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超级警监 > 分节阅读 60

分节阅读 60(2/2)

目录

“才知道啊。”

朱俊风忍不住笑道“不得不承认,你运气真不是一般好,刚开始我真替你捏把汗,不敢告诉你,怕你有什么压力。没想到公安系统一行动,你居然被炒到上,把省里搞的很被动。田书记亲自过问,得知这件事可能与看守所窝案有关,大为光火。而你得罪的那位领导也随之被调到政协,估计这只是开始,纪委应该会有进一步行动。”

真以为多大事呢,原来是这样,韩均很是不屑“我奉公守法,别他已经调到政协,就算没调他又能拿我怎么样大不了拍屁股走人,回纽约继续打我的官司。”

“这倒是,对你这种根本无心仕途的人而言真没什么。我只是想提醒提醒你,以后做事尽量谨慎一些,别什么事都瞎掺和。”

“谢谢。”

“整个江省就你这一个朋友,有什么好谢的。”

朱俊风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名片“市局也想把去年那起命案破了,宁副市长请我转告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你现在可了不得,一案成名,整个一刑侦专家,地位很然啊”

东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公安局长,韩均拿起名片看了一眼,轻描淡写地问道“他对我多管闲事没意见”

朱俊风岂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摇头笑道“都剃头挑子一头热,司法局这档子事可以是剃头挑子两头热,部里和厅里可能有什么想法,基层干警也可能有些不同意见,但县市这两级领导不会有。不管怎么样工作一样要干,忙得头晕脑胀,谁咸吃萝卜淡操心去管那些总理部长才应该操心的国家大事。

再抬头不见低头见,两个部门之间的人员又经常流动,很多工作还要相互配合,没你想得那样横眉冷对。更何况东靖市司法局是接受司法厅和东靖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的单位,他们被人看笑话,市委市政府脸上也没光。”

第八十一章走访排查

三天过去了,不是带着他那只“色狗”游山玩水,就是逛商场转摊狂购土特产,要么上查询本地有什么吃美食,中午一家晚上去另一家,大有要吃遍东靖之势。,

他们师徒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王局长似乎一点都不着急,竟然破案要讲究什么火候,火候没到再着急也没用。

徐霞早早来到酒店,见基层同事忙活了三天准备的那些摸底材料,被一箱一箱的在角落里动都没动,禁不住问道“韩调研员,姜警官,今天我们去哪儿玩”

韩大律师刚跟“有想法、有前途”的宝贝女儿在上聊了近一个时,心情格外舒畅,毫不在意她那带着阴阳怪气的口气,也不在乎她称呼“韩调研员”而不是之前的“韩教授”,伸着懒腰笑道“不能再玩了,要干正事。”

假期就剩下三天,玩得乐不思蜀的姜怡也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把“宝玉”踢到一边,“是应该干点正事,早点把正事干完才能早点回家。”

“那上午去什么地方,要不要给我们局长打个电话,请他帮着协调一下。”

韩均一边示意她坐下,一边安排道“不用了,上午哪儿都不去,就在这儿研究案情。生姜,案卷材料你看过好几遍,你帮我从头捋一捋,看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掌握哪些线索。”

师徒二人已联手破了四起命案,真正的“梦之队”。

姜怡非常有默契地捧出昨天买的白黑板,先贴上一张东靖警方从天提取的很模糊的死者照片,然后拿起水笔,在上面写写画画道“被害人虽身份不明,但在魏家巷租住了36天,与很多团结街道居民有过接触,留下了很多线索。先,他应该能大概听懂东靖方言,我们由此可以判定他在东靖生活的时间不会低于两年。”

韩均翻出一张东靖地图,若有所思地“两年时间不可能一个熟人没有,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市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也没人去靖东分局认尸,这意味着之前的调查范围太,不应该仅限于市区,而应该扩大至所有东靖方言的县市。”

西郊分局调查“钟海俊杀人抛尸案”时,不仅把认尸公告贴满了全江城的大街巷,并且在电视、电台和报纸上布悬赏,向全社会征集有价值的线索。

从案卷材料上看,东靖分局可能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调查力远没有西郊分局那么大,不仅没到处贴认尸公告,不仅没布悬赏,连调查范围都显得有些。从最开始的团结街道,到最后的靖东区,只覆盖了半个市区,下面的几个县及县级市或许只了几张协查通报。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姜怡重重点了下头,接着道“被害人租住在魏家巷期间,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跟房东谎称出去联系业务,事实上却是去一家麻将馆打麻将。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只有11月1日上午,11月22日下午和12月2日上午没去。”

这三个半天去哪儿了没法查实,韩均示意她接着往下。

“被害人没有开伙,早饭一般在巷口的摊吃,豆浆、油条、稀饭、包子,很简单,每顿消费不过十元。中午一般在麻将馆对面的几个吃店解决,有时候吃面,有时候点一个炒菜吃饭,很节俭。”

姜怡顿了顿,又补充道“刚才忘了,他在麻将馆玩得很,不管糊多大都是2o元封顶,跟他打麻将的也都是些妇女和老人。另外现场勘查人员确认,被害时他钱包里仅剩下oo多元,也就是他的经济状况并不好。”

他们要么不干正事,干起来居然有模有样,徐霞鬼使神差地“三十多岁,没正经工作,整天游手好闲打麻将,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联想到死者求饶时的口音,韩均眼前一亮“徐,给团结街道司法所打电话,请他们调查一下被害人去过的那些早点摊和吃店,请摊主和店主们回忆一下,被害人的口味偏咸、偏淡、偏甜还是偏辣,一个多月时间他几乎天天光顾,老板们应该有点印象。”

“好的。”

她走出打电话,姜怡继续道“技术人员从被害人头部提取到一个dna样本,基本可以断定是凶手留下的,非常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调查。只要能确定被害人身份,就能缩排查范围,就能通过dna比对查到凶手。”

凶手为了泄愤,用戴着拳套的拳头狠揍,擦破点皮,留点血很正常。

整整拖了三天,火候应该差不多了,就算有什么怪异的想法别人也不会觉得太牵强,韩均权衡了一番,捧起司法局送来的材料道“生姜,我们今天把这些全部看完,重点关注那些人员比较多、犯罪时间比较长、社会影响比较恶劣的团伙,然后我们拿着东靖警方的复原照给他们认,只要能碰上,那我们就可以收工了。”

破这种案子就是靠碰运气,姜怡当然不会反对,何况以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为突破口是她先提出来的。

社会影响真正恶劣的犯罪团伙,公安局早把他们连根拔起了。被矫正人员所提供的线索有一大半是捕风捉影,要甄别真伪,再确定调查范围,这个工作量不是一点两点大。徐霞感觉不能干坐着,也参与进来,以一个本地人的身份给了不少建议。

其实韩均根本不在乎真伪,只要其中有一个团伙在东靖市辖下的南山市活动,只要能离真相近一点就行。

下午五点,所有材料全部看完,并拟出了一份疑似涉毒、涉赌、涉黄团伙清单。出来这么久,韩均一刻都不想耽误,又指着清单儿戏般地笑问道“生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