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6(2/2)
原敬首相努力地打起精神,好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一个能够领导日本帝国去赢得战争胜利的战时首相。但是他的两位军事幕僚,陆军大臣田中义一和陆军参谋本部总长上原勇作却根本不看他一眼,而是自顾自的在内阁会议上吵了起来。
日本首相轻轻哼了一声。两位陆军大将终于想起来自己是在参加内阁会议。这才暂时停止了争吵,将目光投向了原敬,似乎是在等候着他的裁决。
“内田君,外交方面有什么进展吗”原敬的第一个问题却是向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提出的。
“首相阁下。我们驻德国的大使已经同苏俄驻德国大使尼古拉耶维奇接触过了。苏俄的条件是收回全部远东州,不过他们可以停止对朝鲜叛乱的支持,并且承认帝国在满洲的特权”
原敬把目光转向田中和上原,两个日本陆军大将这回终于达成了一致,异口同声地反对:“远东州决不能交出去陆军上下还有国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海军也不会答应”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也高声附和道:“远东州的桦太岛库页岛上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那是帝国海军所急需的而且远东州的煤矿和有色金属资源也非常丰富,是帝国发展重工业所必须的,绝对不能放弃”
原敬苦苦皱眉。看来同苏俄媾和是不现实的,要不然陆海军一起跳出来反对,自己的政府立马就得倒台他叹了口气,苦笑道:“既然不能放弃远东。那我们就只能咬着牙打下去了现在鲜卑利亚派遣军送来两个备选方案,田中君、上原君,你们觉得哪个方案能为帝国带来胜利”
“当然是永田方案了”两个日本陆军大将对此居然也没有分歧。不过上原勇作却接着说道:“但是这个方案却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它将皇军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支那军队身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支那再次背叛帝国。对满洲里的鲜卑利亚派遣军主力见死不救,把皇军的精华就将全部断送在满洲里帝国就真的失去在东亚大陆上立足的本钱了”
田中义一则反驳道:“军队打光了可以再重建,二三十万人的损失对帝国而言不算什么总比输掉战争,失去远东州好外交接触的结果已经明摆着了。苏俄是不会允许帝国占据远东州的,所以帝国没有和苏俄和平共处的可能帝国必须打败苏俄。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被中国人再耍一次”
说完这个话,田中义一就颓然地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中。好像是一下子耗尽了全部的精力。显然做出让日本陆军去当炮灰为中国赢得战争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可是现在的形势却已经把日本逼到了这个份上。
他早就在心里面推算过武藤方案了。现在正仓惶逃亡的二十几万日本陆军的精华是不可能完好无损回到远东州了如果他们放弃满洲里不守的话,在苏俄红军的堵截和追杀下,能有三分之一的部队退过大兴安岭就算幸运了,他们还肯定会丢失所有的重武器,几乎是空手跑回远东州。不过最大的损失还是这些皇军精锐将永远失去军魂就算他们补齐了人员和装备,也不是原来那支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了,而是一支从上到下都患了恐俄症的军队。靠这样的军队是守不住远东州的
至于让中国和苏俄在中东路沿线展开决战,日本据守远东坐山观虎斗的如意算盘,在田中看来也没有多少实现的可能。
因为苏俄和中国没有多少厉害冲突,中国对苏俄的领土没有野心,苏俄也承认中国对蒙古的主权。他们两个国家之间的分歧不过是中俄两个gcd对于什么修正主义的不同观点苏俄怎么可能为了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和中国拼个鱼死网破,最后便宜了波兰和日本呢毕竟中国保卫满洲的行动肯定会得到英美法列强的全力支持,这三个列强有的是武器弹药,中国又多的是炮灰所以苏俄对满洲的进攻顶多是试探性的,如果不能轻易取胜肯定会选择和中国媾和。然后将他们在东线的主力转用到远东州方向上同日本作战。
注明一下:一个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当然不会理解修正主义对国际共运的巨大破坏力了。
首相原敬已经明白了两位日本陆军大将的意思,他又将目光转向内田:“内田君,你怎么看常瑞青可不可以相信”
内田康哉缓缓地点头,斟酌着道:“可以相信因为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决定了常瑞青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来树立他的威望,巩固他在中国的统治。”说到这里,他又长叹了口气:“不过下官也相信,他会尽可能的让帝国多流一点血,如果我们选择满洲里会战,那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日俄两败,中国独赢”
“两败”原敬的眉毛紧紧拧了起来:“帝国会失去远东州”
内田很肯定的摇摇头:“不会常瑞青甚至会支持帝国扩大在远东的权益,他需要帝国成为苏俄的死敌”
第二百八十七章困兽之战一扮猪吃老虎
远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赤塔。
斯大林同志是在1919年10月20日乘坐专列抵达赤塔的。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区,现在已经被苏俄工农红军东方面军的部队攻占了。不过还有为数不少的日军和鲜卑利亚伪军的残余部队盘踞在市内的某些坚固建筑物内顽抗,在某些地区的交战还非常激烈比如盘踞在原来日本鲜卑利亚派遣军司令部大楼周围的日军和守着鲜卑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大楼的鲜卑利亚伪军,都在尽最大的力量抵抗。
此外,在被红军基本控制的地区,也有零星的战斗发生。有不少来不及撤退的小股日军和鲜卑利亚伪军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时向他们附近的红军巡逻队打冷枪,同时也引来了围剿他们的红军小分队。
斯大林就是在一片不停响起的枪炮声中,在一群红军高级军官的肃然迎接下,以胜利者的姿态走下火车的。红军军官们都军装笔挺,向他毕恭毕敬的敬礼。红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