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血大民国 > 分节阅读 374

分节阅读 374(2/2)

目录

“救护兵救护兵”谷寿夫也顾不得他的师团长大人。嚎叫着就冲出屋子,想找到能为他包扎止血的救护兵。可是华军的炮击刚刚开始,整个边门镇都被火光硝烟还有四下飞射的弹片淹没。根本没有人敢冒出头。谷寿夫发疯一样的跑着,惨叫着,没有跑出多远,又有一枚75炮弹在他跟前炸响。他就感到自己被高高抛起。然后眼前一黑就失去了知觉。在那一瞬间,他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可以成神了,自己是无愧于天皇陛下的不过他的厄运没有那么快结束,一个勇敢的日本救护兵发现了他,并且冒着华军的炮火将他拖进了一处倒塌了一半的墙壁后面,给他包扎了伤口,使他得以被十几个小时后攻入边门镇的华军俘获。后来他又在战俘营里呆了好几年,学会了用脚吃饭写字。在1928年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日本,不过那时的日本已经和他记忆中的国家完全不同了

谷寿夫的师团长井上几太郎比他要幸运。并没有被那枚155炮弹的破片击中。在谷寿夫惨叫着冲出屋子后没多久,他就从瓦砾堆里爬出来了,虽然满头满脸都是伤口,但都是被破瓦片砸伤划伤的,没有什么危险。在确定自己一时死不掉以后,井上就开始在瓦砾当中翻找电话机子,居然还给他找到了,他就靠着一堵还没有倒塌的墙壁坐下来,摇起了电话,没几下就摇通了后方炮群的电话。他对着电话耳机子大吼:“炮群给我反击目标边门镇皇军阵地前沿不要考虑华军的火力压制,也不要吝惜炮弹了现在就是最后的决战啦”随后他又试图叫通下面几个步兵联队的联队部,但都没有成功,看来师团部同前线的通讯联络已经断了他大喊着:“通讯兵,查线”但是没有人搭理他,他四下望了望,整个师团部里面没有第二个活人了外面又是一片火海一样的场面,这可不是华军第26师和第9军军部的两个炮团能打出来的看来华军已经秘密向凤城一线调集了大批援兵,至少有两到三个军自己的第十三师团怕是要步第十师团的后尘了

日军的炮群也硬着头皮开始吼叫起来了。第十三师团、第十四师团各有一个野炮兵联队,拢共就是24门150榴弹炮,24门105榴弹炮,24门75野炮。不过就是华军炮群五分之一的火力,但是72”娱乐秀”门大炮同时开火,还是在边门镇的日军前沿周围形成了一道难以通行的火墙。给了边门镇的日军一点喘息的机会,不过对于整个战线上其它地方的日军来说,他们的末日已经到来了。

事实上,就在炮击开始的同时,国防军第一军和第七军的突击大队的一千多名官兵,就一跃而起,向几百米开外的五龙背镇发起的奇袭。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突袭,守在镇子里面的是半个日军骑兵联队,和人数众多的步兵联队不同。日本骑兵联队的总兵力不过五百多人,半个联队也就是二百五十人十下。根本守不了诺大一个镇子,只是在镇子的围墙上摆了半个骑兵中队的官兵放放哨,剩下的都集中在全镇最好的建筑物耀如小学里面。结果守围墙的几十个骑兵在华军突击队的第一波冲锋时就全都被消灭了,剩下的二百多日本兵就被堵在小学里面,和数量几倍于他们的华军苦战了半个晚上,最后全体去见了天照大神

第四百二十三章在劫难逃的远东军

乌云低沉,大雨滂沱。

强劲的西南风又将一个降雨云团从朝鲜吹到了远东,激战正酣的远东前线一下子就被连天接地的雨幕给笼罩住了。这对正处于噩梦中的日本远东军上下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好消息。从7月7日到7月15日的这八天时间里,在乌苏里江两岸和双城子战场上的十几万日军远东军官兵,绝对算是打了一场东亚历史上最为惨烈的防御战,甚至比三年多前的满洲里会战中日军的遭遇还要凄惨上不知道多少

毕竟在那场会战中,日军是最后的赢家,而现在他们则是注定要失败的一方谁的心里面都清楚,日军第十师团的玉碎,就是整个远东军末日的开始。在歼灭了双城子的日军之后,华军主力部队甚至没有休整一番,就直接抽出三个军的兵力,沿着远东大铁路北上,对南下增援双城子的日军第十九、第二十师团展开了猛攻与此同时,之前被日军的四个师团压着攻打的虎头要塞一线的华军也在得到增援之后,发起了强大的反击作战。几乎在一瞬间,就让六个师团的日军陷入了首尾难顾的困境之中。而且这些部队都已经经过了一场损失巨大的进攻战役的消耗,损失的人员已经难以计数,武器弹药也同样消耗极大。更麻烦的是,他们的后勤线从7月7日开始就已经中断,新的经过阿穆尔河进行运算的补给线还没有建立起来。

从7月12日开始,被截断后勤线的六个师团就开始严格限制弹药的消耗量了。每个一线的步枪兵。每天最多只能领到二十发子弹每门大炮、迫击炮只能得到十发炮弹就是这样最低限度的供应,到了7月14日也已经难以维持了

连日苦战的消耗加上弹尽援绝的困境,自然极大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一个个曾经战功卓著。在日本帝国的历次战争中都立下功勋劳绩的大队中队,几乎就成建制的倒在华军的炮火和步兵冲锋当中,化作了一堆堆破碎的毫无生机的尸体但是更多的大队中队又填进了战场,继续着毁灭的命运。在华军五个军近25万大军的轮番猛攻下,日军可不敢就这么不管不顾的逃窜。

新任远东军司令官山梨半造大将制定了一个有秩序撤退的方案。在兴凯湖战场上抵抗华军主力的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成了弃子,除了少数作为种子保留下来的部队得以离开战场撤往新安土之外,大部分的部队都得到了死战到底的命令而乌苏里江两岸的四个师团。则且战且退,向乌苏里江以东的新安土撤退。等到会合了北撤的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一部之后,就将””陆续向伯力撤退。他们将在那里等待日军第一军的四个师团一个骑兵集团。不管怎么说。用八个师团一个骑兵集团的强大兵力,守住伯力和阿穆尔河一线总是有把握的。

在日本陆军的某些高层和宫中的那位太子爷看来。只要能守住就会有翻盘的那一天,国内正在动员组建更多的师团,争取苏联参战的努力也在进行当中。而且中国的工业基础毕竟比不上日本。现在得以维持那么强大的火力,完全是依靠战前的初步和法国、德国的援助。只要能够将战事僵持下去,同时再彻底封锁中国的对外运输线,日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最少也能有个真正体面的和平。

但是对于普通的日本一线士兵们来说。被疲惫和恐惧折磨了许多天的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他们只是感到庆幸,这场及时到来的豪雨终于给了他们一个撤离战场的机会,可以不用再面对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不用再同像潮水一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