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血大民国 > 分节阅读 501

分节阅读 501(2/2)

目录

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日前接受美联社记者访问时,首次公开承认,苏联正在经历一场饥荒。从前年开始,苏联各地普遍遭遇特大自然灾害,传统的粮食产区乌克兰更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出现大面积减产、绝收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根据苏联农业部门的统计,1927年度、1928年度,苏联的农产品产量分别较前一年下降25和20以上。目前,全苏境内有超过5000万人极度缺乏食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西方社会的帮助,很可能有上千万饥民在这场大饥荒中被饿死”

“路透社消息,在通往莫斯科的铁路沿线,准备去参加列宁葬礼的各国政府、gcd代表和新闻记者所看到的,不是一个传说中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强盛大国,而是无数正在饥饿作斗争的难民。火车路过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车站,都被饥荒所笼罩,在乡村的大部分地区,本来早就应该完成的春播却没有开始,即使在某些勉强进行了播种的地方,农作物长势也非常不理想。很明显,1929年对苏联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来说,将是相当难熬的”

“bbc消息,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皮达可夫表示,苏联党和政府正想尽一切办法救济灾民,力争不让一个灾民饿死”

“美联社消息,gc国际主席斯克良斯基发出号召,呼吁全世界无产者向苏联大饥荒受灾民众募集。据悉,欧洲各国gcd总前已经有捐助者排起长队。此外,流亡德国的俄罗斯临时政府最高执政官高尔察克上将也向全体白俄难民和俄国侨民发出呼吁,请求大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正在遭遇饥荒的同胞提供帮助”

“美联社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日前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向苏联提供粮食援助,以帮助那里的人民度过饥荒。并且号召民间捐款帮助苏联”

第五百四十七章计划经济的bug

日本横滨,安田康夫私宅。

“将军”

杜月笙眨巴着小眼睛,有些得意地拿起一枚有个“马字”的红色棋子,然后啪嗒一声,轻轻摆放在了黑棋老将的斜对面,然后才抬头看着对面穿和服的安田康夫。

这几年,安田康夫的日子看来过得非常如意,整个人都焕发着光彩,他头也不抬的冷笑了下:“现在将军可太急了些,月笙哥,你的棋艺怎么总不见涨”

“啪”,说着安田拿起一个早就埋伏在一旁的黑车就抵在马脚上,然后才抬头看着杜月笙。杜月笙看着棋盘上的棋子,黑棋占了先手,不过却是用一个马的代价争来的,而红棋虽然处于被动,但是却守如金盾,根本没有空子可钻。

“安田君的棋艺果然是愈发精深了,”杜月笙摇了摇头,将红马往后跳了一步,苦笑道:“兄弟我就不行了,整天在外面奔波,实在是一点空闲不得,哪里有时间研究象棋”

安田瞥了杜月笙一眼,噗哧笑了起来。“月笙哥,你这是在说我日子过得悠哉吗要不我们俩换一换”

杜月笙忙摇摇头,笑道:“像安田君这样深入虎穴的差事我可来不了,我还是老老实实跑腿吧。对了,安田君,上面想找你核实一些情况。”

“苏联大饥荒的事情”

杜月笙还没有说完,安田康夫就开口打断道:“饥荒当然是有的,还不仅是苏联。波兰、东德、日本的老百姓都吃不饱,不过这对别的国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说着他就放下棋子,两手一撑地面站了起来。“月笙哥,我们到院子里走一走吧。”

两个人一前一后就出了和室,来到一处小院。小院之内,假山流水,四周几株樱花点缀,标准的日式风格。现在正是樱花盛开的时候,小小的庭院因为几株怒放的樱花树。竟然有了一些娇艳的美景了。

还有两个和服女子跪伏在一旁,手里都端着托盘,两瓶神户滩酒和两个小小的酒杯就放在托盘中间。不过这两个酒杯却不是日本式的风格,而是前清官窑的珐琅彩。

安田拿起其中的一个酒瓶,将两只珐琅彩的酒杯全都斟满了滩酒,递给了杜月笙一杯。自己也拿了一杯酒。“月笙哥。陪小弟喝一杯怎么样”

“敢不从命。”杜月笙抿了一口滩酒,笑道:“品醇酒、观美人、赏樱花,安田君真是好有雅兴啊”

“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安田苦苦一笑道:“还是言归正传,托洛茨基是个疯子,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要去解放全人类,弄得苏联、波兰、东德还有日本的人类全都好像进了地狱一样”

“那么说托洛茨基没有诚意和解”

“这不是有没有诚意的问题,而gc主义制度根子上的问题。”安田看了眼满脸茫然的杜月笙。笑了笑道:“说得简单些吧,现在苏联、日本、波兰和东德实行的体制的优势就是打仗。不管是开战前的备战,还是一旦打起来后动员全部的人力、物力投入作战。gc主义制度都是有优势的,而且这个优势是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根本没有办法比拟的。比如现在,为了发展重工业,日本可以把本国的女孩子卖掉,而苏联则把口粮从农民那里夺走,让他们饿死任何一个民主国家想要这么做都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做到”

他顿了下,忽然叹了口气,苦笑道:“可是gc主义想要和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和平竞争,却是没有一点胜算的托洛茨基在过去几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文章中他对苏联gcd中出现的官僚主义和特权主义作风表示强烈的不满,同时又对苏联工人和农民的消极怠工提出了批评。

他在文章中指出,苏联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在革命胜利后呈现出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