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 分节阅读 454

分节阅读 454(2/2)

目录

“是她啊”司马懿闻言一模下巴。眼珠子一转,瞬息就明白了祝蛟的真意,心下不由得一阵冷笑。

“事关重大,且又容易引起双方彼此合作的诚意,暂不亦定,祝洞主不妨这样,我和大将军回去和诸臣商议一下,然后再做决定,您看可好”

祝蛟见司马懿替袁尚应了场,虽然是没答应。但总算是不再直言拒绝,亦是点了点头,道:“那就先这样吧,还请大将军和司马先生回去后早做决断,给老夫个准信。”

三人又随便唠了几句,袁尚和司马懿随即告辞离去,回返自己的营地。

半路上,袁尚问司马懿道:“祝蛟派遣人质给我,其意不明。我懒得睬他,你怎么自己还给他留了个活口”

司马懿笑道:“因为我知道那死老头子心中打的是什么算盘”

袁尚闻言一愣,随即询问其意。

却见司马懿道:“在咱们中土之中,女子地位虽然不高。但因门第出身,尚有转圜余地,可若是放在南蛮这等几乎尚未开化之地,这些女子更是犹如猪羊一般。任人互买赠送。”

袁尚闻言点了点头,道:“那这事跟老祝头子送女儿当人质有什么关系”

司马懿嘿嘿一乐,道:“关系大了。别看祝融是火神洞主之女,论及在他爹心中的地位,只怕估计也没多高,跟祝蛟的另外一个儿子带来相比,可是差的太多了,以祝蛟的心思,必是觉得他闺女有几分颜色,不妨以质子之名,赠送给大将军,日后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给大将军当个妾,联系一下两家情感,岂不美哉纵然是日后掰了,他女儿在他心中地位并无多重,就是让你宰了,他也不心疼。”

袁尚闻言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这老头子想到未免有点太多,他姑娘长得再如何,我家中的每一个夫人拿出来均比她高,再说我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思,看来他是多此一举了。”

司马懿道:“我也只是替主公敷衍他而言,等过几日招亲开始之时,他想不起来这件事,自然能就不了了之。”

数日之后,吴主孙权亲至,随同的还有吴国太,以及孙尚香。

乌林各营盘正中,经过东吴的人几日连番的安排布置,一个巨大的演武场已经坐落成型,比武招亲的主要落所,就在这个演武场之内。

至于比赛的项目内容,至今都是一个谜团,不知是单纯的比武,还是演武练兵,亦或是诗词歌赋但各家之中,大部分的参赛选手都是或文或武的顶尖高手,更是不乏文武双全的优秀全才,所以对比赛的内容倒是都各个颇有信心,摩拳擦掌,只待较技。

到了招亲的第一日,各部人马与东吴主会之人,今日终究是可以再这个演武场内相会见面了。

第一日的天色比较阴沉,但却无风无雨,只是略略发阴,颇为干燥。

整个场间占地数十丈方圆,当中演武校场,旁边是垒对旗台,旌旗蔽日,鼓角震天,各家人马纷纷前来,你瞅我一下,我瞪你一下,各个气势十足,皆不无认输之势。

各方阵代表队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河北袁氏代表团,荆州西川刘氏代表团,以及东吴本土应征代表团。

其次的还有交州士家代表团,武陵五溪沙摩柯代表团,南中孟获代表团,兀突骨代表团,木鹿大王代表团等等

至于剩下的闲云野鹤,望族寒门杂七杂八的皆不需一概而论。

各家在场中站定之后,不多时,便见这一次的主办方首脑孙权,在一众精锐亲信的护持下,大步流星的走上了高台,他的身边跟着一个妙龄女子,一身粉色袭棉纱袍,犹如出水芙蓉一般,端的是靓丽非凡,自然是孙尚香无疑了。

孙权大步走到台上,冲着各方之人拱了拱手,道:“舍妹出阁,欲则良夫,权身为人兄,自当为其把关护航,今日承蒙各位四海豪杰纷纷驾至,实在令权不胜荣幸,东吴六郡八十一州上至文武官员,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与有容焉”

孙权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下方的司马懿跟在袁尚身边,暗中将头转向袁尚耳边,低声说道:“如此多的势力,如此云集天下豪杰的汇集,倒是让我想起了古间的一方盛事”

袁尚闻言一乐,道:“什么盛事”

司马懿低声道:“春秋时期,五霸诸侯前后称雄,然称霸之前无不是大会诸侯,云集四海豪杰,立下会盟,如齐桓公鄄城会盟、晋文公践土会盟之事,今日招亲比之那昔年四方诸侯会盟,虽然声势不及,却也相差不远。”

袁尚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同时他也知道,司马懿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跟自己提起这些,随即道:“你话中似是有话啊”

司马懿嘿嘿一笑,道:“会盟之事虽然壮大,但背后暗流汹涌,好比古之吴王夫差,降越国,破齐国势力强大,不可一世,却偏偏在黄池大会诸侯争夺霸主地位的时候,被勾践从背后捅了刀子,从此一蹶不振。”

袁尚闻言一笑,道:“你是怕我们在这招亲,背后有人会乘机在我们的地盘上撒野放心吧关中有赵云,中原有我二哥和张郃,合肥之地更有高览和张辽,河北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能人无数,没有人能使的坏。”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非也,我不是想让主公不要做夫差,我是想请主公做勾践,乘着这次招亲大会,再背后去动动别人的地盘,说不得事半功倍。”

“”

袁尚闻言一醒,眼珠子转了一圈,道:“你的意思是荆州”

司马懿道:“要动荆州,还要看这场招亲在中间会产生什么变数,而且主公当年微服荆楚,曾在江夏安插过一枚暗棋,时隔多年,也不知道还指使不指使的动”

二人正说着,突然就听到四周吴越之兵一阵呐喊之声,却是台上孙权说完了话,众士卒为其鼓足威势喝彩。

四方来宾也纷纷抚掌表示尊重。

荆益代表团中,却有诸葛亮笑着问孙权道:“敢问吴侯,这次前来应征的青年才俊,皆为天下能者之表,怕是不下百人,这么多的人前来应征,不知吴侯打算以何题目来考校众人呢”

孙权哈哈一笑,道:“我虽有心出题,只怕舍妹不肯答应,此番招亲人多,若是一个对一个的互相较量,只怕三五个月也分不出个高下”

孙权身后,孙尚香迈步而出,盈盈一礼,道:“此番招亲,虽然是小女子一人之事,却也关乎东吴命数,玩笑不得,更兼各位都是当世才俊,才华胜尚香百倍,不如这样,既然是各位前来应征,不妨就有各位出一出百人较量的项目,再由小女子从中择选,挑出合适的,不知公等意下如何”

众人一听孙尚香的话,不由都觉得有点意思。

孙家不出题,反倒是让各方献策,前来应征的发出提案,群献群策,拿出合适的比赛项目,然后再由孙尚香从中筛选,取出合适的考校众人,倒也是有趣。

同时,仔细想想,也颇为公平。

第六百四十五章恩怨难明

演武场上,孙尚香说出了请参赛者贡献题目,然后由她从中选出精品题目来考校众位应试者,这个提案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