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1(1/2)
可儿的处境疑会变得极其尴尬窘迫。
好在这会儿谢安惦记着李贤交付的任务将尽快将八万大梁军调到长江以南,逼太平军不得不仓促起兵,也就没有工夫去理会以万立为首的广陵刺客了,尽管他恨不得将那些人统统杀地干净。
对于针对他报以敌意的人,谢安向来不会客气,更何况对方还要谋害他性命,谢安岂能轻饶他们势必要斩草除根
不管怎么说,谢安还是很在意自己这条小命的。
两日后,出乎谢安与苟贡的意料丁邱带着两万大梁军先锋率先赶到了广陵,据他所说,剩下的六万军队差不多还有一日半的路程尽管这已经超出了谢安所说的六日期限,但是能在短短八日之内抵达扬州报讯、随后又带着两万大梁军先行从扬州来到广陵,不得不说无论是丁邱还是那些大梁军,显然已是竭尽全力了。
正因为如此,尽管误了期限,可谢安亦未责罚他们,反而传令全军,替此行所有人都记了一功,毕竟据丁邱所言他们这一行此番是没日没夜赶路,日夜兼程才赶到广陵极其辛苦。
说实话,尽管那八万大梁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谢安与李寿在平定西境时收复的降军,本来对谢安就报以感激之情,毕竟正是谢安免去了他们叛国的重罪,因此在听闻谢安召唤后,这帮人急行军赶到广陵,早已精疲力尽,甚至于,难免其中有些士卒还会发牢骚,可当谢安嘉奖三军的命令下达之后,全军的士气顿时为之沸腾,毕竟谢安向他们保证,此番战事后,军中上下任何一名士卒,都会原有的军饷、犒赏、抚恤基础上增加一百两,甚至还要多。
一百两,对于军中的士卒而言,那可是一笔意外的巨款,毕竟冀州兵的军饷每月也只有三十五两左右,而大梁军因为大梁当地物价的关系军饷更低,只有二十两上下,换而言之,谢安所加的犒赏银子,足足抵得上他们半月的军饷。
只不过是从扬州急行军感到广陵,就获取了一笔足足半年的军饷,八-万大梁军上下哪里还会有半分抱怨。
大周景治四年六月三日,拉下的六万大梁军亦抵达了广陵,而谢安想要铲除的广陵刺客至今没有丝毫消息,见此,谢安也懒得再跟广陵刺客虚耗,率领多达八万的大梁军横渡长江。
整整八万大军横渡长江,不用猜都知道太平军势必会察觉情况不对。
也是,倘若太平军连这种事都无法察觉,他们还有什么资本与大周朝廷对立,还说什么推翻周国、复辟南唐,趁早解散回老家种地得了。
不得不说,饶是率领着八万大梁军,说实话谢安心中亦有些惴惴不安,毕竟长江以南那可是太平军活动极其频繁的地段,眼瞅着用异样目光望着大军的江南百姓,谢安怎么看这些人都像是太平军,毕竟那些人的眼神实在是太诡异了。
不过谢安也清楚,在长江以南地段,并非只有太平军那般看待他们,当年大周前皇帝李暨在这里的大肆屠杀,使得大部分的江南百姓都对大周军队报以深深的敌意,使得谢安莫名有种草木皆兵的感觉。
金陵城,便是谢安渡江后打算叫大军入驻的第一个选择。
一来金陵是金陵众的地盘,金陵众在这里就跟广陵刺客在广陵一样,地下势力极其强大,尽管姬丨金铃儿嫁到冀京谢安府上,三年余未在金陵露面,但是金陵众为此的威信,依然是如日中天,如此也不难猜测,金铃儿这位江南金陵地段的黑道大姐,当年那是何等的凶名赫赫。
二来,金陵乃是谢安从广陵附近渡江后所遇到的第一个郡级城池,尽管这里曾经屡次蒙受战火,但也因为如此,金陵的城墙堪称堡垒般严实,若是谢安不取这里,不分兵屯扎在城内,他实在不敢贸贸然深入江南腹内,毕竟他若是不彻底掌握金陵,一旦待他率军离开后,太平军骤然发难,攻下了金陵,那谢安这八万大梁军可是彻底被包在名为江南的口袋中了,到时候太平军断了谢安广陵至金陵的粮道,恐怕不用开打,谢安手底下八万大梁军就得饿死大半。
正因为这两点,谢安将金陵视为了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城池,可说实话,他一点也不想到这城里去,别看出身金陵的金铃儿对他千依百顺、情意浓浓,别看金陵众对他马首是瞻、唯命是从,可金陵总归是当年大周军队屠杀过的城池,不用猜测谢安便能够想象到,待他率领八万大梁军入城时,会遭到城内多少百姓的唾骂与白眼。
被一两个人指着脊梁骨骂,谢安不在乎,可是被多达十余万人骂,饶是谢安这等厚脸皮的人恐怕也承受不住。
可更让谢安感到顾虑的是,直到他率领八万大梁军入驻金陵,太平军方面还是没有丝毫动静
或者说,是暂时还未有丝毫动静。
第二十五章敌暗我明的局势
“大人放心,大人所交代的事,下官定会叫人严加防范不给太平军贼人丝毫可趁之机不不不,这是应当的,下官等对朝廷、对陛下、对大人忠心耿耿”
在金陵府府衙内的东厢房内,金陵知府郭盛领着一干府衙内的官员,向谢安这位来自冀京的大人物表达着自己对朝廷的忠心。
“那就好,”端着茶盏抿了一口杯中香茗,谢安慢条斯理说道,“对于金陵府的诸位大人,本府自然是信得过的,不过,即便如此本府还是不得不要重申一句,此番太平军贼人乃国家当务之事,切不可有半点差错,劳知府大人派人到附近郡县,组织人手,提防江岸,尤其是本府此番出行粮道,切不可有半点差池,当然了,待过两日本府率大军开拔时,会留下五千精兵,相助知府大人到时候,知府大人可莫要以为本府信不过大人才好”
“哪里,哪里,此乃尚书大人体恤下官之举,下官岂能如此不识好歹”说着,广陵知府郭盛从袖口中摸出一叠银票,悄然塞给谢安,满脸笑容地说道,“我金陵虽不敢称比拟冀京,可城池内外亦有不少值得称道的景致,大人若是不弃的话,在大军开拔之前,大人不如往之散散心此乃下官等人一点小小意思,不成敬意,大人莫要嫌弃才好”
谢安闻言瞥了一眼郭盛恭恭敬敬摆在桌上的银票,眼眉微微一挑。
唔,不错,不愧是一郡长官,确实会做人
心中暗赞一句,谢安也不说收下与不收下,端着茶盏慢条斯理说道,“此番本府受贤王殿下节度,下访江南一来是为太平军贼人,二来嘛,便是视察一下江南等地的吏治、民治情况”
此言一出,屋内以金陵府知府郭盛为首的官员不禁有些紧张低着头恭恭敬敬地站在屋内,不敢大声出气。
“是故,在三军开拔之前,本府有意要在金陵逗留两日,视察一下当地治安,当然了,本府相信金陵府的诸位大人,定是将治下治理地井井有条”
听闻此言,郭盛等人这才暗自松了口气眼角瞥见谢安在说完这句后端着茶盏顾自茗茶,再没有什么表示,郭盛心下一动,连忙拱手说道,“大人辛苦了既然如此,下官等人也不打搅大人歇息了,就此告退”
谢安闻言微微一笑,抬手说道,“恕本府腿伤未愈无法起身送诸位大人”
“岂敢岂敢。”郭盛等人连连摆手。
“丫头,代我送送诸位大人”
“”只见站在谢安身旁的小丫头王馨轻哼一声,寒着一张小脸瞅着郭盛等人似赌气般哼声说道,“几位大人请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