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9(2/2)
在那名斯拉夫青年推开了一扇位于二楼的房门后,玛丽亚和阿莱德莱就见到了一个头发和胡子都有点乱糟糟,身材肥胖的中年人,他站在那里,穿着和房子一样破旧的衣服,外套有些肮脏,领带系得歪歪扭扭,显得极为潦倒。不过目光却透着好斗的锐气。
“您就是巴枯宁先生”玛丽亚试探着问道。
“是的,我就是米哈伊尔巴枯宁,夫人,您请坐。”巴枯宁说的是法语,这个时代欧洲的贵族一般都会说法语和德语,巴枯宁当然不例外。
玛丽亚在一张看上去有些破损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阿德莱德则站在她的身后,而那位自称彼得的青年则站在巴枯宁身后,一只手放在上衣口袋里,可能握着手枪
巴枯宁在另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他扫了阿德莱德夫人一眼,然后又看着玛丽亚。微笑道“夫人,如果我没有猜错,您应该是来自一个非常富有的德国贵族家庭吧”
玛丽亚摇了摇头,露出了一丝悲伤的神采,“我已故的前夫是一名商人,并非贵族。”
一个普鲁士或是别的什么邦国的阔佬娶一个漂亮的有德国贵族血统的波兰女贵族为妻这倒是门当户对。巴枯宁心中的疑虑又去了几分,只是她身边的那个女人好像有种说不出来的气质。巴枯宁低声安慰道“夫人,我为您的不幸感到悲伤。”
玛丽亚点了点头,“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对我这样一个自由的波兰人来说,悲伤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说着她忽然咬牙切齿起来,“我的父亲和叔叔还有两个哥哥都死在1831年”
巴枯宁知道对方说的是1830年1831年的波兰革命,波兰王国的贵族议会因为尼古拉一世拒绝宣誓服从波兰宪法而取消了他的国王头衔,结果遭到俄军的残酷镇压,在长达11个月的血腥战斗中,许多波兰贵族付出了生命。双方的仇恨自然也难以化解了。而巴枯宁代表的俄国革命者,作为波兰独立的同情者和沙皇的死敌,当然也受到了一部分流亡的波兰贵族的支持,甚至有不少波兰人干脆参加到了俄国革命中去了。
“这些都是沙皇的罪恶,沙皇的政府不仅是波兰的敌人,还是3300万俄国人民的死敌目前,这个邪恶的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当中,在输掉了战争之后,他们现在正将灾难和不幸转嫁给俄国的农民整个俄国,现在就像是一堆干燥的没有一丝水分的木柴,只要有一个火星,就能燃起熊熊烈火这将是3300万俄国人民的解放,也是波兰的解放”
一番演说是极具煽动性的,玛丽亚听得热泪盈眶,连连点头。当然是装的,不过她却知道巴枯宁不是在胡说八道。现在俄国国内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废除农奴制这项改革当然是俄国农奴们所反对的
呃,这是什么世界啊印度的奴隶当出了瘾,美国的黑奴反对自由,连俄罗斯的农奴都和他们一样了吗
不,当然不是了俄国人哪儿有那么好说话,他们可是战斗民族啊只是主导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其实是俄国最大的农奴主,拥有100万农奴的沙皇而且,沙俄政府毕竟是代表大地主、大贵族利益的,如果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真的对大地主、大贵族不利,又如何能迅速推动开来现在俄国的农奴又没有到处造反逼沙皇进行改革,真要是对大地主大贵族不利,这改革怎么可能推动起来
而这项改革既然对农奴主们有利,那么农奴们肯定是要倒霉的。所以,在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诏书之后,俄国各地的农奴们反而开始造反了。
仅仅在1857年上半年,俄国农奴的暴动就席卷了实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的43个省中的42个省,总共发生了647次骚动,俄国各地真的处于一片动荡之中。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次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历史上一样,最大限度照顾了农奴主的利益在废除农奴制的同时,还规定农奴必须赎买一定数量的份地,而且是以大大超过土地价值的高价赎买
法令还规定了一个农民赎买份地的上限,当农民“拥有”类似于中国的租种的份地数量超过这个上限时,地主有权将超过部分的土地收回。同时,还规定在农民赎买份地之前,他们还必须履行原先的义务,继续充当农奴。
而且,改革法令中允许农奴购买的份地数量十分有限,农民即使赎买了一小块份地,仍然难逃租种地主土地的命运。实际上,大部分的农奴再获得人身自由之后就转变为了佃农,继续忍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奴役。
另外,和中国的士绅一样,俄国的贵族农奴主也是一种变相的领主,而在俄国农奴得到自由之后,他们自然不能再由原先的主人管束,于是沙皇在废除农奴制的同时,又下诏在农村建立起来一系列管理农民的机构,而这些机构自然由贵族地主们控制,而维持这些机构运作的经费,又要农民们来负担。结果就造成俄国农奴在变成农民的过程中丧生了几乎全部积蓄,而且以后将要承担的负担比原来当农奴的时候更加沉重
当然,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比如让贵族地主高价变现了一部分土地,得以将所得的资金投入工商业,从而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大量的农奴因为改革破产,成为无产阶级进入城市充当雇工,同样也为俄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未完待续
1147554510098183
第1077章搞乱世界的进步基金会下
看到玛丽亚激动的样子,巴枯宁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是时候开口要钱了。
“尊敬的夫人,现在的俄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如果苦难中的俄国农民能够得到我们的帮助,一定会有一场革命的风暴横扫俄罗斯的大地,摧毁腐朽的沙皇政权夫人,我和我的同志需要您的帮助。我想,您是愿意帮助我们的,是吗”
“是的,巴枯宁先生。”玛丽亚点了点头,“我刚好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而我又没有孩子可以继承这一切,我想可以用其中的大部分来资助一切对人类进步有意的事业。”
“俄国革命就是这样的事业。”巴枯宁笑了笑,“当然,波兰的自由、同样是对人类进步极有意义的。”
巴枯宁现在的样子看上去有点像个老骗子,明明穷困潦倒,还满嘴跑火车,说什么俄国革命、波兰的。如果换成朱皇帝手下的锦衣卫特务,多半是不会掏钱的。
但是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却知道这个巴枯宁的造反精神是很足的,而且在流亡西欧的俄国革命者中地位很高,同目前流亡伦敦,组建“土地与自由社”的赫尔岑、奥加辽夫并列为公认的领袖。而且赫尔岑和奥加辽夫都是摇笔杆子的作家和诗人,搞搞宣传什么的还行,真要拉杆子造反肯定不如巴枯宁。这个巴枯宁可是在德国参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