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600

分节阅读 600(2/2)

目录

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连个准备都没有,突然便要这般那般,也太轻率了些,显然,赵石的一番解释并不能尽释其疑的。

不过他这里方要开口,却为南十八目光所止,知道今日听的太多,心神好像有些乱了,这些事,皆为军国重务,定然是要商量个仔细的,但当着这许多人的面,想弄出个子午卯酉来,那怎么可能要不怎么说呢,成大事者,不谋于众,明着看是怕众人泄密,其实想想就知道,许多人凑到一起,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的,自己人先就闹起来了,还干什么大事于是,一肚子的话,最终却是暂时憋在了心里

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之后说话的就是领兵的将军们了,其实一听大帅说明日大军开拔,多数人心里就已经有了谱,之前散出去的都是骑卒,别看弄的河中沸沸扬扬,大军主力其实还在解州,没有一点动弹的意思。

本来多数人都觉着,这次河中之行恐怕就到这里为止了,毕竟这只是一路偏师,护住大军侧后为要,瞧这个情势,估摸着大帅也不会跟金人硬碰,也许等金人大兵来到的时候,河洛之战已然结束了的,到时候定然是退后潼关,或是到河洛与大军主力汇合,和金人大战的可能性已然微乎其微。

不过今晚大帅一番布置,又言明日起兵,那谁还不清楚,大帅是想干什么八成是欲尽据河中而有之了。

大军东向,为取河洛,此乃朝廷方略,而今这么一来,却成了齐头并进,两面树敌,兵家之大忌,众将心中振奋之余,却也难免有些忐忑,这不光是违了朝廷初衷的问题,而且一旦金人举兵而来,许就是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战。

这无疑是在行险,成则流芳百世,败了,则丧师辱国,死无葬身之地,大帅果然还是大帅,这些年过去,却从未变过,还是那般气魄恢弘,让人敬佩莫名在场众将,皆跟随赵石多年,听了这许多言语,心中渐渐皆已热血沸腾,振奋难言,恨不能立马控马提刀,将女真胡虏杀个干净,至于心底那点隐忧,去他娘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有大帅在,还怕他个鸟

这几天在看雅骚,很有味道,和阿草写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这样的穿越文现在真的很少见到了,一口气读完,很有些被打击到的感觉,呵呵

顺便,感谢一下深月白光等同学的打赏和鼓励。。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三十二章决断三

及至深夜,将军们纷纷散去南十八,孙文通两人却留了下来,

两人心中有事,虽说已是深夜,两人却无一丝倦意,满脑子都是事情,满肚子都是话语。

赵石就更不用说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压在肩头,千头万绪,一下子好像多出了无数事情,哪里还顾得上休息,耐下心思与这两位细细商谈。

直到天sè微明,南十八两人才满脸凝重的出了房门。

秋风萧瑟,寒意渐深,出了房门的两人被风一吹,都下意识的紧了紧衣袍,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是微微苦笑,此番之后,也不知是怎样一番局面

两人皆是城府深沉之辈,一笑之间,便也默不作声,相伴出了府邸

直到两人并行,离得那知州府远了,孙文通终是忍不住,闷声道:“南兄大才,我等不及,然,大帅yu行那大险之事,为何南兄只听之任之,却不加一言,还请南兄为文通解huo

这话略显生硬,其中的埋怨和责备之意也是昭然若揭。

南十八并没看孙文通,眼睛直视前方,半晌过后,才笑道:“孙兄如此埋怨于我,可是有些冤枉人了,孙兄才干不下于我,于军务之上犹有过之若早随大帅几年,也许南某等人便要视孙

兄马首是瞻了的”

捧了一句接着话锋一转道:“孙兄也算是头一次随大帅出征吧

可瞧出大帅与之前有何异处”

孙文通抿着嘴,不为所动,只拿眼直愣愣的瞧着南十八,他性子偏手耿介,多数时候认准了便不会轻易更改,于品性上来说,这样的人有些固执己见,南十八的话云山雾罩的,自然无法解其疑虑。

南十八是什么人自然不会不明白他的性子,所以顿了片刻,接着便又自顾自的道:“不管旁人如何,十八为人参赞,知前后,晓事理,识进退的道理却时刻谨记于心不敢稍忘。

“大帅虽方年少但从军十余载,可谓身经百战,功勋赫赫,时至今日,已有一代名将之姿,声威日彰,实非幸至。

“这些年,大帅于长安开办国武监少了战阵杀伐,多了些呵呵,多了些文气,但十八却从不曾忘了,大帅领兵于蜀中杀伐决断,才使大军上下服膺,军兵上下,悍不畏死,一心向前。

“孙兄耿直敢言,十八是打心底里佩服的但为人幕者,首重识人明理,而今大军在外军中上下,皆为大帅旧部亲信建功立业之心急切,骄兵悍将,如轻绳系于猛虎,薄水困于蛟龙。

“张培贤领兵战于河洛,虽有小挫,之后定是捷报频而大帅领兵于河中,眼见沃土千里,却为大军侧后,不敢稍动,孙兄以为日久之下,即便众将不敢稍违大帅军令,但军中可有怨言可会有损于大帅声名”

“再者说了,折汇为大军留后,又与大帅有隙,心思难测,而今大军孤悬在外,河上渡船皆在折汇操持之下,一旦事急,谁又能保折汇。

“大帅向来果敢,怎会让大军生死操于人手孙兄只晓得此番凶险难测,可又曾想过,何尝不是以进为退之策”

孙文通听的认真,南十八虽然说了许多,但其中含着的意思却很简单,赵大将军行事,有些时候劝得,有些时候却劝不得,什么叫大军征战在外,什么又叫杀伐决断换句话说,一个不好,便会扰乱军心,当心军法处置的,孙文通也是久于军旅之人,这个道理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