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超级警监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2/2)

目录

曹维清扔掉烟头,一脸不解地问“韩处长。我看过你的履历,打听过你的情况,知道你的事。同样是副巡视员。对我来是个饭碗,对你而言就是个头衔。你又不在乎那些荣誉。为什么抢这个功”

“我不在乎别人在乎啊”

韩大处长指了指沃尔沃大拖车,理气壮地“不管怎么。我好歹是她们名义上的上司。她们薪水微薄,工作辛苦,常常加班,能争取我为什么不帮她们争取”

“你是个好上司,我很钦佩,但这件事不行。”

“没商量余地”

曹维清不为所动,又摇摇头“没有。”

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韩大处长真有股抬起胳膊指马路,让他步行回去的冲动,但想了想之后又一脸谄笑地问“曹处长,要不这样,部刑侦局当主角,我们01当配角,你组织指挥我们侦破。毕竟嫌犯可能早潜逃了,想抓捕他们需要部领导协调。”

曹维清显然动心了,凑过来问“韩处长,给我交个实底,你们到底有几分把握”

又想占便宜,又不想冒风险,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可是人家有权,人家占绝对优势,想让“01”露个脸,就得让人家露大脸,韩均只能作出妥协“曹处长,排查刚刚开始,我现在真没什么把握,但时间不会拖太久,最迟今晚点前,到底有没有戏我会给你一个最终答复。”

被害人张继军是省人大代表,这又是一起死亡三人的灭门血案,影响极为恶劣,早在部里挂了号。

只要有五六分把握,由督办变成侦办也不是不可以,再有这么多刑侦专家在这儿,光观摩不发挥点作用确实不过去。人家嘴上不,心里肯定会想公安部刑侦专家都破不了,我们破不了很正常。

曹维清权衡了一番,掏出手机道“我请示一下。”

“请吧,我正好要上车去个洗手间。”

五分钟后,韩均再次回到树林里,不等他开口,曹维清便似笑非笑地“点之前,你们可以做你们想做的事。办案地点可以放在26公里外的海警支队,他们会全力协助。”

“海警支队”

“刚整合的新单位,由原来的海洋局海监总队、农业部渔政局、公安部边防局、海关总署缉私局进整合的,我们公安部一位党委成员、正部级副部长兼任海警局长,有刑侦处,有执法权。”

“听过,原来真有单位。”

韩大处长微微了下头,又问道“点之后呢”

曹维清放下手机笑道“要么我了算,要么你带着你的人灰溜溜回江城。”

韩大处长信心十足,看着大拖车半开玩笑地“灰溜溜回江城,你以为我们来做什么的你是领导,你们吃肉是应该的,但无论如何要给我名义上的这些部下留口汤。另外我有个关门弟子,我们关系都这么好了,以后有机会照顾照顾。”

“放心吧,不会让你们吃亏的。至于你徒弟生姜,已经破格晋升一级警衔,已经副主任科员了,怎么照顾”

“你知道她”

曹维清算明白了,跟他这种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无需客气,没好气地“我是做什么的,我就是专门观摩你们,研究的你们的。不但知道生姜,还知道你有个绰号叫i,不过你现在又有了个新绰号,以后部里至少部刑侦局不会叫你韩均,只会叫你新绰号。”

韩大处长乐了,饶有兴趣地问“什么绰号,威不威风”

“威风,傻大胆,你自己给自己取的。”

“肯定是你传出去的,这话就跟你一个人过。”

没什么比让一个游离于公安系统边缘的“千人学者”吃瘪更有意思的事,曹维清爽朗地大笑道“确实是我传出去的,不过这个外号非常符合你们保守的办案风格,我们局领导认为很贴切,在电话里开始叫你韩均,后来就叫你傻大胆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锁定嫌疑人

这年头公安工作出丑容易,出彩太难。頂點說,

动不动上头条,一不心就被千夫所指。想干出点成绩,想露个脸,只有在破案率尤其命案破获率上做文章。

成绩干给老百姓看的,也是干给领导看的。

同样协助办案,协助部刑侦局与协助兄弟省厅有本质区别。“8o1”只要能在短时间内把案子破了,就等于真正入了部领导法眼,既坐实了之前的成绩,又能拓宽以后的路子。

得知兄弟省厅可能又要空欢喜一场,以及韩大处长与曹副巡视员达成协议的消息,彭副省长非常高兴,捧着杯子哈哈大笑道:“老陈,老董,我没猜错吧,谁笑到最后还两呢。韩这事干得漂亮,也就他敢跟部里讨价还价。这需要胆气,更需要底气,他敢开这个口,表示已经有眉目了。最迟今晚8点前,就能锁定嫌犯,就能在公安部授权下实施抓捕。”

常务副厅长陈宽同样兼任副组长,排名甚至在董副厅长和韩副巡视员之前,只是挂了个名,没像董副厅长和韩副巡视员一样操心罢了。

“8o1”的全称是江省公安厅积案清查领导组办公室,“8o1”的成绩就是他们这些领导的成绩,就是省厅的成绩。

陈副厅长一样高兴,从董副厅长手中接过香烟笑道:“有授权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侦查,理直气壮地抓捕。冤有头债有主,事后他们怨不到我们头上,我们也用不着打电话给他们打招呼。”

“是啊。两全其美,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不用担心以后碰上不好意思。起来那个曹维清挺神的,竟然猜到我们有后手。竟然不动声色地找到韩。这件事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有这样的机会要做得更隐秘一些,让他们猜到却找不到。”

想想这件事是挺搞笑的,董副厅长接过话茬,摇头道:“厅长,我感觉以后部里不会轻易给我们机会。”

“为什么”

“我打听过,部里研究完积案清查机制的材料之后,得出了一个可以借鉴不适合推广的结论。一是各省份经济条件不一样,不达省份搞不起我们这样的大规模清查;二是韩均只有一个。没有像他这样既会破案又会培训的高层次人才,带不出8o1这样的队伍。”

陈副厅长反应过来,不禁感叹道:“分析得很有道理,钱书记不是过吗,会打洋官司的律师好找,会破案能破案的神探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