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3(2/2)
张琳不关心政治不等于一点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一脸不屑地问“崔判官吃相是不是太难看了”
让她倍感意外的是,姜怡居然解释道“这么分工是夏大姐要求的,她我们应该把精力用在清查积案上,那些琐事能不管就不管。”
崔判官虽然揽了权,同时他也要做牛做马。
韩均认为这个分工很不错,自言自语地“让王思强带人先去查一下,能破就破,破不了移交给复查科。我、你、夏莫青再带人查一下,破不了移交给老齐。虽然老齐的追查科很可能同样查不出眉目,但案子至少有人问,不会出现几年过去之后无人问津的情况。”
“夏大姐就是这么考虑的,厅领导非常支持。毕竟之前作出过太多无法兑现的承诺,比如有困难找警察,有时候警察连自己的困难都解决不了,哪有本事解决所有人的困难案件不破、专案不撤也是,基层警力那么紧张,怎可能永远盯在一个案子上。”
“积案追查科就专门解决这个问题,实在破不了全移交到老齐那儿,让他们慢慢研究”
姜怡确认道“厅领导认为我们o1人员是流动的,认为轮换一批新人就会有新想法,就会有新的侦查思路。一个破不了换另一个,另一个破不了再换另外一个,虽然做不到真正的命案必破,但基本上尽到了最大努力。”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端起碗道“安排得很合理,我没意见。”
他话音刚落,姜怡手机突然响起了来,听她接电话的口气,就知道省内又生了一起命案。
张琳思不得其解,明明是积案清查,怎么会管现命案,韩均微笑着解释道“亲爱的,刚刚过去的2o13年,全省共生4oo多起命案,破获率99,有4起没破。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生的命案,都有可能移交到o1,提起了解一下案情没坏处,省得移交过来时手忙脚乱。”
“那公安厅在元旦之前,为什么不要求你们像帮江城市局一样把那4起破了,争取破获率分之”
“一起是o1升格期间生的,我不在,生姜她们全在培训,当然不会找我们。另外3起已经锁定了嫌疑人,只是嫌疑人在逃,暂时没抓到,移交给我们也没用。”。
第一百五十四章节前命案
一星期前,邓南晴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名参加“o1”组织的考试。考题太刁钻,考得不好,回去想想估计最多答对21道题。
考不上很正常,“o1”破命案并且只破命案,可以称之为“凶杀组中的凶杀组”,哪有那么容易被借调。
她没放在心上,更不会失落,就当是“江城一日游”,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继续上班。没曾想一到单位,大队教导员就政治处吕主任要找她谈话。
接下来生的一切像是在做梦,吕主任拿出一份文件热情洋溢全市六个区、三个县级市和四个县公安局就考上两个,她是其中一个,给分局争了光,狠狠表扬了一下,让她立即移交工作,回去准备一下,第二天上午点前来“o1”报到。
有家庭有孩,又马上过年,家里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在辖区派出所上班的老公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对她有机会来省厅工作很支持。认为是借调又不是正式调动,有一个这样的经历回来后前途要好很多。
并且“o1”一位科长在电话里的很清楚,借调过来后不加班不熬夜,法定假日该休息就休息。考虑到她离家比较远,周五下班后会派车送她去车站,周日下午或晚上会派车去车站接,连长途车费都报销。
严守作息时间,比三天两头加班的分局好不知道多少倍,非常人性化。其实她想来。只是放不下老公和孩子,既然家里人全支持。就收拾行李来了。
她既兴奋又紧张,毕竟学得不是刑侦专业。又没有刑侦经验,根本没法跟那些警校毕业生相比。
然而刚刚过去的三天,让她意识到“o1”不仅是一个办案单位,也是一个培训单位。
考虑到临近春节,市县两级公安局特别忙,警力特别紧张,几个科室没下去清查,而是上午研究案卷,下午组织培训。
虽然考试那天崔主任和夏副主任很严肃。表现得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来了之后才现完全不是想象中那么严格,在日常管理上反而非常松懈。
不要穿警服,不要按时打卡,墙上没那些规章制,清楚的知道这里是公安部门,不清楚的一进来真以为是家公司呢。
住多人宿舍,睡架子床,吃食堂。下班后去植物园转转,或者逛逛街,像是回到了大学时代,只是培训的一些科目太渗人。
新同志就要有新同志的觉悟。她起得特别早,家住在江城的詹老师来得也很早,离正式上班还有35分钟。整个复查科除了姜副科长之外全到了。
“不认识路真不行,考试那天是坐单位车来的。没注意。报到的时候真转晕了,跟出租车司机西郊植物园。他居然把我送到西门。两边都是公园,两个门脸儿差不多,看往左手边走的人多,我以为那就是,进去转了半天原来不是。”
闲着聊聊天,加深一下相互了解,同样来自基层的孙大勇起报到时闹出的笑话。
詹升荣在警官学院当好几年老师,家安在江城,对江城比较熟悉,微笑着解释道“你进的那是西山花园,是花园,其实是个别墅区。从引进开商到破土动工,再到挂牌预售,用了整整十四年。
几经被勒令下马,几次被提上日程,开商先后换过好几拨,到四年前金鼎集团接手才拿到了准生证。里面有一个大人工湖,把整个别墅区一分为二。南边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不像植物园这样收门票,周围的市民人自然往那儿去。”
那个公园很大,孙大勇思不得其解地问“詹老师,那么大地方搞公园,我看有上亩,开商能赚钱吗”
“这里面有原因的,开始不是不让盖别墅吗,可是已经盖了一半,手续也办了一半,下马损失太大,开商就去公关。最后跟市里成协议,我让出一半地方给市民当公园,另一半你让我盖让我卖。”
“这样能赚钱”
“赚”
詹升荣敲了敲桌子,用肯定地语气“这里风景多好,空气多新鲜,旁边是植物园,自己有公园,那四十多栋欧式别墅可以就盖在公园里,一家看不见另一家,周围全是名贵树木,比香港那种豪宅一点不差,最起码两千万一栋,住那儿的全是亿万富豪。”
西山花园离这很近,同时又很遥远。
两千万什么概念,全家人不吃不喝一辈子也赚不到,邓南晴暗叹了一口气,指了指窗外笑道“詹老师,孙大队,别墅我这辈子不敢想,就想买一套像对面这样的房子,面积不要大,一二十平米就够了。”
詹升荣指着人才公寓笑问道“你是这两栋。”
“嗯,我要求不高吧”
詹升荣哈哈大笑道“邓,你要求不是不高,是非常高这样吧,西门那边的别墅你有钱能买到,但对面这两栋高层的房子你有再多钱也买不到。”
邓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