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510

分节阅读 510(1/2)

目录

,还能chéng人上之人,朝廷对读书之人优容至此,到了武学这里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听到这里的时候,景帝已经瞪起了眼睛,话音还没落,就一拍桌子,沉声道:“朝廷取士,乃国之大政,岂是你可以轻易论之的”

许是觉得话说的太重了些,接下来却是温和了些,但脸sè却再不复方才柔和,心中也有了些懊恼,暗忖,这个心腹也太过大胆了些,没想到竟是直接奔着朝廷取士大礼去了,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上面,连他这个帝王都要慎重其事,何况他一个武臣,若不敲打一下,以后还能得了

心里这般想着,嘴上已经接着道:“这等话在朕面前休要再提,出宫之后,也把这些忘了,今日也就是你我君臣二人,若在金殿之上,让群臣听得,朕也保不得你,知不知道”

这就纯是一片爱护之心,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但赵石却抬起头,在景帝看来,这少年脸上已满是y沉倔强之sè,自己方才一番温勉训诫一点用也起。

“微臣不敢,也没想指摘朝廷论才大典,只是觉得不公。”赵石声音浑厚,而又坚定,相比之后要说的话,这个气势却是必定要拿出来的。

“朝廷取士,自隋唐而始,便是如此,非臣一个武臣敢于置喙,但臣却要说,文德武略,缺一不可,文武并举,方可使国运昌隆,这个赵石懂得,朝中诸公懂得,陛下也懂得,但自隋唐以降,文人可靠文笔求富贵,武人也能凭刀枪赚功劳,但相比之下,不公之处却显而易见。”

“文人按部就班,便能衣食无忧,而我武人浴血沙场,却有几个人能荣归乡里,让乡邻左右以我等为荣”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是汉乐府里面的一首词,大意是一个自小从军的老兵归来乡里,家中却早已变成了坟地,而煮好了食物,却没人来陪,不由潸然泪下的凄凉景象。

这个却是李博文在乐府诗集中摘录出来,他也颇有所感,遂死记硬背了下来,没想到今日却是派上了用场。

景帝默默无语,不过看上去之前的好兴致却是都没了的

赵石却已接着道:“臣不懂那许多,但身为武人,却要说两句公道话,长此以往,百姓皆以读书科考为荣,若非bi不得已,谁还愿意用性命去换取军功打仗是要死人的,既然读书便能为官,又何必去打生打死”

看着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年,景帝却是给气笑了,指着赵石道:“照你这般说来,朕要分封几个异姓王出来,或是将同门下平章事也给武人来做,才不算厚此薄彼了”

赵石摇头,知道自己说的有些凌àn了,好像没说到点子上,整理了一下思路,才接着道:“臣先前跟陛下也说过,军中重将一旦起了si心,便是遗祸无穷,但臣今日要说的是,文武相轻的根源之处不是说文武之间孰重孰轻”

“哦今日朕就听听你到底要说些什么,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你要谨记”

“多谢陛下。”

“文人读书识字,武将行军打仗,多数却是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的,文人自然觉着武将不学无术,言行粗鲁,所以便觉得高武将一头,而反观武臣,则多数觉着文人huhu肠子太多,只是嘴上说的漂亮,上了战阵,这样的十个也未必能抵得上自己一根指头,瞧着文臣也不顺眼。”

“臣读了些史书,书中多数都说,打天下用的是武臣,而治天下,用的却是文臣,臣却不敢苟同,文臣治政,武臣治军,无论何时,都缺一不可,而臣只是觉得,文人自小读书,乡里有乡学si塾,到了县里,也有县学,府中更有府学,到了京师,还有国子监在等着,一步步的,有迹可循,时日长了,朝中文臣大举,文武相轻之下,哪里还有武臣说话的机会”

“但论起忠心来,武臣却也未必比文臣差了,只是未曾这么县学府学的琢磨过,不会说什么子曰诗云的大道理罢了,而又没人教他们,怎么才算忠心,什么才算忠心,又如何做才算忠心耿耿”

“臣懂的道理也就这么多,不如旁人说的清楚,但臣总以为,武学不该轻废,若能如那些文人般,多做教导,再去领兵,史上文武双全,而又忠心王事的大将名将一定不会就那么几个。”

“文臣们都想青史留名,难道武将们就都愿意遗臭万年”

又是一篇好大的文章,一如当年初见之时,震撼不小,却又不知其中利弊到底如何,广开武学景帝有些心动,却又难免有些恐惧提防,唐末藩镇之àn不远,若是武人在朝堂上能与文臣相抗,到时情形又是如何想想历代帝位之争,景帝有些不寒而栗。

景帝的目光变得分外的幽深难测,注目在赵石身上就再也没有移开,赵石敛起眸子,也再不开声,能说的,该说的,不该说的好像都已经说了,决定权不在他的手里,也没什么好再争取的了,若再ji烈些,赵石不知道会不会碰触到眼前皇帝陛下那敏感的神经,其实已经碰到了,但却远未到翻脸的地步罢了,但若再要多说,后果着实难料。

一时间,亭中沉默了下来,空气都好像已经凝滞,就像画面突然定格在了这一刻一般。

良久

“你是说,你想来当这个武学山长”景帝的声音飘飘渺渺,如在云端,听不出半点的喜怒。

赵石知道,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刻,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假思索的回道:“今臣所言,皆因眼见朝廷开武学之门不过数载,便已没落至此,所以有感而发罢了

而臣年纪轻轻,德望不足,断不敢误人子弟臣只请陛下,为军兵将校,广开门路,使我武人之功,也能为后人铭记

陛下请想,若军中伍长,队正,旅帅之辈,皆出武学,不但粗通文墨,且精通战阵,练兵习武,皆从一定之规,行军征战,皆有可依之法,若再有一二惊才绝yàn之辈补充改进,臣敢断言,不出十载,我大秦军旅之精,当可为天下之冠,到时,不论诸侯北虏,皆如土ji瓦犬,定鼎中原又算得了什么到得那时,分兵四出,目之所及之处,将皆为我大秦疆土”

一个大大的馅饼被赵石轻易的勾画了出来,连他自己都被自己说的有些热血沸腾,就更别说雄心勃勃的景帝李玄谨了。

景帝眼睛越来越亮,想要站起身来走两步,却又按捺住冲动,唐太宗李世民开科举取士,见文人士子蜂拥而至,曾志得意满的道了一句,天下名士,皆入吾瓮中矣,由此,开大唐极盛之世数百年。

若是武学这可是能让人名垂千古的大事,若真能自景兴一朝而始

景帝心中怦怦直跳,终于被赵石这些话彻底的打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