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 分节阅读 226

分节阅读 226(2/2)

目录

长安集尽风流之事,许都那面,却是终于缓缓地开始了内幕斗争。

按照道理,曹操死后,再没有立下遗嘱的情况下,当由长子继承其位,长子曹昂当年在宛城与典韦等一同身死,如今最有资格继承其位的就是曹丕,如今许都之内,最有权威扶持曹丕为主的乃是荀彧,但偏偏荀彧却是不念声不念语,仿佛这事已经是黄摊子了一般,就是不提这茬,许都军政大事,皆由自己一手把持,曹氏诸子依旧是各司其职,毫无变动。

当然,也有人曾向荀彧请教其中原因,然荀彧的回答却是非常简单。

“夏侯惇和曹仁尚在外领兵未至,主公之位不可擅立之。”

乍然一听,虽然是有理,但仔细一琢磨,却不过是拖延之词,夏侯惇曹仁虽然乃是族中领袖,但毕竟都属外藩,立主之事说什么也不好让他们插手不是

一拖二拖的,别人都不着急,曹丕却是有些坐不住了。

此时的曹丕一方下,最为得信的人,乃是任职为司空西曹掾属的陈群,曹丕之事,无论大小,皆询问此人。

如今事关自己日后的前途,曹丕又如何能够不问

“长文,立主之事,已是迁延了好久,父亲的丧事亦已办完,如今荀令君左右推脱,直言夏侯惇曹仁不至,不能擅立,我总觉得这当中不是这么简单,您看该当如何处之”

陈群听了曹丕的疑虑,道:“二公子,此事我亦是想了好久,夏侯惇和曹仁不至,依照某看来,不过是荀令君的推脱之词,他的本意,我想来想去,实际上还是在观察几位公子,荀彧做事一向老成,这么大的事,他应该是不可能当断即立,自然是想仔细斟酌的。”

曹丕闻言,重重的一拍桌案,道:“我如今乃是曹氏长子,无论是身份还是嫡出,这主上之位都当以我莫属,何得还要考察”

陈群叹气道:“怪就怪老司空生前留下的这几个儿子,各个都非同寻常,不但是四公子曹植才思敏捷,文华冠世,还有曹冲公子年纪虽轻,却是天资聪慧,实有天才之称,而且我还听说三公子曹彰如今已是在陈留养伤完毕,如今已是在曹洪的保护下,即将回到许都,曹彰虽然无谋,但是却军中骁将,颇有军心,更兼平日里与曹洪徐晃等人相熟,他若是回来,只怕大公子将又多一劲敌也,大公子,此时已是不能再等,该出手时自当出手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中都争始

陈群的话顿时令曹丕一惊,心中乍然间泛起一丝奇意,似是有些不明所以,道:“出手长文你的意思是”

陈群摇头道:“如今荀彧态度不定,诸子亦是各有长处,在这种时候,咱们若是再不使出些手段去打压一下其他的诸子,并为自己在荀彧那里争取些态度,只怕荀令君的心早晚必备其他诸子所俘,难道公子真的打算自持长子之尊,什么也不做,言睁睁的看着已是到手的主位被其他人拿走”

曹丕心中一惊,仔细想了半晌,然后一拱手言道:“我曹丕绝不坐以待毙,具体该如何做,还请长文教我。”

陈群点了点头,然后站起身来,到门外自己的瞅了一瞅,确定四周无人,然后方才走到曹丕的身边,对着他低声言道:“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先对付即将回到许昌的曹彰,以曹彰的军功和身份来看,他应当是除去二公子你之外最有资格继承主位的,要想办法扰乱荀彧对曹彰的判断,就是咱们要走得第一步棋”

曹丕闻言点了点头,道:“愿闻其详。”

陈群低声问道:“曹彰和曹洪,有没有说明哪一日会回到许都”

曹丕闻言忙道:“据我在尚书府的内报来说,应该是本月十七。”

陈群想了一想,悄然一乐,点头道:“好,既然如此,就从此点上下手”

本月十七日,便是曹彰对许都尚书府上奏说是回归许都的日子,作为曹操遗留在关中的一支主力部队,又是曹操之子亲自领兵,许都方面自然要做出隆重的表示,十七日一大早,荀彧便亲自率领城中的文武百官,来到了许都的西门之外迎接曹彰一众。迎接队伍当中不但包括了众官员,亦是包括了曹氏诸子。

就这样,众人等了许久,由早晨等到中午,可不知为何,却依旧没有任何动静,远处也是没有任何沙尘迭起的征兆。

荀彧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心中泛起了嘀咕。

“来人啊。”

“在,令君有何吩咐”

“速去西面查探一下,看看鄢陵侯为何到了这个时候还是迟迟不归。”

“诺”

探马随即领命去了。荀彧站在原地,转头瞅了瞅身后都有些站的腰酸背疼的文武百官和曹氏诸子们,心中一软,随即挥手道:“传令,让诸人都各回城中府邸歇息,只有老夫一人在此守候便是。”

“诺。”

荀彧的命令一下,前来迎接的众人顿时如蒙大赦,纷纷扫荡身上的尘土和颓废回返城中。

荀彧长叹口气,继续转头看向曹彰可能回返的方向。心中有些略微的诧然和惊异。

曹彰虽然年轻,也算是经历过沙尘之人,且多从军旅而动,难道他连延误军期。当提前转告时日亦或是加紧行军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连个时辰都守不住

若是如此,别说是做主公了,只怕是就连做个普通的将军都不够格。

荀彧正心中有气,却听一个声音在后面低沉道:“三弟性情暴戾。为人又有些粗犷,一向是马虎大意,记不得一些基本的细节。若是有所失职之处,还请荀令君多多担待,我这个做兄长的在此向您替他道歉了。”

荀彧转过头,却见在他身后,一脸恭顺的不是别人,正是曹丕。

荀彧心下一惊,忙道:“二公子此言过谦了,荀彧乃是臣,岂敢有埋怨三公子之意,只是三公子这毛病须得改正,不然日后为将,恐难立以威信,亦难立足,非为将者所为,还望二公子闲暇之时多多指正。”

曹丕急忙一拱手,道:“荀令君放心,我一定多多提醒”

荀彧满意地点了点头,此时对于这个严谨谦恭的二公子陡然生出了一种喜爱之意。

二人正说话间,却见那被荀彧派出前往探查的探马匆匆而回,对着荀彧拱手道:“启禀荀令君,三公子的军队走向打探清楚了。”

荀彧精神一震,忙道:“哦,三公子的兵马已是走到何处了”

“三公子的兵马由陈留而行,然而行至中牟,突然就按兵不动了,曹洪和徐晃固守住中牟县的南北两端,三公子鄢陵侯自领中军重反陈留,拒住城池,按兵不动。”

“什么”荀彧闻言顿时一惊,接着勃然而怒,一股火气蹭蹭的往上蹿,怒道:“他不立刻回师许都,却是坐守外镇,想做什么”

“这个末将不知”

荀彧重重的一跺脚,怒道:“立刻给我派人去催,让曹彰速速率军回返许都,不许以任何理由做丝毫延误用天子令牌召他若敢违命,国法处置”

“诺”

荀彧的眉头已是因为愤怒而集成了川字头,但见他狠狠地一跺脚,转过身去,却是谁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