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4(2/2)
京中所有有品级的官员,不论职官阶官还是有爵者有勋者,都被召来参加这次大朝会,出席者超过三千人之众。
杨秀上殿。
众臣分文武两排面对面站立着。
鼓乐响起。
十二名彪壮的大汉走到殿中御阶前,齐齐挥起了手中的静鞭娴熟的抽向空中,在空中甩出一声巨大的脆响,十二人连挥三鞭之后,鼓乐停。
百官开始转身面向皇帝,皇帝坐龙椅,百官跪拜,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杨秀满意的看着众人臣服跪拜,心中无限欢喜,脸上微笑,伸手虚抬。
一身锃亮怀荒镜甲的薛国公、太保、左卫大将军长孙洪并不站班,而是领着同样穿着威风凛凛镜甲的一百零八名鹰扬侍卫环立殿中。这一百零八名鹰扬卫大致和原来的千牛备身类似,但杨秀并不以功勋子弟担任,而是用的皆是蛮夷战士,是跟随他多年的心腹。皇后的兄长长孙洪名义上是这支侍卫的统领,但实际上,这支侍卫只听从他的命令。一百零八鹰扬侍卫外,还有三千虎豹卫,同样全是蛮人。
杨秀身着龙袍,腰中却还佩了一把宝剑。
坐在龙椅上,他环顾大厅,从众臣身上扫过,面露着微笑,然后开口道:“陛下突发旧疾,临终遗诏由朕继位大统,然废太子杨勇,废太孙杨林、逆臣杨广,纷纷无视先皇遗诏,各在外拥兵而反,妄称天子,擅立伪朝,任命伪官,欲与朝廷对抗,此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功当赏,有过则罚,叛逆者必将重惩,此乃人主之责。尚书左仆射苏威,三省对逆党有何处置决议”
苏威起身,这位先皇时的重臣,早在开国之初就已经是朝廷中最受皇帝赏识倚重的大臣,早就做上了仆射之职,极有能力,但却又屡次因为结党等原因被罢官,起伏数次。总的来说,在杨秀的眼里,苏威的治世才能是不用怀疑的,但这人的人品就有些不太可靠了,圆滑胆小却又贪婪,恋栈权利。不过这样的人,正是现在杨秀需要的,即位之初,他就正式授邳国公苏威为尚书左仆射兼太傅,加开府仪同三司,食邑五千户。得到杨秀如此重任,苏威一开始却不肯接受,正如当初杨坚篡北周之前,在杨坚相府中的苏威听到关于篡周的消息后立即跑回老家了。后来杨坚称帝后,召苏威入朝,他却又来了。因他才能,皇帝很是信任他,很快让他与高颎并掌朝政,担任了太常卿、太子少保、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等重职,一人兼任多项重职,却不肯推荐别人代替,可谓是相当贪恋权力之人。不过苏威恋权,却又胆小,对于皇帝遗诏杨秀继位之事,他是根本不信的,眼见太子晋王等各拥重兵在外,苏威就不想跟杨秀干。杨秀却也简单,派了自己的虎豹卫入邳国公府,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杀了十几个下人,然后苏威立马很痛快的接受了杨秀给的职位。出来担任了杨秀朝首相之位,成为百官之首。
此时已经六十五岁的苏威,衣着华丽,紫袍梁冠,佩金鱼袋,手持象牙笏,上前开始发言。苏威以宰相之外代表三省和皇帝,拟文通令太原与扬州的逆党,命令他们立即解散兵马,入朝觐见皇帝,如若不从,通通以叛逆论处,杀无赦,妻女皆发配少府除名为奴,家族男子皆贬为奴隶流放充军。
被苏威通令投降的有太原伪朝和扬州伪朝两个伪朝的一众叛逆,此外还有一直不肯表态的杨素和史万岁二部。
第494章送女人
苏威这时又继续宣读另一份奏议,拟册封吐谷浑可汗伏允为青海王,册封宗室女某为新丰公主赐婚伏允。
册封突厥达头为突厥步枷可汗,册封宗室女某为广平公主,赐婚达头。
又封吐蕃赞普囊日论赞为青唐王,册封宗室女某为灵寿公主,赐婚囊日论赞。
册封突厥都蓝可汗为伊利可汗,以宗室女某册封为金乡公主,赐封都蓝可汗。
册封铁勒可汗乙失钵为真珠毗伽可汗,册封宗室女某为淮南公主,赐婚于乙失钵。
封高句丽国王高元为高丽王,册封宗室女某为清河公主,赐婚于高元。
封百济国王扶余璋为扶余王,册封宗室女为颖川公主,赐婚于扶余璋。
“赐婚和亲于各蕃国,令各国王率兵勤王,扫除叛逆后迎接公主回国。”
突厥达头、突厥都蓝、吐谷浑伏允、吐蕃囊日论赞、铁勒乙失钵、高句丽高元、百济扶余璋,杨秀一次性封了七个宗室女为公主,然后赐婚给七国国主,给自己一下子找了七个堂妹夫,这个想法还真是惊呆了满殿诸臣。谁都没想到,杨秀居然还有这么一手。也不管刚刚隋朝还跟突厥打了一场大仗,把达头和都蓝打的狼狈而逃,也不管伏允刚继承吐谷浑可汗之位,连带着还从他死去的爹那里已经继承了一个几年前刚合亲过去的隋国光化公主。至于那更加遥远的什么吐蕃国王,高丽国王,百济国王。铁勒可汗什么,更加让人惊讶。许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了一个铁勒汗国。也不知道吐蕃国的国王叫什么囊日论赞的。
不过也有些人在想,这个想子虽然贱了一些。把皇家的女子嫁出去,还不如说是卖出去以换取诸国的支持,可抛却这些不说。这计划其实也还是不错的,结盟,拉援兵,这种思路是对的,如果和亲真的能拉来诸蕃国勤王援兵,相信杨秀的买卖很值。毕竟一点名声对比于皇位来说,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不过也有不少人愤恨的想着。这个不要脸的杨秀,这是引狼入室啊。就算借助于这些蛮夷帮助击败了反王们,可最后又岂是没有代价的弄不好,又是一次五胡入华啊。可是很明显,杨秀根本顾不得这些了。
苏威还在继续念着,“对于尽忠职守忠君卫国的将士们,所有将士皆官升一阶,并依官职赐田地若干,普通士兵每人赏田百亩。队级军官三百亩,团级军官五百亩,营级军官一千亩,总管级军官三千亩不等”
这些重的赏赐许多人都不由的惊呼出声。开国之初实行均田,那时有的是空田荒田,田地不值钱。可如今人口是开国之初的几倍。关中河南等地甚至已经没有田地可分了,现在朝廷从哪弄这么多田赏赐给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