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7(2/2)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你爸应该是不看重那人有钱还是没钱,有权还是没权,有名还是没名”唐微微做进一步说明道。
她还没有说完,便被贾有斌打断道:“你这就不懂了吧朋友交于微末之时,我哥看得起那人,定然就是在于这个原因。不然,还会有其它原因吗”
“小叔叔,给你一个赞。不过,话又说回来,老贾什么时候微末过”贾钱钱见这里就他们三个,再无第四人出现,于是就实话实说道:“不瞒你们说,我在班上最讨厌谢雨了。”
“既然你讨厌谢雨,那么不请她就是了。你何必和自己过不去,非得把她请来难道,你是要让她在大家面前出丑”唐微微猜测道。
“微微姐姐,你的内心好阴暗,好丑陋,好可怕。我可从来没有这么想过。”贾钱钱不热不冷道。
“我只是猜测你,又不是非得要按照我说得做。”唐微微着急解释道。
“内心不纯洁的人,想法往往都龌龊。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不真实。”贾有斌点点头道。
唐微微这次没有动嘴反击,直接上去就捏他的胳膊。她怒目而视的样子,俨然就是一副小情侣之间打情骂俏的模样。
“我们约定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你犯规了。”贾有斌脱口而出道。
唐微微松开手,张嘴就要去咬他道:“这可是你说得。我是动口,不动手了。”
贾钱钱闭合上了眼睛,右手掌贴在了自己的额头上面,摇晃着小脑袋瓜,老气横秋道:“真搞不懂是我没有长大,还是你们没有长大”
唐微微暂停了下来,右手食指是指向了贾有斌道:“看吧你为长不尊,连我钱钱都看不惯了。”
“你可别这么说,我承受不起两个人的担子。钱钱是把你和我一起都给好好地鄙视了。”贾有斌龇牙咧嘴的笑道。
唐微微冲着他就是连续性的翻白眼。她完了之后,把话题重新拉了回来,徐徐道:“钱钱,你为什么要请谢雨呢”
“因为我请的是全班所有人,就一个都不能少。我可不能做一个像谢雨那样十二分势利的人。
再说,老贾认识谢雨她爸爸。若是不请他们到家来玩儿,定然事后会被老贾没完没了的教育我做人不能够嫌贫爱富。”贾钱钱说出了自己的理由道。
贾有斌冲着她竖立起了两手的大拇指道:“钱钱,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唐微微明了之后,含笑的冲着贾钱钱是同样竖立起了自己的左右手大拇指,夸赞道:“好孩子就应该像你这样做。”
贾钱钱笑盈盈的露出洁白无瑕的两排牙齿,丝毫不谦虚道:“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好孩子。”
正文第267章聚会开始
聚会开始,身为今天第一女主角的贾钱钱,自然是被众星捧月。小胖子宋浩是主动承担起了她的保镖,哪怕围拢在她身边的人,也都是一些彼此熟知的同班同学。
“贾钱钱,你家好大啊像公园一样。”原来和贾钱钱并不是一路,甚至还有些敌对的班长,一改过去对她的态度,大发感慨道。
“你在过去不是一直都觉得钱钱家很穷吗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有钱什么才叫做真正的低调奢华有内涵。”宋浩昂首挺胸道。
杨帆站在贾钱钱的另一边,全然就和宋浩成为了哼哈二将。他右手两指把自己的框架眼镜朝上推了一下,进行补充说明道:“能够住在这里的人,有钱只是一个前提,而最主要的是要权势。”
此话一出,这一群人深以为然的“哦”出了声音。他们一个个别看年纪小小,十岁不到的样子,可绝非那种没有见过世面的普通孩子可比。
住在京城这样的国际化大城市里面,城市孩子对于五光十色,繁华热闹早就习惯。
其中来自于中上阶层家庭出身的孩子,或多或少都耳濡目染了家长们私下的谈话内容,暗中运作等等。
哪怕是大山里面出来的孩子,住在地下室当鼠族的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回老家去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油然而生出某种见过世面的优越感,看着同村的人,总觉得就一个字,土。
杀马特的心理就源自于此。他们带着与生俱来的傲娇,体内流淌着贵族的血液,藐视一切世俗,又窘困于内心的自卑和囊中的羞涩。除了物质上面的贫穷之外,精神上面也贫穷。
实际上,一看他们就知道是什么货色。当年的上山下乡,即便都是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也能够一眼辨别出各自的出身。
其实,很简单。工人阶级出身的孩子,带得东西是最大限度的生活用品,不会带任何一本书。
书除了徒增重量之外,也就没什么用一样,大概剩下的作用还能够擦屁股和生火。即便回家去一趟,也是尽量再多带能够让自己舒服一点的生活用品。
商人家庭,而不是卖葱姜蒜那种商贩,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出身的孩子,最大限度的带书。哪怕回家去一趟,也是再带书来。
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虽说都是经过上山下乡的人,但是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
最后,还不是商人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干部家庭等出身的孩子,最先通过高考来现实阶层的跃升,日后成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而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够抓住这一次改变命运的机遇,不是聪明的,就是受到启发的。
除此之外,普通人家的绝大部分孩子,依旧延续父母的老路,顶替的进入工厂当工人,然后就等着日后的某年某月某日下岗。
哪怕是去参加了高考,也会多次都考不上,就在于基础太差。看马云爸爸就知道了那个时候的高考有多难考,录取率有多低,而绝非今天的高考可比。
特别是前三次,1977年,1978年,1979年的前三次,别说你爸是李刚,你爸是金刚都没有用,差一分就是差一分,去走各种门路都没有用。
那些阅卷的老师,手里面握着决定权的人,不少人是被曾经打成过右派,什么苦没有吃过,什么罪没有受过,还会害怕什么吗当年,都勇于一个“敢”字,难不成,现在就不敢了
他们一个个地认真负责,为国家选拔人才,那都是带着使命感的。而参加高考的考生当中也不缺那种等着接受国家和人民对自己严格挑选的念头。
马云爸爸考了三次,最后才考上今天的一个二本师范院校,还是别人当年没有招满,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