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血大民国 > 分节阅读 672

分节阅读 672(2/2)

目录

所以,在这场人命消耗大战中,苏联已经彻底处于下风了

图哈切夫斯基的脸色铁青。布柳赫尔却是容色平静,继续侃侃而谈道:“主席同志,总参谋长同志。说实话,这一次印度的解放对世界革命来说真是太及时了现在苏联已经动员了3800万人虽然还有进一步动员的潜力,但终究是有限了。如果在接下去的战斗中,我们依旧维持每月60万的消耗,最多两年。苏联就没有可用之兵了

万幸的是,我们总算及时解放了印度,这是一个拥有亿人口的国家,而且还相当年轻全国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是20多岁,30岁以下的年青人占到总人口的9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印度可以承受的动员比例的上限。要远远高于苏联。我估计,我们可以从印度得到6000万以上的兵员这些兵员足够我们消耗上100个月,这样就算不能耗死敌人,也总能够打出一个平局来。”

“好布柳赫尔同志,你的分析实在是太精辟了”托洛茨基欣赏地朝布柳赫尔点点头,又扭头问图哈切夫斯基:“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你觉得怎么样”

图哈切夫斯基思索了一会儿。好像在心里计算着什么,最后也恍然大悟一般重重点了点头:“主席同志,布柳赫尔同志真不愧是工农红军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分析完全触及到了这场战争的本质这场战争就是国际资本主义和苏维埃国家之间你死我活的大决战而且交战双方在重工业实力上的差距并不太大,所以最后的战争胜负很可能取决于人命的消耗”他回头看着托洛茨基:“主席同志,我建议我们苏联红军应该立刻在印度征召士兵。”

托洛茨基笑着问布柳赫尔:“怎么样,有可能办到吗”

布柳赫尔想了想,斟酌道:“问题不大。印度gcd的鲁易主席是一位国际主义战士,他心里是没有国家这个概念的,他早就对我说过:为了世界革命的胜利,哪怕牺牲一亿印度人也是值得的”

托洛茨基一笑:“好这位鲁易同志果然是亚洲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妄我们费了那么大力气把他扶上印度领导人的位子布柳赫尔同志,你回头私下和鲁易同志商量一下,最好能由印度gcd自己提出派战士支援世界革命的要求。如果每个月能够派60万士兵支援世界革命就再理想不过了。”

布柳赫尔点头:“是。我这就去和鲁易同志商量,每个月60万人应该不成问题的,不过中东战场每个月可能就需要补充20万人”

托洛茨基点点头:“20万就20万,布柳赫尔同志。只要能取得中东战役的胜利,这些损失是完全值得的。此外,你还可以在中东本地征兵,包括波斯人民军、伊拉克人民军在内的中东当地人民武装也全归你指挥。还有,我在一次性调拨给你250个轻装师的装备和20万吨弹药,今后每个月还会给中东方面军5万吨的武器弹药补给,你看够用了吗”

“够了,够了”

布柳赫尔满心欢喜地离开了,托洛茨基许诺的装备和弹药已经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对于苏联红军目前的困难,他也是心知肚明的,前一阵子的部队损失太大,接着还要准备西线大战,恐怕自己的装备也不怎么够,现在能挤出200个师的装备给中东方面军,实在是让他喜出望外了。

看着布柳赫尔离去,托洛茨基又扭头看了眼一脸肉痛的图哈切夫斯基,笑道:“怎么,不舍得那200个轻装师了”

图哈切夫斯基苦笑着点点头:“主席同志,现在红军的装备供应很紧张,一下子拿出200个轻装师,恐怕总装备部长同志都要吐血了。”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你放心吧,罗森戈利茨同志红军总装备部长的身体很好,不会吐血的。”托洛茨基拍了拍图哈切夫斯基的肩膀,笑道:“而且,1935年西线战场形势很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所以红军的装备供应不会那么紧张了。”

“主席同志,您的意思是”图哈切夫斯基愣了愣。

托洛茨基冷冷一笑:“gc国际刚刚给我发来电报,美国很快就要向我们宣战了”

“美国要向我们宣战”图哈切夫斯基的脸色顿时就铁青似黑了。上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不就因为美国的参战而打输的么而且在美国参战前,同盟国还打败了沙俄,并且在西线处于优势,哪像现在的苏联完全处于中德压制之下中德的压力已经是苏联难以承受的,如果再加一个美国,这个gc主义的红旗还能打几天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你不用担心。苏联不会步当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后尘。”托洛茨基似乎知道图哈切夫斯基心里的疑问,他淡淡一笑,背着手走了几步:“因为这一次,美国并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救世主,而是来同中德两国争夺战利品的可是中国和德国已经同我们苦战了两年,付出了数百万人的损失和难以计数的财富。他们又怎么甘心让美国摘走胜利果实成为最后的大赢家我记得中国有个谚语故事,说的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我看现在中美德三国就是那三个没水喝的和尚”

“美德中英意五国在这场战争中承担了重大责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理由在战后享有占领苏联和日本领土的利益,因此战后的苏联、日本应该分成五分,由美德中英意分别予以占领。还应该在五国政府的共同监督下,根据民族自决和民主的原则,重新划分苏日两国领土为落干个新国家,并且组成新国家之政府”

罗斯福的条件一出口,常瑞青和希特勒的脸色就难看起来了。今天是“第二次柏林会议”上一次中英德意四国在柏林举行的会议史称第一次柏林会议的第二天,也是最艰难的一天,因为讨论的内容涉及到战后分赃。原先中德英三国就在柏林达成过一个柏林协定,就战后分赃达成了一致意见。可是现在新加入了一个美国。而且罗斯福提出的要求表明,美国根本不认可柏林协定,也不打算以该协定为基础进行谈判。

张伯伦没有表态,神色漠然地吸着雪茄,墨索里尼则表情复杂,眼珠子转了转也不说话,罗斯福的目光则在常瑞青和希特勒身上转来转去。不知道是不是想在他们中间找到一个突破口

“昨天,希特勒总理和常瑞青总理向我介绍了两年多以来,中德两军在对苏作战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短短两年就有300多万中国和德国官兵伤亡失踪。这样的代价真是太沉重了,不应该由中德两国独自承受,所以美国决定向第一战场和第二战场派出大批军队,以共同承担消灭苏维埃邪恶政权的责任。”罗斯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