铁力木,寻常木材易朽,不堪使用”

“船灰当以鱼油及桐油调制”

众人说得十分热闹,其中不无炫耀自己的知识、以求被苏昊看中雇去干活之意。苏昊心里莫名地有了一些感动,蔡国柱对他说起的技术传承一事,在工匠们这里得到了验证。他知道,直到这个时候,中国的造船技术仍然是世界顶尖的,如果不是后来持续几百年的闭关自守,后世纵横大洋的就不会是那些洋人,而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了。

“刚才在下问各位的,是两千料的海船。敢问各位,如果是六千料的大船,各位可敢承建”苏昊继续问道。

“六千料”老工匠一愣,眼睛里分明有了一些雾气,“老爷是说,三宝爷下西洋坐的那种大宝船”

“正是。”苏昊说道。

“老爷,你们是哪来的这六千料的海船,可是朝廷明令禁造的,谁敢违抗,是要杀头的。”老工匠讷讷地说道。

苏昊正待说点什么,忽然见远处跑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气喘吁吁地来到众人面前,也不看苏昊,只对着其中的几名工匠喊道:“陈老三,李二,王五,提举大人让我来喊你们,到七作塘去把那二百根大料刷遍桐油。”

“刷桐油怎么,提举大人又弄到钱了”叫陈老三的那名工匠问道。

“弄到钱了,弄到钱了。”那年轻人说道,“提举大人说了,这回银子足够。可以把上次欠下的二百根料都刷一遍。”

“银子”苏昊心中一凛,隐隐地猜到了些什么,他拉着那年轻人问道:“劳驾,你刚才说的刷桐油,是怎么回事”

那年轻人瞥了苏昊一眼。不知道他的来历,自然不肯多说什么。田伯在旁边犹豫了一下,想制止苏昊乱打听事情,却又没有开口。

倒是那老工匠叹了口气,说道:“此事与客官老爷无关,是我们船厂那些早年从南洋拉回来的大木料。隔三岔五就得上一遍桐油,要不就都朽了。听说朝廷也不管这些事,没有拨银子下来。我们船厂的历任提举上任之后,都要想方设法弄银子,保养这些木料。”

“原来是这样”苏昊只觉得嗓子眼里有点什么堵着,让他说不出话来。他腾地一下站起身。说道:“各位,可否带在下去看看那些木料”

船厂里的木料也不算什么机密,工匠们自然不会阻挠苏昊去参观。田伯下意识地觉得有些不妥,但他是一个家仆,遇事向来不敢做主,所以嘴里支吾了几声,却也没有能够拦住苏昊。

老工匠在前面带路。苏昊和李贽跟着,与众工匠一起,来到了先前那年轻人所说的七作塘,也就是相当于船厂的七号船坞。只见在船坞旁边,果真堆着如小山一般的一堆木料,其中最长的足有上百米,当年人们对于征服海洋的远大抱负,由此可见一斑。

苏昊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有一群工匠在忙碌着干活了。他们使用各种简单机械,把木料一根一根地吊起来。搭在架子上,然后拎着油桶,认真地在木料上刷着桐油。远远看去,可以看到那些木料光洁如初,显然是一直都得到了良好的保养。提举田道涵身穿便服。在工匠们中间背着手来回巡视着,先前对苏昊他们的那副死板面孔上,居然挂着一缕浅浅的微笑。

听到有人过来的动静,田道涵扭头看去,见到与工匠们走在一起的苏昊和李贽,他的脸刷地一下就沉了下来。他回头对身边的一名兵丁说道:“去,把那两个商人给我拦下来,不许他们靠近作塘。”

提举司也算是一级衙门,虽然落魄,但也还是有几名听差的兵丁。那兵丁听到命令,端起长矛一路小跑来到了苏昊等人面前,虎着脸拦住路喝道:“站住,提举让你们不得靠近作塘。”

苏昊和李贽站了下来,跟在他们身边的田伯自觉失职,连忙向田道涵跑去。苏昊看到,田伯跑到田道涵跟前后,田道涵瞪着眼对田伯说了几句什么,想必是在对他进行训斥,随后,田伯就转过身,又跌跌撞撞地跑回来了。

“二位客官,我家老爷说了,二位找到工匠就请回吧,作塘重地,闲人免入。”田伯没好气地对苏昊和李贽说道。

苏昊道:“田伯,麻烦你跟田大人说一句,就说在下有话要跟他说,他一听便知。”

田伯道:“客官,你就请回吧。我家老爷说,这些木料乃是朝廷的财产,你们就别打主意了。你们如果再纠缠不休,大家面子上就都不好看了。”

苏昊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物件,递到田伯手里,说道:“田伯,你把这个东西拿给你家老爷看看,他看过之后如果仍然不见我们,我们马上就走。”

田伯不明就里,又拗不过苏昊,于是拿着那物件又跑回田道涵身边。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