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
t三国之封疆万里gt
狼烟东去
正文写在签约后
就在刚才,三国之封疆万里改成签约状态了,也就是说,狼烟在起点历史频道的征程,开始了。心知大家可能并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些没用的话上,但还是忍不住要说一些。
狼烟确实是个新人,但对历史却有一种偏执的喜爱,而三国,更是绕不开的一段波澜壮阔的时代。我知道,这种语言可能并不讨喜,可能我花费了数个小时翻阅资料,斟酌剧情,安排节奏,思虑文笔才写出的一章,在读者眼中还不如语言通俗幽默,简单易懂来的爽快。
但我就是想要写出一些自己的东西,这本书,虽然开始时心中忐忑,不知能否签约成功,但之前确已准备了两月有余,接连购置了十数本有关三国的偏门书籍,虽是架空,但我并不想捏造书中人物的主体性格,所以,在写一个人物前,便要查找其出身,功绩,如何名震天下,又如何走向消亡,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否则,我很难将一个人物刻画出来。只能说,尽力添加一些新鲜的小细节,但这些小细节,必须要有因有果,绝非凭空捏造。写一个事件前,也是总会查找地图,看一看哪个县,哪条河,哪座山是合适的战场。
记得之前看过烽火戏诸侯大神接受采访,家中书架上满是资料,虽远远不能及其万一,但我却可以学习其钻研之精神。
主角,依然要称霸,依然会有美女猛将来投,但我想做到的便是自然,不生硬,或服其勇,或因其智,或感其义。
爽,还是要爽的。节奏,也是要有的。不敢说波澜壮阔,但也定会尽力做到跌宕起伏。
最后,你们的每一次投票,还有以后的每一次打赏,每一个订阅,都是支持我走下去的动力,既然签约,定会完本。另外,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可加读者qq群:576932610
正文第1章千人守城
深秋夜雨,借着月光尽情的在青石地面上轻声拍打着,夜已深,但雨水的存在,让夜色中平白多了些许光亮。
樊城城墙之上旌旗招展,若是天明时来看,便可知这荆乡重镇已经姓了刘。旌旗之下,数个守夜的军士站作一排,虽眼圈红肿,却仍旧瞪大双瞳,不停的扫视着城外的空地,山峦,河畔一旦事有蹊跷,他们便会发出警报。
毕竟,这樊城数个时辰前还是姓曹的,若不是曹仁用兵草率,玄德又新得了单福,樊城这样颇有规模的城池他们是万万不敢奢望的。
而此时,这城中除了他们这一千士卒,便只有猛将赵子龙,和皇叔刘备新收的义子:刘封了。子龙将军的勇武自不必说,刘封却是新降,又本就是樊城县令之侄,这些军士并不放心,自不敢有半分松懈。
刘封此时,正站在窗间,望着淅淅沥沥的秋雨,睡意全无
他本是不必留在这樊城的,却在刘备临行时提出了与赵云共守樊城的建议,刘备感其真意,这才欣然应允,但他心中所想,不过是讨得数日宁静,好捋顺一些自己日后的路。
他知道这里已经发生的事,但他却还知道这里将要发生的,他本不属于这个时代,他也叫刘枫,却在一天前还是近两千年后的一名名牌大学自发组织的考古队队长,因其少年时一直生长在武校之中,拳脚兵器都颇为精通,故每次组织考古队,他都是队长的不二人选,此番在一东汉大墓之中,竟然与一伙武装盗墓者不期而遇,其中一人将炸弹投向人群,他挺身而出,独自承受了那颗炸弹,本以为自己已经一命呼呜,却没想到一阵恍惚后来到了这里。
当他意识转醒之时,已经跪拜在地,成为了刘备的义子。当他听到关云长那句“既有子,何用螟蛉”时,熟知历史的他便知道了自己的处境。
“下次再见刘备,怕是要等上些时日了”
刘封此时心中极为凌乱,建安十二年,此时阿斗已然出生,刘备又收下自己,不过是当做备胎之用罢了,再想到关,张冷漠的眼神,还有下一次再见,刘备身边就会多出来的诸葛孔明,还有史书中十几年后刘封的结局
“既来之,则安之三国乱世,群雄并起,今已成刘备之子,何不逐鹿天下,封疆称王,不然前世一身本事,用之何处我刘封,这一世便要一统河山,封疆万里既姓了刘,那便续汉室江山”
思虑一番,刘封心中已然有了宏大的目标,他心中了然,与其前怕狼后怕虎,不若破釜沉舟,不敬者,辱之不臣者,杀之不降者,灭之
但刘封也知,思易行难,自己称霸三国的第一步,怕是不会轻松,刘备集团此时龟缩于新野小城,直至赤壁大破曹操后,才得荆州安身立命,而这期间自己孑然一身,所能仰仗者,唯自身能力而已,想到此,他便决心先得刘备之心,否则关张若是打压,便永无出头之日。
“敌袭”
刘封正胡乱想着,忽地门外喊声四起,士卒杂乱的脚步声自门外传来,显然是往城墙方向去了。
刘封闻言却是一头雾水,以他对此时期的了解,樊城直到曹操大举进犯前都并无风险,此时却遭遇敌袭,着实令人费解。
但城中的状况让他无暇细想,急忙生硬的套上刘备临行前赐予他的一套甲胄,匆匆向城墙方向奔去。
待得刘封到了城墙之上,却见赵云已是一副银盔银甲,手持一杆亮银枪,正在城墙之上站定,剑眉微皱,目光炯炯的看着前方。见刘封自城中奔来,向他微微拱了拱手,算是打了招呼。
“将军,何处敌袭”眼见只有士卒严阵以待,却未见敌军,刘封便知,这敌人多半是尚未赶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