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 > 分节阅读 118

分节阅读 118(2/2)

目录

想要发现一个修士,对凡人而言。是很难的。

宁采臣发现了

而且也遇到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之间还说了话。

有了一些萍水相逢的缘分,可是缘有了,分未至。

人家根本就不愿意收自己为徒。

宁采臣也只能徒呼奈何。

不过,自己的同窗王子腾,却被仙人收为了弟子,将来有望问道长生,这何尝不是自己的机会。

为了长生,为了脱离六道轮回。宁采臣不得不把握住这个机会。

王子腾点头道:“若是我真有机会成就长生久视之道,未来不死不灭的话,我定然会在机缘巧合之下,前来度你成仙”

王子腾是修道之人。言出必行,否则会形成心魔,祸害自身道基。

宁采臣听了大喜。拜谢道:“多谢子腾贤弟,贤弟的大恩大德。采臣没齿难忘”

王子腾道:“你也不用谢我,我虽然答应度你。但是你也知道,仙道慈悲,还望你能够从此以后,能够潜心做好事,积功累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功德加身后,冥冥中自然会有大气运照应,使你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宁采臣深以为然,拱手道:“兄弟的话,我记住了,必然身体力行若我真成了那横行霸道,作恶多端的魔头,兄弟尽管放手把我出去即可”

王子腾萧然道:“若你在轮回中真的成了大魔头,我手中的剑,绝对不会手软”

山风吹过,青草茵茵,山峰隐伏间,古木上老枝吐翠,莹莹的绿意,早已经钻了出来,给荒芜的山野,凭空的增加了许多勃勃的生机。

王子腾回首遥望,古寺成灰,妖魔隐踪,心中不由得有些怅然。

清秀的面孔上,再也没有了初到此地时的欣喜,惆怅、寂寞、长长的叹息,不住的在心田间回荡着,那满地的灰烬,没有给王子腾带来丝毫的胜利的喜悦,有的只是一种巨大的失落,那是一种无法挽回的,那是一种破坏了一场经典的人鬼情未了的失措。

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又有谁知道

原本应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也许只能够藏在心底,于那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悄然的慢慢咀嚼和品味。

“子腾贤弟,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旁边的宁采臣,十分明显的从王子腾的身上感受到了这一份失落。

王子腾有些歉意的眼神从宁采臣的身上扫过,记得原著中,宁采臣娶了聂小倩为妻之后,曾经为宁采臣生下一个儿子,生下的儿子,最后也是仕途顺利,名震天下。

虽然王子腾不知道,聂小倩作为一个鬼物,是如何给宁采臣生下儿子的然而这样的好事,不会再发生,那聂小倩已经被师傅送入六道,重新轮回。

人生不过是春去秋来几个轮回,再回首,已百年身,过了那六道,入了那轮回,如水无痕,君已陌路,谁又会记得谁

聂小倩已经入了轮回,再见时,聂小倩还是聂小倩吗

王子腾收拾了心中的惆怅,心中默默的道:“将来若是有机会的话,我定然会用手中的笔,把聂小倩的故事,用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来敷衍一番故事,让那故事如窗前的明月一般,永久的在尘世间流传。”

不再回首,转过头来,王子腾看着一脸关心的看着自己的宁采臣,笑道:“没什么,只是看到一座千年古刹化为灰烬,心中不免升起几分惆怅”

宁采臣叹息道:“是啊,谁能想到,千年古刹中会有妖鬼深藏,谁知道,千年古刹早已经成了不知道埋葬了多少人的阴森鬼蜮,古刹养魔,说起来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王子腾点了点头:“是啊,古刹养魔,坑害了多少人啊”

迈开步子,迎着太阳,王子腾走去,金色的阳光洒在王子腾的身上,宛如给他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装,通体生辉。

宁采臣在后面看的一愣,那前面走着的王子腾,浑身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信步走去,犹如是一尊金色的神灵在出行。

“怪不得燕前辈会收下子腾贤弟为徒,或许,子腾贤弟原本就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的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金华宁家

s:月初了,求一张保底的月票,另外就是求打赏和订阅,书的成绩,需要大家的鼎力相助,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这本书的成绩并不太好。

离开了兰若寺后,王子腾、宁采臣马不停蹄地向着金华而来。

一路之上,两人非常默契的避开了一些古寺野山,山高必有怪,岭峻出妖精,他们害怕遇到妖精,也害怕万一被妖精耽搁了太多的时间的话,会影响到治疗宁采臣的妻子的病情的时间,或许时间一久,病情更难控制。

至于那死去的飞马车行的车夫,二人也是徒呼奈何,离开兰若寺后,付了一部分钱,把车夫遇鬼受害的事情,传了回去。

把消息传回去的时候,王子腾原本打算附带着让人捎回去一部分钱,用来安置死者的家属,可是后来想了一想,就放弃了。

他不差钱,他怕麻烦。

这样莫名其妙的把钱让人捎回去,就会给人一种错觉,仿若是自己杀了人,才会赔钱的,万一因此而惹得死者的家属纠缠不休的话,来上一句不是你害死的,你为什么要赔钱,是不是做贼心虚,那就有些太麻烦了。

干脆不理睬就是,一切安置按照规矩来,天统皇朝是有这方面的律法的。

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王子腾有些铁石心肠,而宁采臣就好了许多,觉得王子腾有些过虑了,认为朗朗乾坤下的好人还是有很多的,至于王子腾说的那种情况虽然有。却始终只是少数,于是他主动拿出来一部分银子。让捎话的人带了过去。

这是一种善心萌动,自然有着丝丝的功德加身。而宁采臣作为一个普通人,自然感觉不到自身的变化。

但是做好事,总是让人神清气爽的。

尤其是宁采臣,做了这件好事以后,眉宇间始终飞扬着一股神采,赶往家里的脚步,也轻快了不少。

“作恶之人,必有余殃,行善之家。必有余庆,我多做点儿好事,希望苍天佑护,能够让我妻子的病尽快好起来吧”

宁采臣默默的祈祷着,望着蓝蓝的天空,他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只要自己坚定不移的做好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