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222

分节阅读 222(2/2)

目录

“你家将军带了多少兵怎么打地,都一一详细道来。”

小校立即挺起了胸脯,将事情原委添油加醋的开始叙说,从赵石如何趁完颜晓围猎之机将完颜晓生擒活捉开始,之后又如何诱使敌军大将齐集,聚而歼之,再然后率军疾驰十数里,雨夜突袭敌军大营等等都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

这小校声音有些嘶哑,显见是疲累所致,但说起事情来却是头头是道,起伏跌宕处掌握的恰到好处,一切都仿若亲见一般,说的众人都跟着变换来变换去,看上去煞是精彩。

有几个还待不信,但这小校说的极为仔细,整个过程都说的合情合理,让人驳无可驳,在他说到赵石带人伏击完颜晓的时候,一些人心里已经开始衡量着这事若是放在自己身上,是否有胆量带人在两万五千大军的眼皮子底下干出这等大事了。

之后听到赵石随后便率兵疾驰十数里,几乎没给金兵一点喘息地时间就动了攻击的时候,众将脸上才真的变了颜色,行军打仗说来也是简单,胆子够大,能敏锐的把握战机便可为将,但在座之人自忖若是换自己到赵石的位置上,手底下只有一千余新兵,就算明知敌军群龙无,能这么果断的杀上去吗

若是逼地急了,他们这些人自都有拼命地决心和勇气,但在胜券在握之时,多数是要看着敌军自己分崩离析吧所以这般的胆量和决断才是他们看重地地方。

待得小校话音落下,大帐之中却是已经静的连跟针掉下都能听见了,过了半晌,李玄道才笑着挥了挥手道:“你辛苦了,下去先自歇息

等小校走出大帐,李玄道的心里这滋味儿也是复杂异常,有听闻捷报的喜悦,但其中夹杂的却也有几许妒意和感慨,英雄年少,而自己却是老了吗心里竟然容不下一个年少有为的豪杰之士

“传令给鹰扬将军赵石,让他率军回返中军修整,论功行赏当在战后,传令张培贤,调两千兵押送俘虏返回潼关,你等可看到了赵石率兵已是屡立战功,你等在我麾下多年,还比不得一个初上战阵的少年”

一句话激的在座众将各个脸色通红,之前本是被赵石之功压的有些颓唐之意,这时却是被驱散了个干净,好像眼睛都能冒出火来的样子。

李玄道满意一笑,“仗还有的打,本帅相信,也让金兵瞧瞧,大秦军中并不只有一个鹰扬将军赵石

见李玄道恢复了常态,这番话也说的恰到好处,李廷之心里也是舒了一口气,他就怕这位魏王殿下将赵石看的太重,若是让赵石死在阵前,别的不说,军心便是堪忧,有功不赏,还加以陷害,这是行军打仗的大忌,再加上赵石立了两个这么大的功劳,名将之资已显,假以时日,不难成为大秦的李靖,薛万彻,如此人才若是夭折于此时,实在有些可惜

第一卷乱世可有桃花园第三百一十章心结

“大帅,如此将才而不用,实在有些可惜啊”虽然明白些李玄道复杂的心思,但众将退去之后,李廷之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

李玄道粗重的眉毛扬了扬,脸上到也看不出有什么其他的异色,却是摇头笑道:“潼关之下,我只以为这人是个猛将,临敌者前,徐退者后,身先士卒,不避刀斧,是为猛将,此人胆气恢弘,不畏生死,勇力更是我平生仅见

不想出征才刚多少时日,这人就屡立战功,手段上虽有些狠毒,但慈不掌兵,手段狠辣些到也无妨更兼用兵不拘成法,天马行空,只要被他找到弱点,往往便是一击而中,猛烈凶狠,和他的身手到是同出一格,所以才能屡屡以弱胜强说到这里,李玄道眼角眉梢绽开一丝笑意,让他满布疤痕的脸上平添了几许光彩,“当年我这个年纪,还在走马飞鹰,学那武陵少年行径,虽说心中有大志向,但也知年纪太小,心机城府,胆魄气度都还不如人意,要想做事还得等上几年,但赵石十一岁从军,几年间便已经做到了鹰扬将军,用年余时间。便练出一支可用之军,而且用的还是羽林卫的兵,治军打仗仿若宿将,论起这个来,我不如他。”

说到这里。终究是解开了这些时日的心结,笑的分外欢畅,“说起来惹人笑话。本帅身为魏王。统领十万军旅,此时却要和个小小的将军争个长短,甚至起了妒忌之心。宁不惹人笑尔”

“大帅所言甚是,赵石虽是勇猛,却为大帅统属,身份上和大帅更是天差地远,之前廷之便想,大帅如此作为怕是有些无谓,知人善任,不与属下争功者恒长。大帅能如此想,才不愧是大帅

“好了,也不用你吹捧,前些日子我有些犯小家子气,好像这些年的兵都白带了沃晨,你很好,嗯。很好。这个时候也只有人劝我两句,果然很好。李廷之微微低头。“大帅,廷之胸中所学甚是有限,能有只言片语对您有用就已心满意足,不值得大帅如此夸奖的,到是廷之觉得,这些年大帅为国戍边,有好处也有坏处

李玄道楞了楞,到没想到他接下来是这么一句,随即问道:“此话怎讲”

李廷之沉吟了一下,这才回道:“大帅出身军旅,为将近二十年,手握兵权,麾下精兵强将尽自有之,但大帅这些年被废太子一直压着,事事皆有掣肘,太子在时,不光大帅,便是潼关上下也视太子如仇寇,如今太子一去,却又

沃晨现在静下心来就想,先帝应该明白,无论是金国还是西夏,要一个个打下来,打地他们服了软,要靠什么大唐开国两个君主,都可以说是马上皇帝,性格坚毅,轻易不肯服输,这才是大秦今后需要的君主,而不是连京城都没出过几次的景王。

他想这个问题估计已经很久,说起来极为顺畅,这里又只有他与李玄道两个,话里更无顾忌,李玄道神情变得有些怪异,但也并未加以阻止。

只听李廷之继续说道:“沃晨思来想去,最后却是有些恍然,大帅常年身处军中,心腹之人都是热血男儿,打起仗来自然不会惧怕什么,但要说出谋划策,就有些难为他们了,如房玄龄,杜如晦之流的国士那就更不用提了,如李靖,李世绩,薛万彻,李孝基般的帅才也是一个全无,如此想来,这潼关之地虽是给了大帅施展手脚地机会,但也未尝不是给大帅带上了枷锁,如今大帅东征,沃晨以为,大金已是日薄西山,治下汉人更是穷苦无依,地位低下,但我们汉人中的人才到了哪里也不会缺了,大帅或可

说到这里,他住口不言,只是眼光灼灼的定在李玄道身上,眼中满是期盼之意。

李玄道回望过去,眼中光芒闪烁,令人不敢逼视,李廷之为其威严所摄,想要移开自己地目光,不过最终咬着牙却没有转开头去,两人就这般对视良久。

“以后这等话要少说。”先是淡淡一句话出口,李廷之背后已被冷汗浸湿,当初在潼关时他就建言联结金国完颜烈,再行夺位之举,被李玄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