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2/2)
可是湖南这里的天地会势力较小而且绅权极重湘湖理学派的势力远非广东的地主士绅可比。这广东人向来喜欢做生意对读书兴趣不大,所以广东的文风是不能和湖南、江南比的,在朝为官的人也少。而且广东的读书人都不大重实学,即使中了进士也难当重任,一般做到学政也就到头了,极少有当督抚部阁的。而湘湖理学派的士子不仅能任事。还喜欢抱团结党,在朝在野的势力都很大,很不好对付。
而且太平天国的军队还在北面的长沙周围活动,朱济世可不敢在这个时候把主力散开去清剿士绅武装。谁知道已经拥兵十余万的洪大教主会不会忽然南下来和朱明过不去
左宗棠摆了摆手道“清剿倒不必,我们又不是太平天国,湘南士绅和我们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无非是要保家产要出仕做官。王上只需遣一德高望重的湘湖理学派领袖去招募他们即可。”
朱济世望着左宗棠道“左相是那个德高望重的湘湖理学派领袖吗”
左宗棠捋着胡须摇头道“下官哪有这种声望,不过据我所知。目前正有一个湘湖理学派的巨头隐居在衡州西面的金兰镇上,他家同王上的朱家还是几百年世交呢。”
几百年的世交听着怎么那么古老啊
见朱济世皱眉不解,左宗棠笑道“此人名叫常大淳,道光六年的进士,当过福建按察使、浙江按察使和湖北按察使,是大明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后代。城前岭一战的时候,他督率20000湖北绿营参战,结果被太平军打得大败亏输。事后害怕僧格林沁将兵败之责归到自己头上,就弃官潜逃回乡,没有和僧格林沁一块儿去江西。太平天国打下衡州之后,他就在金兰镇组织团勇相抗,和太平军打过几仗。现在还在金兰镇未走,看来是想择主而仕啊。”
“他是满清的按察使,肯出仕大明”朱济世皱眉问道。
左宗棠点头。“当然肯了,现在已经是良臣择主的乱世,满清主昏臣奸,视汉家士子如贼寇。这常大淳何苦替满清殉葬他真活腻味了在城前岭就该死了,为什么跑回老家办团练还不是在等王上去招募吗”
“也好,那就劳烦左相写封书信请他来石鼓书院一见吧。”
“这可不成,”左宗棠摆摆手,“王上当以三顾之礼相请。”
“亲自去请”朱济世蹙了下眉,“好吧只是该给他个什么官儿呢”
“给开平郡公,湖南巡抚如何”
“什么给那个郡公”朱济世还没说话,郑洪倒先跳了起来。他现在是延平郡公,海军部尚书,海军上将。在朱明集团中勉强算是爵位最高的官员现在左宗棠是湘阴侯,刘鹏是新会侯,叶名琛是汉阳侯,韩四是灵川侯,罗军旗是平远侯,苏玉娘是灵山女侯,王德虎是金门侯,陆思元是白云侯,热罗姆皮尔是武成侯,其余文武功臣现在都只有伯爵、子爵或男爵之位。现在一下子封一个什么开平郡公出来,岂不是显得郑洪的延平郡公不大值钱了吗
“开平王是常遇春的爵位,常大淳是常遇春之后,袭祖先之爵也是应该的。”左宗棠捋着胡子解释道,“而且凭着他在湘湖理学派中的名望和人脉,这湘南的乱局,用不着咱们动用大军,就能被他安抚下来,还能替王上招募到数万湘军。拉拢到至少一半的湘湖理学派士子。”
“这个常大淳真有那么大本事”朱济世有些将信将疑,这等人物自己怎么没有听说过晚清几大名臣里面,好像没有常大淳啊朱济世不晓得,这常大淳在太平天国的乱子闹到湖广的时候是湖北巡抚。可是湖北的清军主力却被时任湖广总督的徐广缙调去了湖南。结果太平军打到武昌的时候,常大淳麾下根本没几个兵,于是便兵败自杀了。否则,以常大淳在湘湖理学派中的名望地位,怎么都能混个名臣来做的。
不过这个时空的常大淳因为摊上了常遇春这个大明开国功臣当祖宗,所以连为大清王朝陪葬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呆在乡下等朱济世上门相请了。
定下招抚湘湖理学派士子的大方针后,朱济世第二人便同左宗棠一起,在苏玉娘和两个团的锦衣近卫军护卫之下,往金兰镇而去了。时下已经接近大明光复元年的新春,可是衡州的乡间却没有一丝喜庆的气氛,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火药味道。离开衡州州城二十里,便是三不管的地界,所有的村镇要么已经武装起来,据堡而守,要么就是完全荒废,空无一人,连房子都被放火焚烧,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平天国的手笔不过金兰镇倒是完好无损,镇子外面有一道新垒成的土墙,还挖了壕沟,俨然就是一个军事要塞。
4292348117903406
第297章抚湘湖,良臣择主第一更
还有月票吗大罗罗小罗罗一起拜求了
“什么赅公,这个玩笑可开不得”
金兰镇内,一处幽静的豪宅里。一个三十来岁,有些干瘦但瞧着颇有精神的男子瞠目结舌地站在那里,脚下是一盏打碎了的青花茶杯,他的衣袍上还有一滩水渍。显然是在喝茶的时候听到了什么惊人的消息,失手打碎的。不过他现在却浑然无知,只是用一种不可思议到了极处的目光打量着端坐在他身旁的一个五十多岁,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男子。
这两人,一位名叫刘长佑,表字子默,是湖南新宁县的士绅,有个秀才功名。现在是林则徐所募湘勇当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头目,还是江忠源的副手,在太平军包围长沙之前被林则徐派湘南去联络士绅,招募民勇。
而另外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就是朱济世想要延揽的常大淳了。常大淳是衡州、郴州一带士绅的领袖。在太平军占领衡州的时候,用自己原来的戈什哈为基础,散尽家财,联合周遭乡绅,拉起了2000多人的队伍。是湘南一带最大的地主武装头目,自然是刘长佑联络的对象。可是常大淳却始终打着保卫家乡的牌子,就是不肯挪窝,让刘长佑非常为难。今天一大早,刘长佑又到常大淳宅中相劝,谁晓得常家的家人突然报来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
大明天子的红底团龙旗已经出现在了金兰镇外同这面旗帜一起出现的,还有至少5000名穿着大红军服的明军官兵刘长佑知道,这是朱济世的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