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1/2)
人,便是有些好奇之心。
“此乃曹操之子,曹植,字子建,乃是曹操心中最为喜爱之子,其为脱身,特遣了曹植在吾身侧为质子,有他在手,便有了与曹操商谈之筹码”
“将军真乃智谋过人之人,抓小放大,曹操如今有了把柄在我等手中,日后多半会对其有所制约,不知这位先生又是何人”
甘宁向曹植身侧一看,便看见了徐庶,曹植此时在刘封麾下数名军士包围之中,徐庶却是跟在刘封身侧,甚为自由,这让甘宁颇有些好奇,不知徐庶何时出现。
“此乃颍川徐元直,早在新野之时,元直与封便颇为亲近,却为曹操以低劣手段收入帐中,元直之才,若是在曹操账下效命,多半便有些荒废,是故封借此机会,将元直带回,今后元直便与士元先生一般,为封之智囊”
徐庶之名,甘宁之前亦是有所耳闻,见刘封将其与庞统相提并论,连忙下拜。
徐庶还礼之后,却是转向刘封问道:“适才兴霸将军所说之士元先生,莫非是凤雏庞统,子威已然将其请来”显然,徐庶对于庞统之才也是颇为推崇。
“元直有所不知,之前封被孙权骗入柴桑,歪打正着之下,在柴桑结识了兴霸与士元先生,士元先生在周瑜账下郁郁不得志,而封又求贤若渴,当下与士元先生一拍即合,现士元先生就在江陵城中等候,待将曹操赶往襄阳,我等便去与士元先生汇合”
“恭喜子威,子威得了庞统如此大才,便可不再受诸葛孔明掣肘,又何必耗费如此苦心将庶召来”
“元直与士元先生,皆为大才,封定会无差别对待二位,士元大可放心,这南郡便是封第一站,到时事务繁杂,还要多多仰仗元直之才,元直切勿推辞”
徐庶自在新野离去之时便知道刘封之心并不满足于在刘备麾下为将,如今听闻其又收得庞统,甘宁这般良臣勇将在身侧,又暗中夺取了南郡,将曹植扣押在其身旁,徐庶略一思索便知刘封这种种行为,定然没有告知刘备,刘封这逐鹿之心,已然是显露无疑。
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之道,徐庶历经刘备与曹操,已然是颇有所感,纵然是亲子之间,到最后亦是免不了斗得你死我活,更不用说刘封乃是义子,和刘备并无血缘,刘备此时重用刘封,乃是因其忠勇,一旦刘备亡故,以诸葛亮对刘封之态,诸葛亮掌权必然不会放过刘封。
徐庶一看如今刘封所为,便知刘封多半已然是意识到此种风险,是故已然开始未雨绸缪,若是有了一班忠臣良将,加之一后方大本营,则不惧刘备百年之后诸葛亮,关羽等人危害刘封之心。
“既然如此,庶自今日起便开始与子威履行那一年之约,子威短短数月之间便已然有此成就,庶能参与其中,亦是人生一大幸事”
徐庶心中略一思索,便向刘封下马一拜,以示效忠之决心,刘封自在新野拜在刘备麾下,至今这些时日之发展,徐庶全部都看在眼中,他自然相信刘封若是有一番更加广阔之地供其发展,定然会带给他更加大之惊喜。
此番能让徐庶重归麾下,刘封心中欣喜非常,虽一旦让刘备得知了徐庶自曹操麾下逃出,未必会让其留在刘封身侧,但刘封此时还顾不得那些,只要得知徐庶心向自己,不管其身在何处,都会有其作用
正文第111章另有所获
此时,曹操已然是率军逃出了数里,虽与其已然是达成了协议,但刘封心知这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不然一旦让刘备与诸葛亮得知了刘封竟放任曹操离去,这事情便不美了。
本来刘封为与曹操谈判筹码之事十分犯愁,没有良好筹码在手以制约曹操,刘封便不敢肯定曹操能够按照自己之意愿行事,当前发觉曹植跟在曹操身后之时,这筹码之事,登时便有了着落。
果然,曹操在其自身安危与曹植之间选择了前者,既然曹操能舍出曹植,刘封便是将心一横,顺带将徐庶也要了过来,如此一来,刘封手中便又多了一得力干将,万事皆在刘封掌握之中,刘封此时心中亦是十分通透。
刘封与甘宁追逐着曹操一行人,缓缓向南郡方向奔逃而去,曹操不知是因曹植在刘封手中还是确是想要提升速度,将不少不能奔跑的残卒丢弃到队伍后方,那些人见刘封率众来袭,尽皆是举手投降,刘封亦是来者不拒,将那些残卒全部收归麾下,命一亲兵专门领一队人马收拾曹操降卒。
“丞相,那刘封率一众人马一直在身后追赶,不知乃是何意,我等已然将速度提升至极,若是刘封率众全力追捕,我等恐又会为其所获既然南郡已然被刘备所占,我等何不直接抄小路前往襄阳”张辽见刘封人马在后方已然是隐约可见,不禁心中有些担忧,向曹操报道。
“不必在意刘封人马,待到了江陵城下莫要进城,直奔襄阳方向即可,若是我等不到江陵直接便去了襄阳,则恐子建在刘封手中性命堪忧,文远不必惊慌,只管在后军之中观察刘封即可。”
曹操相信刘封已然有此一计,必然是因南郡为背着刘备拿下之地,想要借曹操之手将其化为功绩罢了,故此既然手中得了曹植,便不会再违背之前所言将曹操剿灭,且现如今曹操已然是到了开阔之地,刘封再想将其全歼,几无可能。
张辽心知曹操之前在刘封面前多半是与其达成了何种协议,这才任由刘封将曹植留下,当下也不再多言,只管在后军之中保证其行军速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