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2/2)
反观段誉、木婉清、岳老三,虽然不知道顾冬晨如何点化段延庆的,却习惯了他神仙般的手段,并不意外。
保定帝也不好追问这其中的缘由,问起正事:“大师命人请我来,不知有甚么事”
本因道了声佛号,看了顾冬晨与段延庆等人一眼,沉吟片刻,道:“请随我去牟尼堂。”
除了顾冬晨心下明了,这是鸠摩智的事情,众人都是不明所以,不过顾冬晨却是想了一下道:“这事情我们就不参与了,你们去忙吧,我们在寺内转转。”
这话一出,正好和本因他们的意思,毕竟这是他们段家或者说天龙寺的事情,而顾冬晨他们始终是外人,派了几个小沙弥给顾冬晨几人做向导,然后带着段誉和保定帝去了牟尼堂。
在路上木婉清好奇问道:“顾郎你知道他们这是为了什么事吗”
段誉本想跟顾冬晨他们一起,但是最后却是被本因叫上一起去了,至于段延庆虽然本因没有出声叫他,但他跟上本因却也没有说什么。
顾冬晨笑道:“恶客而已。”
“恶客什么样的恶客敢来天龙寺啊”木婉清惊讶问道。
要说这天龙寺虽然不能说龙潭虎穴,但是也绝对相差不多,毕竟这些和尚一个个武功比起段延庆这四大恶人之首也是不差的,这样的地方居然会来什么恶客,这当真让木婉清好奇得很,而岳老三更是惊奇不已,以前他本以为自己的武功已经很高,但是现在才知道其实差得远了。
顾冬晨笑道:“大雪山大轮明王鸠摩智。”
木婉清皱眉,只是她却是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大雪山大轮明王到底是什么人,有心问顾冬晨,但最后一想,自己管他那么多做什么,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自己跟着顾郎就行了。
几人一行在天龙寺内随意转悠,这期间却是遇到了一个僧人,身穿黄色僧袍,年纪五十岁不到,布衣芒鞋,绝无半分与众不同之处,但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
岳老三只是向他只瞧得几眼,便心生钦仰亲近之意,在他身后跟着八九个汉子,面貌大都狰狞可畏,不似中土人士。
看到这人顾冬晨哪有不知道这就是正主鸠摩智,而鸠摩智此时自然也是见到了顾冬晨,只是并未有其他动作,此时的大轮明王还是一得道高僧模样。
顾冬晨心中一喜,当真没有想到,居然事先就遇到了鸠摩智,要知道对于鸠摩智的一身武功顾冬晨也是喜欢得很的,少林七十二绝技虽然只是修炼了点表象,但是已经很厉害了,况且还有控鹤功和火焰刀绝技。
这鸠摩智在天龙寺会做些什么,顾冬晨已经不关心,没有自己的插手,就算多了一个段延庆,事情的发展也只会跟原著相差不大。
顾冬晨带着木婉清和岳老三出了天龙寺,然后顾冬晨出了天龙位面,回到现实之中,立马鸠摩智附身。
之后再进游戏位面之中,有两甲子内力在身,在加上鸠摩智记忆的存在,顾冬晨只是用了几天时间就将鸠摩智一身武功练得八九不离十。
第126章少女阿碧
当顾冬晨再进天龙位面的时候,木婉清便来找顾冬晨道:“顾郎,我那哥哥被那个什么大轮明王抓去了,你想办法救救他可好。”
果然跟原著中一样,顾冬晨淡淡一笑:“他不会出事的,我们一起走找他吧。”
说完带着木婉清和岳老三就走,至于说方向这却不是问题,早就有人告知了木婉清,段正淳在得知消息之后那是心急如焚。
虽然段延庆已经追上去,但是他始终不放,见识过顾冬晨的实力,最后将希望都放在了顾冬晨的身上,这一路追出去,但是木婉清却是发现顾冬晨似乎并不是很着急,难免心中有所疑问。
见她疑惑的样子,顾冬晨道:“鸠摩智抓段誉只是为了得到六脉神剑,短时间是不会有危险的,你就不用担心了。”
因为相信顾冬晨的神仙身份,对于顾冬晨的话木婉清自然深信不疑,在路上他们追到了段延庆,只是此时的段延庆却是受伤严重的模样,顾冬晨在给其治疗一番之后,几人再次上路。
在得到了鸠摩智的记忆之后,顾冬晨对鸠摩智也多了几分佩服,认真算起来这也算得上是天龙一号人物。
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这地位自是尊贵无比,他的尊贵,可是很直接的表现出来,首先,他的随身用具,无一不是极尽华贵,到天龙寺去要胁人交出六脉神剑剑谱,书信是银字金笺,精工镶嵌,本身就是珍贵的工艺品一件,可谓是装逼到了极点。
不但用具奢华,他个人亦辞藻华丽,吐属高雅,配合尊贵身份。最重要的是,他既是法王,对于佛法也是有很厚修为,博学精深,这点从一进门便道出了枯荣大师所参枯禅的来历就能看出。
其实他不但博学精深,根本就是聪明之极,领悟力奇高外加上鸠摩智“宝相庄严”,虽然布衣芒鞋,但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明珠宝玉,自然生辉”,使人看不一会,便生出“钦仰亲近之意”。
不过鸠摩智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婪卑鄙的人,他口口声声说要讨到“六脉神剑”的图谱,完全是为了忆故人情,但事实上,他的目标是以这本图谱,去换取到“还施水阁”阅览更多武功书籍的利益。他已得到了少林七十二绝技,还贪图更多,难怪有人评论鸠摩智为金老爷子小说之中,对武功最贪心的人。
不过既然是小说,坏人自然也不可能有好的下场,原著中鸠摩智的结局非常有戏剧性,在枯井底,他的一切资本都被段誉收了去,成了废人。这时他能活下去的惟一方式就是恢复以前高僧的身份“大轮明法王”,顾冬晨不知道那个时候他的真的大彻大悟,还是只是想活下去不得为之,反正就是最后结果却是出人预料,也算是得到善终。
在另外一边段誉被鸠摩智点了穴道,全身动弹不得,给几名大汉横架在一匹马的鞍上,脸孔朝下,但见地面不住倒退,马蹄翻飞,溅得他口鼻中都是泥尘,耳听得众汉子大声吆喝,说的都是番话,也不知讲些什么。
奔出十余里后,来到一处岔路,只听得鸠摩智叽哩咕噜的说了几句话,五乘马向左边岔路行去,鸠摩智和带着段誉那人以及其余三乘则向右行。又奔数里,到了第二个岔路口,五乘马中又有两乘分道而行。段誉心知鸠摩智意在扰乱追兵,叫他们不知向何处追赶才是。
再奔得一阵,鸠摩智跃下马背,取过一根皮带,缚在段誉腰间,左手提着他身子,便从山坳里行去,另外两名汉子却纵马西驰。段誉暗暗叫苦,心道:“伯父便派遣铁甲骑兵不停追赶,至多也不过将这番僧的九名随从尽数擒去,可救我不得,哎看来现在只有我那神仙师兄才能救我了。”
鸠摩智手中虽提了一人,脚步仍极轻便。他越走越高,三个时辰之中,尽在荒山野岭之间穿行。段誉见太阳西斜,始终从左边射来,知道鸠摩智是带着自己北行。
到得傍晚,鸠摩智提着他身子架在一株大树的树枝上,将皮带缠住了树枝,不跟他说一句话,甚至目光也不和他相对,只是背着身子,递上几块干粮面饼给他,解开了他左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