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335

分节阅读 335(2/2)

目录

“到了草原,又遇到马匪,幸亏当时草原上下了一场大雪,才甩掉了那些马匪,不过生在大秦境内的人肯定做梦也想不到还有那般可怕的天气,风雪大作之下,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还是白天呢,几步之内就已经看不清人影,到了晚上,哈气成冰,后来听那些牧民说,遇到这样的天气,十个人里要有九个人会被冻死在外面,剩下的一个也得落下病根儿,有的人围着自己的帐篷转了半宿,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帐篷,最后便冻死在帐篷边儿上

我呢,侥幸找到了一个背风的山丘,才没给冻死,这还不算完,风雪停了之后,又给一股马匪遭遇,这一次被围在山丘之上,想跑都难的,最终却是落下了一身的伤,好歹草原上的鞑靼人来的及时

都说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乃大将之幸事,但生死之间,又有谁真个自己愿意往死路上走

回到京师不多呆几天,还去打生打死”

这些话却是半真半假,东征归来之后的感受也到有些,不过他本就喜欢这种在生死之间徘徊的感觉,这么说无非是闲着没事儿打人的说法了。

不过这话里的真假哪里是杨倩儿能分辨的清楚的只是从中觉出这一趟行程的惊险和艰辛,军士的伤亡在大胜金兵的胜利之下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但听赵石说来,却又是一番感受了,再加上想到若是换了自己几次死里逃生

杨倩儿想到这里不由也打了个冷颤,嗯,一次还行,若是两次三次的跟阎王爷打交道,常人哪里受得了这个

这边杨倩儿终于闭上了嘴巴,默默的寻思着自己的小心思,那边文小方也是微露黯然之色,却是招手叫过两个丫鬟,取过琴匣,声音柔柔道:“大人可愿听小方弹上一曲”

赵石微微颔,这个女孩儿却是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宁宁静静,性格温和,然行事却是特立独行,不与世人同,应该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和她身边的杨倩儿皆然相反,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素手轻抬,琴音舒缓,却如清泉细水,荡心涤虑,让人不自觉间便有宁静之感。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高天空阔,云淡楚江清。

独钓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

风波静,日高未起,枕上醉微醒

朱唇微启,一清新小词,伴着琴声悠然而出,此时虽说日正中天,金乌高悬,但一副繁花江水之间,悠然荡舟垂钓,身旁一壶浊酒,清风皓月为伴的醉人画面好像活生生展现在听者脑海之中。

琴声渐歇,杨倩儿早已听的痴了,之前的种种心思都消失了个干净,俏脸之上也浮现出悠然神往之色。

便是赵石,脸上刚硬的线条也柔和了不少,不过他终非常人,并不沉醉于其间,而是心中本能的暗自警觉,琴声方罢,他便已站起身来,沉声道:“茶也喝了,曲也听了,这便告辞”

说罢,转身便要离去

早晨又写了些,算是补出一章吧,今天晚上的火车,也不知道今天的一章能不能写出来,阿草不是度型选手,这个很无奈,码字不快,度更上不去,只有请大家原谅则个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四百五十一章因由

赵兄且慢。”

“大人”

赵石这里说走就走,起身便要离去,对面的两女却是都站了起来,文小方因为站起太快,手还在琴弦之上割了一下,立时便低低痛呼了一声。

赵石站住身子,杨倩儿和文小方却都微有些诧异的互相看了对方一眼,接着两个人脸上却都是一红,别了目光过去。

杨倩儿伸出青葱般的手指,抚弄了一下衣袖,低低一笑,将尴尬掩饰了过去,这才说道:“难得遇到赵兄,怎的赵兄却说走就走啊”

这话一出口,她自己便已觉着有些暧昧,话头一下顿住,双颊浮起一层晕红,眉目婉然,她本就生的极美,此时微露娇羞,配着一身儒士袍服,整个人看上去让人立时便有不可方物之感的。

“知道赵兄军务在身”不过毕竟是宰相家的小姐,尴尬之色微露便收,更是正色作礼说道,“听闻过些时候便是赵兄大婚之期,家兄对赵兄可是仰慕久矣的,想要登门一贺,只是他与赵兄未曾谋过一面,怕到时贸然登门,让人觉着孟浪,如今正烦恼着呢。

倩儿与赵兄也算有旧还望赵兄大婚之时不忘一纸相邀,家兄与倩儿定会备下厚礼,登门道贺的。”

说完这些,杨倩儿心中也是舒了一口气出来,这样有攀附之嫌的言语她生平却是头一次说出口,心里自然好像堵了一团棉花般难受,若是再早上几年,别说眼前这人只是个羽林将军,便是面对王侯公卿,她也断不会此行事的,毕竟她的爷爷乃是四朝老臣,连辰王见了都要恭恭敬敬地以兄呼之的。

不过话说回来。今时却已大不同于往日。随着杨感精力日衰。新皇又于此时登基。这位四朝老臣退位让贤看似已成定局了地。

这还只是明面上地东西。毕竟杨家根深叶茂。若是按照常理来说。就算去了杨感这棵参天大树。这样地大家豪门也不会轻易出什么事故。不过有些事情对于像杨家这样地豪门来说才算得上是更加地致命。

杨家自令公杨业开始。方自步入大秦豪门之列。之后也算得上是人才辈出。到了杨感这一代。终是走到了顶峰。只杨感一人。便盖压群芳垂数十年。可以说是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内外。国朝以来。未有出其右者。

但古话说地好。盛极而衰。无以为继。杨家本为将门。却出了杨感这样一个惊采绝艳地人物儿。偏偏还是个弃武从文地。更是一路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