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5(2/2)
今日的盛乐古城不比往日,一位从河北悄悄潜伏而来的使者暗中会面拓拔力微。
此时此刻,燕王拓拔力微看着帐下的这位使者,眉头紧紧地扭在一块,面色忽红忽白,似揣摩,似犹豫。
那使者很年轻,静静矗立一旁,垂首不语。
良久之后,方听拓拔力微缓缓地开口言道:“曹丞相欲在河北光复门庭,何得要找上本王殊不知本王与袁大将军一向交厚,亲如一家,曹植以如此机密之事相告,却不晓得,本王若是将你绑缚交给袁大将军,曹氏一族只怕尽皆覆灭,九族尽诛”
使者轻轻一躬身,丝毫地言道:“燕王此言在理,却又不在理。”
拓拔力微一扬眉毛:“哦此话怎讲。”
使者有条不絮地道:“燕王与袁大将军交厚,当年在塞北,同抗鲜卑与匈奴诸部,如今能官拜燕王也是拜袁大将军所赐,将在下绑了,交给袁大将军,在理。”
“哼哼,你倒是挺明白事理的,那本王又哪里不在理了”
使者道:“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当年索头部势小,轲比能、素力、步度根等人势大,燕王与大将军同仇敌忾,却是正途,只是如今北疆豪雄皆灭,唯燕王尚存,更是以外族之身,官拜汉王,诚可谓是功高震主,如今虽与袁大将军相安无事,却早就不能为其相容。”
拓拔力微闻言,面色逐渐不善。
“好小子,还敢在这里花言巧语,挑拨本王与大将军的关系”
使者微微一笑,道:“挑不挑拨关系,燕王心中自知,如今燕王身份尬尴,天下皆明,唯燕王独不知哉若非看出此点,曹公又岂能派我找上燕王”
拓拔力微闻言沉思,却听那使者又开口道:“燕王今日即使将我拿住,交付于袁大将军,表面上是又记下了一功,可只怕还是会令袁大将军对燕王思虑更深,试想在袁大将军心中,今日有曹丞相找上燕王,明日会不会又有李丞相,刘丞相,王丞相找上燕王燕王的存在已是令大将军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拓拔力微的面色变得苍白,半晌之后方才缓缓开口道:“使者,你叫什么名字”
使者微一拱手,道:“在下周不疑,现为曹公坐下门客尔。”
“”
第六百八十九章请君入瓮
曹植的使者周不疑,奉命前来会晤拓拔力微,为其分析利弊。
拓拔力微起初还装模作样,跟周不疑一顿装狗蛋,不想周不疑几番言辞下来,只把拓拔力微惊的一愣一愣的,心在不知不觉间凉了半截,但同时,也是活络了起来。
沉默了一会之后,终听拓拔力微再一次开口,询问周不疑。
“话虽然如此,本王就是想与你们联合,但曹丞相目前已是袁尚的笼中之鸟,受困邺城,他有什么资格,亦或是有什么实力,配跟本王联合”
周不疑闻言笑了笑,道:“曹丞相既然敢派我来会见燕王,自然是有一定的把握,不然谁愿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当初袁尚收服曹氏,为了能够快速整合中州,安抚人心,留下了曹氏一族,表面上虽然使得中原迅速安定,实则却留下了无穷的后患,试想曹氏两代经营,名将如云,谋臣如雨,岂能使一朝一夕所瓦解别看丞相现在闲居于漳河,但却一直暗中联络旧部,意图东山再起,如曹彰、夏侯惇、曹仁等名将,虽然赋闲,但却一直心怀复势之念,荀彧此刻还在许昌主持政务,夏侯渊在洛阳督军,都是身在袁营心念曹,更有张辽、李典、乐进等将虽然在袁尚麾下,却也可以旧义说动,只要燕王答应起兵,届时曹丞相登高一呼,必多应者,纵然拿不下中土,然割据一方,却是不在话下。”
听着周不疑口中念叨的这些足可震惊天下的名字,拓拔力微心中不由得惊起千层骇浪,若果然如周不疑所言,一旦成事,自己便可脱离袁尚的掌控,届时索头部进入中原。割据一方,绝非难事。
拓拔力微权衡利弊,把心一横,道:“曹丞相打算怎么做”
周不疑却没有回答,而是低声道:“燕王如此问我,可是答应了”
“本王愿意应曹丞相之约。”
“好。”
周不疑点了点头,说道:“再过一个月就是新春佳节,其时人心欢散,警备皆松,曹丞相派我来前。曾找人卜卦,正月初一,龙起于水,野间玄黄,届时我家丞相将在邺城起事,燕王届时可率兵直入云中,进入河北境内接应,控制邺城,一旦邺城得定。届时并分兵取太行,邯郸,乐浪,辽东等重镇。大事可定。不知燕王意下如何”
拓拔力微闻言细细念叨:“正月初一,野间玄黄,说的莫不就是本王么只是河北文物,皆非易与。如何轻易敌之”
周不疑笑了笑,道:“燕王太高瞧他们,如今包括袁尚和司马懿在内。却是都在中原,观望南方的大势,就连他的几位夫人,前一段时间也是齐去中州,如今的邺城内,只有袁尚之母,以及两个女儿,和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足见薄弱。河北英杰确实甚多,可惜真正有能耐的,诸如张郃、高览、沮授等人亦是皆在许昌,而田丰前一段时间虽然坐镇邺城,如今却也因宝鸡决口而转去治灾,不在境内。现在还在邺城得河北旧部,文臣以审配、逄纪、郭图三人为主,武将则是大将韩猛督军,这些人名义上是袁尚的重臣,实则一个比一个的草包,皆是庸才,唯有辛毗和荀谌二人算是有些才华,可惜也是一个被人排挤,一个病重在床,正是时不与我,此时不起事,更待何时”
“好”
周不疑的话,仿佛是有着一种蛊惑人心的魔力,说的拓拔力微浑身热血沸腾,不由得骤然起身,原地转了三圈,豪气云天地言道:“好能有入驻中原,与袁尚一比高下的机会,本王所愿足矣,起事之机,但凭君定”
周不疑与燕王议定之后,随即回转邺城,暗中与指挥他的曹植以及袁尚见面,并将见面的具体情况告知。
听周不疑说完,袁尚坐在原地,闭着眼睛,神色说不出的怪异。
“袁兄知否还有一丝侥幸心理,觉得拓拔力微会拒绝我的好意从而再给他,亦是再给你自己,一个选择的余地。”
袁尚摇了摇头,道:“事既以议定,就绝无更改,他纵然是与我有旧,但反目已是必然,绝无换转余地。只是他这些年确实帮了我不少的忙,想想确实可叹可惜。”
听了袁尚的话,曹植亦是不由得一叹,道:“我有时常常在想,人生在世,可以反复几次是否因为一次错误,而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下更多的错,从而难以回头。”
袁尚闻言,抬头看了看曹植,道:“你这话不像是再说拓拔力微,而是再说曹丕吧”
曹植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你可有他的消息”
袁尚慢慢道:“具体的消息没有,不过他应该是在边南之地。”
正月初一,新春佳节。
依照惯例,新春佳节普天同庆,官民皆乐,除夕年夜过后,邺城的街道依旧是欢声笑语不绝,好像昨夜的一番热庆并没有使得所有的人尽兴。
天气晴朗,虽然有雪,却是暖阳飘空,在这样的一个好天气里,邺城的欢乐更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