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生化狂人 > 分节阅读 58

分节阅读 58(2/2)

目录

袁方从他手中夺过葫芦,仰头灌了一口,意味深长道:“青徐一体,哪有夺了青州,却不夺徐州的道理。我若不让徐州那些豪杰,见识一下我的风采,将来又怎好让他们在我和陶谦之间,加以对比,做出选择呢。”

轻描淡写一番话,道出了袁方的意图。

郭嘉体悟到了袁方的深意,不禁暗暗点头,颇为赞许袁方这手段。

“陶谦来会面,等于是承认畏于公子,不得不从。不来会面吧,又无法求和,这一回,真是难为他了。”郭嘉感叹的笑道,言语中暗藏着讽刺。

袁方哈哈大笑,仰头一口气把葫芦里的酒灌了个精光。

“哎,公子你别喝光啊,给我留点啊”

数天后,陈登再度前来拜访,带来了陶谦“艰难”的回复。

愿意阵前会面。

一切正如袁方所料,陶谦也是被逼无奈,反正割地已经够丢面子的,如果还不敢来会面,名望就更将受损。

两天后,袁方带着太史慈和颜良二将,率五百步骑出阳都城,沿着沂水南下。

袁方方一出城,广布的斥候就将陶谦从开阳而出,同样率五百兵马,带着关羽张飞二将前来的情报,不断的报将前来。

袁方可没那么自大,他还要防着陶谦耍阴的,趁着暗调大军设伏,以借着会面之机,对自己下杀手。

黄昏时分,正南方向,沂水东岸出现徐州军的旗号,根据斥候回报,正是陶谦的人马。

两队兵马按照事前约定,相隔百余步时停止前进,肃然列阵。

袁方当先拨马而出,身边跟随着颜良和太史慈两员大将,为他保驾护航

有此两员猛将的保护,纵使陶谦在会面中突施杀手,他们也足以保全自己的安危。

面对徐州军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拨马出阵,同样带着两员护将,那二将,正是关羽和张飞。

双方相距七步,很有默契的停下脚步。

袁方扫了陶谦一眼,只见这位徐州之牧,身披重甲,神情肃然,看起来极是神经紧绷的样子。

尽管陶谦极力佯作镇定,袁方那些锐利的眼睛却看得出来,他在害怕自己

这也难怪,两度杀得陶谦大败,被逼得不顾颜面前来求和,他不害怕自己才怪。

袁方的目光,又落在了陶谦身边的关羽身上。

却见关羽的右臂,仍包着厚厚的绷带,显然被袁方所射的那一箭,还未有痊愈。

再看关羽的手中,虽然拎着柄长刀,却只是寻常的普通兵器,他的青龙宝刀,已握在袁方身边,颜良的手中。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此时的关羽,便正咬切切齿,满脸恨意,眼睛喷火的死死的瞪着袁方,还有颜良手中,那柄原属于他的宝刀。

看到关羽那副恼恨无比的样子,袁方却淡淡一笑,高声道:“关云长,那一箭感觉怎样,还疼吗”

袁方那戏笑似的一语,关羽听之如遭莫大讽刺,陡然间勃然大怒,一红赤色的脸,几乎瞬间要气炸了一般。

s:前面章节稍稍修改了下,不影响已看过剧情,今天这章早点发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百零三章除掉枷锁

“姓袁的小贼,我”被揭了伤疤的关羽,勃然大怒,张嘴就欲破口大骂。

陶谦却吓了一跳,急喝一声:“关云长,休得对袁公子无礼”

陶谦巴巴向袁方求和,当然生怕关羽得罪了袁方,破坏了和谈,误了他的大事。

关羽被斥,一肚子的气,只能恨恨的咽了下去,血都涌到了脸上,一张脸憋得通红。

颜良却也火了,冲着关羽叫道:“姓关的,休得耍嘴皮子功夫,若想拿回你的刀,呆会咱们可以较量一番,你若能胜我颜良,这青龙刀自然还你。”

关羽被颜良一呛,更是气得鼻吐粗息,圆目怒睁到几乎要迸裂出来。

虽恨怒万分,关羽却没敢接下颜良的“邀战”。

颜良的武道之强,他可是早有领教的,如今他臂伤未愈,又失了青龙刀这乘手的兵器,此时若与颜良交战,他断然难有胜算。

“姓颜的,你别嚣”

关羽欲放狠话,挽回些颜面时,陶谦脸色一沉,再喝道:“关云长,本府令你不得再开口,你敢不遵本府号令不成”

这一喝,把关羽到嘴边的狠话,生生的给呛了回去。

另一侧的张飞看不惯,当场就要发作,关羽却狠狠瞪了张飞一眼,暗示张飞不可冲动。

关羽虽心有怒火,但却念着受刘备所嘱,保护陶谦周全,今被陶谦所斥,也只能隐忍下去。

不远处,陪同而来的陈登,目睹了陶谦教训关羽的过程,不禁微微摇头,心中暗忖:“坐拥一州之地,就算要求和,也不必这般怕对方吧,两军之前,陶州牧的气度已完全被那袁二公子盖过,可惜呀”

不仅是陈登,随行的数百徐州军卒,都看得清清楚楚,看到他们的州牧,为了不得罪敌人,公然教训自家将领的场面。

陶谦今天的表现,很快就会被这几百军卒,传回徐州去,这正是袁方所要的效果。

目的达到,袁方也不屑于浪费时间,高声道:“求和的条件,想必陈元龙已经都告知陶州牧,今天我约陶州牧你前来会面,就是要听你对天起誓,亲口承诺。”

陶谦连连点头称是,却又陪着笑脸,跟袁方讨价还价起来。

割地就等于割肉,何况还是割州治郯城家门口的地,陶谦自然是心痛,能少割点就少割点。

袁方却寸步不让,坚持阳都城以北诸县,都必须割给自己,否则就兵戎相见。

陶谦没办法,为尽早结束这场战争,稳定他的统治,面对袁方的坚持,最后只能无奈的答应。

最后双方达到协议,琅邪国诸县中,包括阳都、临沂、莒、东安、东武等中北部的九个县,统统都割于袁方所有。

陶谦所保留的,只余下南边开阳、即丘、缯国三个县。

徐州不似青州那般,饱受黄巾荼毒,琅邪国中丁口,不下二十万。

袁方今据有大半琅邪,九县之地,至少为他添了二十多万的人口。

当此乱世之时,这二十万的人口,着实可谓是一笔“横财”。、

陶谦却苦着一张脸,肉痛的对天起誓,承诺割地,并保证两家修好,井水不犯河水。

袁方这才满意,哈哈一笑:“陶州牧果真是大方啊,很好,今天之后,你我就各自退兵,陶州牧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有袁公子这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