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最后一个望气师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2/2)

目录

“算了,随便吧。”

她们在草丛那一边晾晒衣服,花生悄悄飞到骆波身边,虚心好学问:“叔叔,这个笼子是专门装女人的吗”

“不是的。”骆波也在抓紧时间把衣服弄干爽。

“那为什么”

“花生还太小,不知道在古代有种说法,叫浸猪笼。”

花生恍然:“原来是装猪的呀难怪我觉得装那个女人不对劲呢她都是蜷起一团困在里面咦叔叔,为什么浸猪笼不浸猪呢”

骆波面色一僵:“这个嘛,一时半会说不清。”

“那就慢慢说。反正妈妈她们晾衣服一时半会得干。”花生兴致勃勃等着。

“呃”骆波嘴角一扯:这能慢慢说吗这么黑暗残忍的传统糟粕还是不要让小孩子听到吧

“花生,你去四周转转,观察一下地形。”

花生不解:“为什么”

“哦,我怕那伙人又中途折回来。”

“不会吧”

“难说。快去吧。”骆波把花生哄走,就当是拖延时间。

反正,他是不会解释浸猪笼是怎么回事花生实在好奇,就会问茅小雨好啦。把这个难题路踢给她去解决。

哼,谁让她夺走自己的初吻呢

骆波到现在还在耿耿于怀自己保存那么久的初吻竟然被茅小雨夺去,实在心里忿忿不平。

因为茅小雨知道王秀秀被装笼子沉湖的原因,所以没直奔主题,而是拐着弯问:“你,可有投靠的亲友”

把人救上来,不可能带在身边吧当然要给她找个落脚地才是善始善终。

王秀秀用手理着乌黑的头发,悲色满面,轻声道:“我,没有亲友可投靠了。”

“那你”

王秀秀抬眼看着她:“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被装笼子里沉糊”

“呃这个嘛,我以前倒是听过。”

“听过什么”

茅小雨只好如实告之:“我以前听过,作风不检点的女人会被族人浸猪笼弄死。”

王秀秀面色惨然:“那你为什么还救我”

“我认为,光凭作风不检点就把人弄死,特别没人性,特别丧尽天良。再说,宗族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玩意。作风不好,有实证吗凭什么就能动用私刑把人活活淹死退一万步说,就算有实证,管他们屁事。就不兴人是两厢情愿啊”

王秀秀忽然掩面啜泣。

“你,你别哭啊。我不是说你作风不好。”茅小雨以为自己说错话了,急忙澄清:“我这是在骂你的族人。是他们把你沉湖的吧只有宗族才爱干这种缺德的事,官府都不会这么鬼鬼祟祟。”

正文第161章她的前半生一

一般来说,古人若是作风不检点,告到官府,那也是光明正大的判罚。而不是像今天看到的那样,把人装笼子里扔进深深的湖水。

能动用这么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出力,除了宗族,茅小雨想不出还有别的势力作怪。

长长叹气,王秀秀默然点头。

“你介不介意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茅小雨犹豫再三迟疑问。

王秀秀羞愧低头,小声:“我”

“我也是女的,虽然没成亲,可是我能理解女人的为难处。如果,你实在不想说,我不勉强的。”

王秀秀看她一眼。

长的说不上多好看,可清秀耐看,眼睛特别亮,还带点迷离其实是长期戴眼镜造成的面宠不算太白,可干净清爽,让人一看就特别亲切可信。

“唉其实”王秀秀四下张望,垂着脸轻声道:“他们,也不算冤枉我。”

“你的意思是”真有的跟人通奸不成

王秀秀咬咬牙说出来龙去脉。

王秀秀出生在王家村,离湖大约有二十里远。今年虚岁二十。早在十五岁就出嫁了。嫁在邻村莫家庄,丈夫莫大郎,倒也年纪相当,只是个性内向不善言辞。

王秀秀不贪心,丈夫老实也是个优点。加上对她虽说不上十分体贴,倒也和和气气的没红过脸。就这么过了一年,莫家公婆就有意见了。

一年了,王秀秀还没生儿子,公婆相当着急。

当然,公婆绝对不会怀疑是儿子身体有问题。他们四处奔走,寻访稀奇古怪的土方子让王秀秀喝。王秀秀内心也很自责,也以为真是自己有问题,无怨无悔的喝下那些土方子熬的药汁。

如此半年,还是没效果。

可想而知,王秀秀在莫家的地位那是直线下降。虽然莫大没嫌弃,可他也不敢公然袒护她,只能暗中关心。

王秀秀回过娘家求助,娘家也着急,生怕她被公婆嫌弃,也赶紧弄了许多不知名的土方子让她吃。统统无效。

喝了那么些乱七八糟的药方,王秀秀不但没怀上,还把身体弄的很差了。头发也开始掉了,脸色也不那么红润了,身材更是单瘦的可怜。

不过公婆一点也不怜惜,还把家务活全压到她肩上,时不时的还挑刺骂她。

莫大郎毫无办法改善王秀秀的处境。王秀秀有好几回起了轻生的念头。觉得这种日子实在没法过了。

十七岁下半年,王秀秀跟着村里妇人去邻镇最有名的求子庙,在那里认识了一个打猎的男人。

当然,第一面时,王秀秀只觉得那个打猎的看起来很威武,把一只像小猪崽的野猪扛在肩上,竟然脸不红心不跳,行动自如,实在力气太惊人了。

从求子庙回来后,王秀秀听到一个可怕的消息:若是明年还怀不上,莫家就要把她退货。简言之就是休回娘家。

被休回娘家这种事,对嫁出去的女人来说,比杀了她还难堪。

为了防止被休,王秀秀除了把自己变的更勤快,更加不厌其烦的喝土方子,别无他法。

莫大郎很内向,很老实。同时,也很没用。

他不敢反抗爹娘,又不知如何哄老婆,闷声不响的发愁。

转到开年初春,村里有人要去城市找事做。说是城里老爷太太最大方。只要把交待的事办好,额外有赏。一赏就是几两银子,比乡下挣一年还多得多呢。

莫大郎心动了。

如果能跟着同村人出门挣钱。一来可以缓解王秀秀难熬的处境。丈夫不在家,她也没办法怀呀。这样一来公婆也不好再怪罪她了。

二来挣到钱,若是能在城里安家,再把老婆接过去住,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反正莫大郎想的特别美好乐观。

莫家开始时不愿让莫大出门。主要是莫大的个性实在太内向,嘴也不够讨巧,生怕他出门吃亏。

可莫大决心已定,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王秀秀心情也很复杂。一方面她不想莫大出远门。这样一来,莫家唯一对她好的人走了,以后她日子更难熬了。另一方面,莫大出远门了,也许暂时不用喝那些难喝的要死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