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8(2/2)
朱可夫的部署和田中国重差不多,也是命令骑炮兵、骑马步兵和辎重兵展开扎住阵脚。然后亲自指挥全部的哥萨克骑兵向刚才双方的搜索部队发生遭遇的方向扑了过去。
可能是全世界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就这样在一片风雪之中遭遇在了一起。这个时代,日本骑兵主流的作战方式已经不是骑乘冲锋了,而是让马卧下来作为掩体依托,然后用三八式骑步枪射击。日军的先头部队在发现了对手之后,就立即按照平时的操典下马作战了。
而朱可夫麾下的哥萨克骑兵主要的作战方式却还是草原骑兵最常用的骑乘冲锋。走在行军队伍最前面的两个骑兵连的两百五十多名骑兵毫不犹豫就抽出了马刀。在几架骑兵机枪的掩护下,喊着乌拉的口号发起了第一波骑乘冲击。由于今天的能见度不高,因此日本骑兵下马,再摁倒战马,然后架起步枪射击的这一连串动作才刚刚完成,红色哥萨克的骑兵几乎就冲到眼前了
这些哥萨克中的一部分是从欧战战场上下来的,其他人也经过了残酷的俄国内战的洗礼。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战士。而日本骑兵也在鲜卑利亚和远东州同红军游击队交过手,同样不会被雪亮的马刀吓倒。因为这些日本骑兵全部都装备了比马刀更厉害的近战武器左轮手枪哥萨克的大刀耍得再好,总也没有手枪犀利吧于是这些趴在地上的日本骑兵全都将他们的武士道精神扔在了一边。掏出左轮手枪一阵乒乒乓乓的乱射,顿时就把冲锋的哥萨克骑兵打得死伤惨重不过随后更多的哥萨克骑兵挥舞着马刀涌了上来,顿时就在数量上远远压倒了日军先头部队。也让日军骑兵陷入了苦战
大炮开火轰击前面的战场
突如其来的炮击让正在率领骑兵冲锋的朱可夫大吃了一惊根据情报,中国东北军的骑兵是根本没有装备大炮的而且就算装备了大炮,他们也不可能打得那么准不过还没有等他明白过来到底出了什么事,日军的骑乘冲锋也开始了,虽然日本骑兵的主流战术是下马作战,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放松了骑乘冲击的训练。大和民族可是一个非常喜欢较真的民族。
战斗开始变得对红色哥萨克们异常不利了。朱可夫的骑兵在刚才的炮轰中就蒙受了不少损失,部队也有些混乱,不少骑兵为了躲避炮弹都下了马,卧倒在了雪地里,而他们的马匹要么受了惊乱窜。要么受伤,原先的清一色的骑兵变成了步骑混合部队了。
这个时候,朱可夫已经发现自己中了圈套了。对手根本不是什么孱弱的东北军骑兵,应该是伪装成东北军的日本骑兵他们炮骑协同作战的水平连自己所在的第一骑兵军都打不出来
发现情况不对的朱可夫并没有选择恋战,而是立即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所有失去战马的红军骑兵被留下来断后,剩下的人则调转马头逃走。骑兵从来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一场战斗的输赢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日军骑兵的追击也同时展开了,田中国重留下了一个骑兵联队去收拾还在战场上进行着绝望的抵抗的哥萨克。亲自率领其余的一千七八百骑兵冒着风雪紧紧咬在红军骑兵屁股后面,展开了追击作战。
可是没过多久,朱可夫突然发现自己的部队已经处于覆没的边缘了,他们所骑的战马根本跑不过日本骑兵的战马倒不是他们的顿河马马种太劣,而是几个月以来的不停征战行军,同时又没有上好的精饲料来喂它们,已经让这些高大顿河马变得有些瘦骨嶙峋了,它们的体力和耐力也大打折扣。
发现自己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跑掉以后,朱可夫咬着牙用力一拉缰绳,让自己座下的战马直立起来,同时挥舞着手中的马刀大声道:“布琼尼的骑兵们停止撤退,跟我冲冲啊”
接着他就调转马头带领着自己的红色哥萨克,迎着追击的日军骑兵发起了反突击。激烈的肉搏战再度展开,双方的战马撞在一起,马刀交错,鲜血抛洒,从马上纠缠到马下,都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在战斗。虽然哥萨克的数量远远少于日军,但还是在他们的指挥官朱可夫的带领下在拼死战斗,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
就在战斗进入交着状态的时候,如雷的马蹄声渐渐的从战场的东北方向传来了又援兵加入了只是不知道是谁的田中国重和朱可夫同时将目光投向东北,目光中竟然都满是期盼。在这个时候,不管是蒙古人的骑兵还是中国东北军的骑兵,都能决定这场战斗的结果
“中国人是中国人”不知道是谁用日语喊了那么一嗓子,战场上的日军居然都欢呼起来了
而刚刚还在拼死抵抗的红色哥萨克们似乎一下就失去了全部的勇气,有人丢下武器投降,有人往风雪中逃跑,还有人干脆躺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听天由命。朱可夫则一边挥刀同敌人搏斗,一边呼喊着“gcd万岁,列宁万岁”的口号,直到他被一匹横冲直撞的日本战马撞晕为止。
第二百八十九章困兽之战三国运之战
在远处满洲里传来的隆隆炮火当中,俄国境内的小城后贝加尔斯克已经是一片大军聚集的场面。大队大队的红军官兵正从小城西北的简易公路上源源不断的涌来,伴随着他们一起行军的,还有望不到边的辎重车队。都是四个轮子的欧式马车,有些是货车,有些则是装饰精美的豪华马车。不过现在全都塞满了各种各样的补给品或是武器弹药,由高大的顿河马或是矮小的蒙古马拖拽着缓缓前行现在从赤塔通往满洲里的铁路还没有修复,前线几十万苏俄红军的后勤补给就只能靠这些从西伯利亚各地征集来的马车维持了。
这条由马车维持的补给线的终点是后贝加尔斯克火车站,红军工兵已经紧急扩建了这个车站,增修了大量的仓库,拓宽了进出车站的道路。马车进入车站后就会根据各自所运载的物资开到不同的仓库前面,等候在那里的蒙古民伕和红军辎重部队的士兵们就会用最快的速度卸货。什么弹药、粮食、军服、武器零部件、饲料、擦枪油、用俄语或汉语印刷的各种革命书籍和传单各种各样想得到和想不到的东西流水一样的从一辆辆马车上面卸载下来送进仓库,然后很快分发到满洲里前线的红军官兵们手中。在这场由中日俄三国参加的现代化战争中,真正决定胜负的其实不是前线厮杀的上百万将士,而是战线后方漫长的补给线,还有支撑补给线的各个国家的国力
如果换做是一战前的沙俄帝国。维持这种程度的消耗是根本没有一点难度的。但是现在的苏俄,却是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用透支国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