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8(2/2)
这一系列的试验,就用掉大家足足一个周的时间,得到了数千组数据。当然
,为此消耗的电力,让基地建设一度吃紧。要不是知道这个试验很重要,王庆伟
都想要将这个试验给掐掉。
上千组数据需要计算,还需要交叉计算,这样的计算需要动用广寒宫前进基
地中的超级计算机了。
滴滴一个巨大的三维模型出现在屏幕上。鉴于成本等问题的考虑,如今
月球上还没有使用最先进的3d投影技术,依然是薄膜显示屏幕。但是却也足够使
用了,眼下的显示屏足有十米高度,20多米长度;是超级计算机最重要的输出端
计算机共给出了三种模型。
第一种是长度高度达到三千米的庞然大物。十米的巨大显示屏都将将够用
。三导轨技术是最稳定的技术;不过第三根导轨输送的不是电力,而是磁力。用
来作为稳定和调节使用的,并具有增加导轨稳定性的作用。而且受限于输电线缆
,高手公司目前的导轨技术,能量密度依然是一千度每米。如果电流电压再高,
就会击穿电缆和绝缘层,还有巨大的电容效果会导致导轨受到干扰。电力在电线
中,会产生微弱的磁场和电容效果;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会干扰机器的精度。
眼下这三千米高度的导轨,却不是直轨;采用了新的设计思路,并导入了洛
伦兹力的计算后。最终呈现的效果图如同海螺一样。从下到上逐渐加大的螺旋状
,螺旋的线条,就是三根互相平行而又如同麻花一样缠绕在一起的导轨。整个导
轨实际行程超过6000米。这样的抛射导轨,理论上可以将重量10吨的物体加速到
21公里每秒。但是实际上远远达不到。因为随着导轨的增加。输电难度几何倍数
增加;最终不得不考虑减少能量密度来稳定轨道。还有就是出现了一个让所有人
都难以理解的磁饱和情况。就是说被抛送的物体电磁饱和了以至于速度增加极为
缓慢。
经过合理的计算。这样的导轨。也只能将10吨的物体加速到15公里,勉强
可以满足从月球上抛射物资的需求。不过暂时来说,十吨的运输量也已经足够了
。导轨最快能够做到每三分钟输送一次的速度。尤其是这种导轨兼容3吨以上10
吨以下的物体运输。
只是,要想建立这样的抛射轨道,让看到计算结果的王庆伟苦恼的摇摇头。
这样的建设,考虑到每一个角落都需要高科技,就算是地球上,也是一个困难的
工程。3000米高度啊两个泰山的高度有木有不过考虑到月球的低重力环境,
建设难度也许没有想象中的大;但是月球没有工业基础想想看,要建立一个人
造高山一样的设备,那得是多少的材料;要是全都依靠地球输血,高手公司要耗
尽骨髓啊
第二种是长度高度一千米的导轨,因为总输电量小,效率高,可以将1吨到
3吨的物体,送上太空。盘旋的轨道实际行程为1800米。
最后一种也是最简单的,只有500米长度,而这个因为额外的力很小,就不
用盘旋建设,但是三根导轨依然是平行扭曲,像是麻花;也是为了减少别的力,
增加抛射物的稳定。最大可以抛射两吨的物体,就是速度会有些慢。
“小星,你先负责建设一个试验用的500米导轨。我们看看情况。”王庆伟
还是觉得建设一个小一点的好,另外两号以现在月球上的情况,很难建设。
“啊好。可是,用什么做支撑架呢要做500米高度的支撑架可不容易
暂时来说,可能无法完成啊”
“笨小子,不会挖坑啊向上建设困难,但是向下面挖坑500米,现在不难
吧就知道往上往上,就不会拐个弯”
眨眨眼,再眨眨眼,刘凯星望着毫不在意的王庆伟
“看什么看一帮小子不想着为公司节约成本,尽想着有些假大空的项目
哈哈哈好了,你小子的表情太可爱了。我忍不住了哈哈”
刘凯星一脸的郁闷,竟然被嘲笑了
是啊,之前尽想着如何建设,却忘记还可以向地下发展的要建设500米高
度的物体,尤其是能够满足高速抛射大量的几吨重量的物体,对建筑物的考验是
难以想象的。
但是如果是向地下挖掘,所有的支撑都可以依靠大地,这就简单很多了。这
两种工艺所需求的技术和成本,天差地别建一个500米高度的高标准建筑物,
成本价格足足可以挖出上百个500米深度的大坑
忽然,刘凯星恍然大悟:“怪不得国家都喜欢建设地下工事呢”
“哈哈,小家伙不错,挺聪明的。努力成长吧,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天下。”
“喂喂喂,别拍我的脑袋。拍傻了是公司巨大的无法估量的损失”
哈哈大家哄然大笑。刘海波在旁边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心中充满
了自豪。
长大了啊高手公司第一个自己培养的人才,已经可以挑起大梁了
第四七零章泄密
当所有人在这里热闹的讨论的时候,远处一个孤零零的身影正在怨毒的看着这里。这,就是被无情的解雇的杨华教授老先生。至少,在杨华教授的角度来看,高手公司的行为是极为无情而无礼的。但还好,杨教授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螳臂当车是取死之道,就老老实实的呆在房间中。
只是能混到教授的,哪怕是一个没有正式职称的教授不,也不是傻瓜。当被解雇后,这老家伙就开始想方设法的使坏了。还别说,将进入高手公司后得到的零星的消息整理后,竟然真的发现一个巨大的秘密。虽然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只能听见冰山一角,却也已经足够震撼了。
而这几天,更是不断地听墙角,试着与周围的人交流。有道是人老成精,在这个老精怪挖空心思的情况下,将一些零星的信息碎片整理,加上自己的推导和脑补,竟然将高手公司一个内部计划的计划思路,推导了一个三两成出来;只是这三两成似是而非的计划,却更让人震撼而且老教授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在合理的范围内,添油加醋;好吗,连老教授自己都被吓着了。
嘿嘿是你们对不起我你们毁了我的未来,我就搅混了你们的计划还要保密不是我让全世界的小盆友和政治家爷爷都知道你们的计划
有知识的流氓最可怕这是当年太祖搞运动的本质之一好吧,这是官方的宣传资料。
2052年1月10日。高手公司第四批人员顺利登陆月球,第三批建设队伍即将返回地面,双方完美的完成了工作的交接。这第四批工作人员就是当初的第一批人员。要完成月球的建设,高手公司只能动用公司内的通过考验的核心人员,那些外围人员可不敢用。偷工省料的话,后果很严重。在现在的月球建设中,能够依凭的仅仅只有公认的素质。
返回地面的飞机上,杨华老教授孤零零的蜷缩在角落中,一开始也有人同情他,但是等到得知具体情况后。所有人看待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有一点厌恶和疏远。大家可以尊老爱幼,但是对于那些坑苦了华夏的砖家叫兽们,可不怎么感冒。也许眼下的教授算不得叫兽,但是这样的工作科研态度。让真正的务实人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