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8(2/2)
“好的,我这就去给法国gcd发电报。”
斯克良斯基离开后,托洛茨基又对图哈切夫斯基道:“告诉巴拉诺夫不要再进攻浩罕了,那是在送死,gcd人不怕死,但也绝不能白白牺牲让他死守费尔干纳市,把市内的gcd员、共青团员还有青壮年男子都武装起来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命令第42集团军各部尽可能进入费尔干纳市,如果实在进不去就依托山区打游击,总之要坚持到底对了,再让巴拉诺夫派人在费尔干纳市中心找一块可供飞机起降的平地,万一真的守不住,就派一架sb2轰炸机把巴拉诺夫同志接出来,我需要他这样的指挥员。
另外任命叶戈罗夫同志为南中亚方面军司令员,把南中亚方面军的总兵力增加到25个集团军又8个坦克军。告诉叶戈罗夫,一定要在明年5月之前收复费尔干纳盆地”
图哈切夫斯基为难地看着托洛茨基:“可是”
革命先知猛地一挥手打断道:“没有什么可是,去执行吧”接着他不等图哈切夫斯基回答就对瓦采季斯道:“国防人民委员同志,按照我的指示去制定征兵计划,明年我们需要2250万红军,也有可能需要更多的红军另外,今后每个集团军、每个步兵师所装备的技术兵器可以适当减少。总之,我们要用有限的武器装备,武装起尽可能多的红军”
第六百八十九章血与火的世界十五大东亚共荣会
“捷报西北方面军捷报费尔干纳盆地是我们的了”
南京汤山的国防部内,一位少校参谋挥舞着刚刚收到的电报,激动地喊叫着冲进了作战指挥中心。还没等他站稳,手中的电报就被一个身手敏捷的胖子总参谋长夺了过去。
老天保佑,那个该死的苦盏筑垒地带终于成功突破了
赵振看清楚电报内容后,长长的就出了口气。中亚最难啃的骨头总算被啃下来了虽然费尔干纳盆地内的苏军还在拼死抵抗,但是既没有天险可守,又没有大军可依,这样的抵抗不过是徒劳而已,整个盆地到手不过是这几天的事情。而且好消息还不止这些,由于空降奇袭和盆地内斯林居民暴动等原因,手忙脚乱的苏军居然没有能及时破坏奇米翁油田和涅夫捷阿巴德油田。现在这两座规模不大但却设施完善的石油基地,包括40多万吨库存油品和一个中型石油化工工厂几乎完好无损地落入中国空降兵之手
光是这些油品库存就可以满足整个西北方面军一年半的需求,更不用说费尔干纳盆地内的几个小油田每年还能生产出近50万吨石油。这样一来,后勤部门就不用再往中亚运输油料了,省下的近30万吨运输额度可以用来运送武器弹药,就能让西北方面军的编制里面再多几个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有了足够多的装甲部队,中亚的草原、沙漠还不是囊中之物
“常总理阁下到”
一声响亮的唱名声过后。常瑞青已经快步走进作战指挥中心内了。他刚刚才从官邸过来,听到作战指挥中心里的欢呼声,就进来看看。
“第18集团军和空降兵干得不错。看来中亚的大局已定”从赵振手中接过电报扫了一眼,常瑞青立刻现出满脸的喜色,连声夸奖了几句,又让吩咐赵振去拟定一个嘉奖名单。不过他显然没有赵振那么兴奋,很快就恢复冷静,询问道:“中亚苏军和西伯利亚苏军有什么异动吗”
赵振知道他在担心苏军主力大举东调,趁着希特勒在西线发动进攻之前和中国决战。思索了下说道:“耀如兄不用太担心,苏军即便增兵中亚也要有个过程,百万大军东调没有一两个月是完不成的。到时候西北方面军早就调整成坚守的态势,决计不会让托洛茨基占了便宜。至于西伯利亚方面军,总参谋部在空降费尔干纳的行动得手后就建议他们改变策略,采取持重稳健的办法进军。郭茂宸是久经战阵的宿将。一定能看出现在的局势于我有利。东线主动权尽操我手,只需要稳扎稳打就能克尽全功了。”
赵振一连说了好几个稳字,倒是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目前中苏战场上中国所面临的局面。现在看来大局已定了,只要华军在东线不遭遇惨败,稳稳地就能拖住苏联3、400万大军。这样集中了整个中西欧力量的德国肯定能在西线获胜,西线一旦告急,东线苏军只能选择回援,到时候整个中亚和西伯利亚不用费什么劲儿就能到手了。所以郭松龄的西伯利亚方面军根本不用急着去找苏军决战。反倒是苏军的东方面军有可能铤而走险,背水一搏。
任何一个有资格站在国防部作战指挥中心里的军人。当然都能看清这样明显的大势,所以整个屋子里的气氛就是喜气洋洋的。但常瑞青自己却总感觉这些人有些高兴的太早了,对手可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统帅托洛茨基和战斗民族俄罗斯人就算垂死挣扎起来也够中国这样没有什么底蕴的新兴列强喝一壶了。想到这里,常瑞青就一言不发走到沙盘台前面全神贯注地看了半天,目光渐渐聚焦到了印度。
其实他早就知道托洛茨基将解放印度当成解放全人类的关键,就算苏联在东西两线都已经陷入危机,也没有听说托洛茨基从印度调回兵力。而且,印度的反动势力也的确太弱了,还是军事政治两方面都软弱。军事上就不用说了,中英印加上印度、阿富汗斯林的总兵力不过150万上下,还不到苏印军队的总兵力的四分之一。而政治上面的问题更严重,印度gcd打出了土地革命加种姓革命的旗帜,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现在已经把印度革命的熊熊烈火点燃了,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