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返大隋 > 分节阅读 411

分节阅读 411(2/2)

目录

“朕不是已经答应禅位了吗”

“还须陛下亲笔诏书。”

“拿纸笔来,朕给他写。”等纸笔送来,杨勇当场写了封传位诏书,然后盖上了自己的玺印。

高颎接过诏书,仔细看了两遍,满意的收起。“陛下圣明,早日传位,也早日清静,得以专享富贵呀。”

君臣几个又喝了几杯酒,高颎、杨素告辞起身,高颎对杨勇道,“明日臣等还要来,到时还要劳动陛下。”

“诏书已经写下,还要什么,干脆今日一起直说。”

杨素在一边道,“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表,以三为断。三辞而诏不许,然后受之。”

杨素说的是历朝来的惯例,不管是自愿禅让还是篡位夺权的受禅,受禅者都要三辞,最后才接受。不但禅让是如此,就是各朝开国皇帝建国,同样要三辞才登极。三辞不受,以表谦虚,以绝天下之谤。

杨勇忍不住失声而笑,天下谁人不知杨林是多么急切的想要当皇帝,临门一脚了,倒是还要惺惺做态来个什么三辞而诏不许然后受之,真是杨勇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好久才停了下来。咬咬牙,“好,朕明天等你们来,还有后天。放心,太子谦虚,不肯受诏,但朕会一直不许,直到他同意为止。”

杨素笑了,杨勇虽心中有不高兴,但还是明白事理的。不过就算杨勇现在不肯合作,其实也没多大关系,只不过那样一来会有些难看而已。

杨勇的正式传位诏书颁下,易风固辞不受。其实易风是不愿意作态搞这个三辞的,但是手下的臣属们却坚持非要走这样一个流程,最终也就随意了。易风推辞不受,高颎杨素又一次往武德殿,杨勇再次下诏不许易风推辞,让他继位,然后易风再次不肯接受,然后杨勇再次颁诏传位,如此三次,最终易风依足礼制三辞而诏不许,终于受之。

禅让终于确定下来,登基大典的筹备工作却早就已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易风不停的上表固辞,言辞恳切,而杨勇一而再,再而三的下诏不许,双方进行着这心照不宣的谦逊游戏时,大典的筹备工作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原定八月六日的典礼日期,最终决定推迟到八月八日,这个更加吉利的日子。登基的地方也已经选好,就在大兴殿举行。有人反对说如今是天子禅位于子,那么不应当占据天子的大兴殿,有提议在内朝两仪殿举行,但这个提议被否决了。甚至杨素还趁机提出,待太子登基之后,要为太上皇在宫城北面,再建一座宫殿,专供太上皇居养,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众人支持,最后定了下来。

这时,一名近侍走进来,小声对易风道,“李靖将军送来有关辽西的军情奏报。”

“噢”营州总管韦冲引高句丽过辽河,响应杨广,当时易风不想数面开战,因此最终决定稳妥起见。派出李靖前往平州渝关,统兵守御渝关,防御高句丽入寇幽燕。当时易风给李靖的命令是坚守渝关、卢龙塞一线,不要轻出浪战,待平定关内后再来收拾高句丽。如今关中已定,天下叛乱平定,易风也已经让枢密院开始商议出兵辽西之事。不过具体的还没有商议好,李靖却来了奏报,易风觉得奇怪,难道东北又有变局他当下打开奏报细细看了起来,李靖所报确实是一条重要的军情。李靖奉令往渝关镇守,一直依令没有出关。高句丽人几次派部到关下挑衅,李靖没未理会。高句丽人见无机可乘,也就又退回到了营州。然后不久后,杨广被部下所弑消息传到辽西,李靖趁机派使者前往密会韦冲,准备招降韦冲。韦冲见杨广已死,而中原局势又已明朗,最终决定归顺朝廷,向李靖投降。可这件事情却没能保持机密,最终为高元所察觉,高元发现韦冲要投降隋朝,而且还计划要与李靖联手,准备坑了高句丽军后,高元先下手为强了。

他突然发难,闷入营州,突袭了营州兵马,然后杀了韦冲,乘机占据了营州,进而迅速占领了整个辽西。

李靖得到消息之时,高元的兵马已经把辽西给占领了。李靖此时不敢再冒然出兵,因此立即向朝廷急奏,请求朝廷的定夺。

看过这条奏报,易风皱起了眉头,不过也并没有太过于惊讶。当韦冲引高元率兵渡过辽水之时,他就已经想到过这种结局。韦冲营州兵马不过数千,却引高元八万兵马入境,这不是引狼入室是什么只是当时没空立即发兵入辽西,高元一直等到韦冲想要卖他时才翻脸,已经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你们怎么看”易风把奏报交给臣属们传阅。

第530章萧妃请不要这样

高颎最先接过奏报,浏览了一遍,转交给了杨素,问他,“左仆射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理”

杨素接过扫了一眼,淡定的道,“区区辽东跳梁小丑,还真敢趁火打劫,对于他们,唯有一个字,打”

“不妥。”高颎立即反对,“眼下殿下受禅登基在即,老臣以为当镇之以静,以稳定为最首要之事。可先让李靖继续守御渝关,勿使高句丽突入幽燕即可。待殿下登基之后,到时朝廷再做仔细布置,准备妥当之后再发兵一举扫灭高句丽不迟。殿下,去年征东之役,就是因为太过着急,结果未做好全面准备便仓促发兵,结果导致征东军覆没辽东。前车之鉴不远,切不可重蹈覆辙啊。”

史万岁不待杨素反驳,已经按捺不住插话道,“太师未免太高看高句丽了,区区东胡蛮夷,数百年来不过是趁中原内乱,便偷偷收纳中原流民,吞食辽东汉地,如今更是公然敢侵入辽西,杀我朝廷官员,夺我朝廷疆土,抢夺我朝廷子民,这岂能容忍。对于他们,直接打他娘的就可以,打到他们服为止,打到他们举国臣服为止。臣向殿下请令,愿意往辽西统兵,擒拿高元献于阙下。”

易风哈哈笑道,“高句丽趁火打劫,不可饶恕,但太师所言也有理,打是肯定要打的,但如何打,什么时候打,却得谋定而后动,我们不打无准备之战。十八年的东征,就是过于仓促,毫无准备的一场仗。结果还未遇敌,三十万兵马已经折损的差不多了。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传旨渝关给李靖,让他镇守渝关。积极训练兵马,加强防备。同时,多派出探马,将辽西之状况敌情仔细侦察汇集,做好敌情分析判断。待受禅典礼过后,朝廷就会开始东征。”

高颎心里十分佩服太子的这份沉着和镇定,他并没有因为如今的大好局势,就飘飘然,没有因为高元的挑衅。立即发兵辽西。能够谋而后定,肯隐忍,等做好准备之后再出手,这份沉稳,已经充分的有一个圣明天子的气势了。

开皇十九年八月初七,易风受禅登基的前一个晚上。

甘露殿内外,早布置的花团锦簇,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北衙禁卫军挺胸抬头。持矛佩刀,沿甬道两边次第排开。明天就是太子登基之日,宫中的守卫格外的森严。

十九岁的易风,坐在甘露殿中。明天就要成为这个中央帝国的皇帝了,但他此刻心里却很平常。并没有那种特别的紧张,也许是自己早就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他将内侍宫人都叫出去。殿中只留下了自己一人独处。偌大的殿中,龙涎香烟弥漫。他靠在御榻上,回头看着墙边的两幅字。一副是高祖杨坚曾亲笔所书的宵衣旰食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另一幅则是杨秀篡位之后入主甘露殿中所写的那副字,天上天下唯吾独尊,狂野的草书透露出的是那副字中的狂傲与自负。易风入主甘露殿之后也写了一副字,却不是自己的诗词,而是直接写了一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