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8(2/2)
这一天的早朝也注定不会如往常般平静。升殿之后。皇帝陛下第一个找的便是赵石。这到也不奇怪。看见赵石上殿。很多人便已经知道今日皇上第一个找的肯定是他了。不过让群臣惊愕的却是。皇上不是要赏赐这位立下大功的心腹宠臣。而是要打这位鹰扬将军的板子。也就是十廷杖。
看见赵石毫不犹豫的低头认罪。之后被押出金殿。所有人都好像在看一出戏一般。很多人心中腹诽。这也太那个什么了
昨日兵部的事情这里没一个人不知道的。今日一上殿。看见赵石也来了。很多人以为今日金殿之上必定有一场好戏呢。没成想。这位鹰扬将军连话都没说。就败下了阵来。不过。好像也不对。这罪名可是擅离职守。和昨天的事情可不搭界。有些心思活泛的。已经把目光瞅向了兵部尚书李承乾。看见对方嘴角抽动。脸黑的和他身后的那位何奎何大人有一比。众人这才觉得摸到了关节所在。看上去挨板子吃亏的是那位少年新贵。其实落了脸面的却是兵部。不然这板子也不会先打。之后罪名罗列在一起。一起罚了岂不是好
如此可见陛下的心思了。这位少年新贵真不愧是当朝第一宠臣。如此大事。也只挨上十板子就过去了。陛下对他的宠幸可见一般了。
李承乾可是满心的窝火儿。今日朝会。他可是准备了许多的说辞。还特意将何奎带了上来。打算来个当庭对峙。再加上之前那个毛头小子还有擅离职守的罪责未清。就算陛下回护于他。最终也要让他吃下肆意妄为的恶果的。
但没想到方一升殿。根本没容他开口。这事儿好像就已经出了他的掌握。偷偷瞄了高坐于上的景帝一眼。也不敢多看。立即便移开目光。心里却在想陛下是个什么意思难道这样的大事便如此轻描淡写的过去了随即便暗自咬了咬牙。这事儿怎能容那狂妄到了极点的毛头小子如此轻松的过关
但他却不知。景帝李玄谨此时看似平静。心里却也是恼怒异常。昨日之事当时便传进了宫里。当时他便将端在手里的茶碗给摔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大秦数十年以来。最关键的一战就在眼前。却还有人在底下闹腾。当真是该死。
但随后便平静了下来。这两个人现下都是他极信重之人。大战在即。处置是不可能了。现在朝局还不十分稳固。正是用人之际
本打算私下召见两人。将庭辩省了。但当时杨感正在他的身边。却是说道:“此事既已闹的满朝皆知。如此处置恐怕不妥。
这话说的虽然不甚明了。但李玄谨却已明白其中关节。之前冒官一案处置的雷厉风行。如今这两个人闹了这么一下。若是轻描淡写的放过了。满殿朝臣嘴里便是不说。恐怕于他的皇帝威严也是有损。所以昨日晚间李承乾和赵石相继请见都被挡了回去。
如此这般。今日早朝一上来。也没容两个人开口说话。便先打赵石的板子。这个意思已然十分明了。是想让两人自动请罪。他也好有话所的。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四百零五章奖惩十
赵石一把将上来搀扶的两个殿前班直兵士推开,顺手快整理自己的官服,两个手持儿臂粗细的廷杖的军士都下意识瞅了瞅自己手里的家伙,看赵石麻利的样子,两人都有些怀疑自己手里的家伙是不是被人作了手脚,要不就是同伴儿逍遥日子过久了,手上的功夫也生疏了。
今天行刑的这人身份特异,他们最不愿意碰到的就是这种人,打轻了不行,打重了更不得了,所以惯例便是八轻两重,前八下都是下下抽的劈啪作响,却只是表面功夫,最后两下才是真格的,力气卯足,声音沉闷,却是棍棍见血。
这只是最简单的,其实在这上面的学问可大了,任一个刑部老吏都知道,打屁股上刑也要分上中下三个套路,最轻自然是中路,肉最厚实,便是使出阴劲儿,每下下去都舔起一层皮肉,最后下来,受的伤也只能算是外伤。
狠一些的就是往下了,大腿后部,肉最鲜嫩,轻轻挨上几下,便是痛不欲生,若是下狠手,几板子下去虽不致命,但却能将一双腿废掉。
再狠些的便是上面了,是人都知道尾巴根这地方都是骨头,踢一脚上去,歪了还不算什么,若是正中尾巴骨,浑身都要麻上半天,板子落在这个地方,若是成心的,一棍子下去,就能把整个人废了,轻者能留下一条命,不过后半辈子就得与床榻为伴了。重者立即身死也不是不可能。
看了那两个有些吃惊地行刑军士一眼,屁股挨了那两下重的,生生将皮肉掀开,一点不痛那是假的,赵石也想上去将这两个看上去有些不甘的家伙的脖子拧断,但就像是当年遇到给他上抗刑讯课程的教官一样,他虽恨不能将对方扒皮拆骨。但那毕竟是妄想罢了,直到一年之后,他才在一次与多个教官的格斗训练中,将那个像一条毒蛇般地家伙一脚踹断了四根儿肋骨,这才觉得那个家伙心虽然黑的一塌糊涂,但毕竟还是血肉之躯,总算是结束了那个家伙带给他的心理阴影。
屁股上每一走动,便疼的厉害,但在很长一段日子里。伤痛是让他唯一能感到自己还活着的有力证明,这点皮外伤自然不算什么,但他来到殿门之处,还是做出了一副一瘸一拐的样子来,这是他府里那两个吐出气儿来都好像带着阴谋味道的先生的交代,解释的也很清楚,这是顾及皇上地脸面应该有的戏码,再一个也是做给朝堂上的那些大人们看的。
在这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上,估计十个赵石加起来也不如这两个人的,也没必要和他们争论什么。知道如此行事能少吃些亏就是了。
果然重回金殿之上,坐在那里,远的好像都看不清面容的景帝李玄谨语声温和了不少。“赵石。你须谨记今日之事,为大将者。虽说为国效忠,不顾自身生死荣辱乃是本分。不过将乃众军安危之所系,自蹈危地。陷众军于不顾,岂是为将者之所为朕的话你可记住了”
“是,臣谨记于心,不敢或忘。”
“好,朕许你回府养伤,你年纪还轻,这些日子要多读些理,不然朕以后怎能将重任交付于你,好了,你可下殿去了。”
朝堂大臣们一听这番对答。纷纷面面相觑。心里都是暗道。皇上这是在训斥怎么听味道都有些不对。就好像自家地孩子犯了错。明面上是训导。其实是怕孩子以后犯大错而已。是人就能听得明白。这里面回护地意思也太浓了些。这位本朝第一宠臣果然在陛下心里地份量不一般啊。
本来几个御史台地御史觉着擅离职守之罪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