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753

分节阅读 753(2/2)

目录

所以经那汉军百户一劝,虽是心如刀绞一般,也只想着等妻子回来,便带着妻子回乡,再不入这虎狼一般的官场一步了。

等他四处去一打问,什么办法来,妻子冰冷的尸体已经送了回来。。。。。。

没有什么之后,那女真百户让人将尸首送回,就没了下文,也许在人家看来,这实在是一桩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旁人家若是出了这等事,将尸首一扔也就完了,他这里还算是地道的,将尸体给送了回去,也好让你知晓,人死了,不用再找了。

就这么了完了,连找后账的兴趣都没有,更别提什么斩草除根了,在他们眼中,汉人都是猪狗一般的存在,没必要关注太多。

但对于李之问来说,真真的好像晴天霹雳一般,对着妻子的尸体呆了一宿,第二ri,将妻子的尸体埋在了大同城外,好像没事人一般的回了城,自此可谓是心xg大变,谁也再也瞧不出此人到底在想什么了。

之后李之问在大同结交同僚,与女真权贵也渐渐打的火热,无所不用其极,因你本身又有才干,很快升迁为汉军千户,也终于找了个机会,在虎卫军一个统领那里歪了歪嘴巴。

不几ri,那个虎卫军百户就被就地免职,关进了大牢,又过两ri,这个虎卫军百户便死在了牢狱之中,抄家的活计轮不到他,他却能出主意,随即,这个虎卫军百户的家人子女,全被发卖了出去,女子充为营ji,其他的,都被李之问买了下来,成了他家中的奴仆。

这等的手段,让知道的人都是心寒无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如此隐忍多年,伺机而动,一击便让人家破人亡的心xg,还是让知道内情的人胆寒无比。

李之问此时了无牵挂,也没在娶妻,只一门心思的往上攀爬,但这事做的太绝,不但不得一些女真权贵喜欢,而且也让一些汉军同僚忌惮万分。

于是,在他升任汉军万户的当口,却被派回了太原,和他父亲一样,成了个押粮官,不过身上的职位却不是他父亲能够比得了的,在他手下,守着两座大仓。

从大同回到太原,其实也是称了他的心意,回到太原不久,当年弄的他父母双亡的汉军百户就也落得了个抄家灭族的下场,罪名也是贪贿,这仇报的,真正是痛快淋漓。

但他这好ri子也到头了,秦军北来,太原城一场大火,他守着的大仓也被烧了一座,由此获罪,被关入了太原府大牢,若非他组织手下兵丁救火,还算得力,完颜和尚又是赏罚分明的xg子,不然的话,当此军情紧急之时,定然是就此处斩,哪里会容他留下命来。

之后在太原府大牢中一呆,就被人给忘了

金人太原府一场大败,完颜和尚病重,太原府上下哀鸿一片,都想着怎么脱罪或是秦人再来该是如何呢,谁又顾得上他这个犯官。

他这在牢里一直呆到第二次太原府之战,秦军入城,太原府大牢里也是一片混乱,他趁机逃了出来,不敢在太原城多留,径自跑回了乡间。

他那岳父家在女儿死后,跟他就断了来往,此时回转,却发现岳父家还没怎经了兵乱,于是登门造访,岳父再怎么不待见他,到底是自家女婿,勉强见了他一面。

李之问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为岳父出了个主意,赶紧散尽家财,到乡间躲避,秦人在南边的所作所为,已经注定了这些乡里的士绅豪族没什么好下场,尤其是岳父家还有他这么个汉军万户的什么都晚了。

他这个岳父是个老实人,知道自家女婿虽是个灾星,但这见识可不是他能比得了的,忍着肉疼,弃家舍业,出走乡间去了。

果然也如李之问所料,等到秦人定了太原,接着便大肆往乡间而来,士绅豪族,多数都没落什么好下场。

不过以为躲过一劫的李之问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指名道姓的要他这个人,当他被如狼似虎的一群兵士带走的时候,以为xg命就此休矣了呢,不想,柳暗花明,这次老天爷还算眷顾于他。

抓了他来的人,并非是因为他是个汉军万户,而是因为听了他的名声,觉着才干不错,又无多少恶迹,虽然心xg狠辣了些,却也有情可原,把他弄来,是要他弃暗投明的。

而这些显是秦军谍探的家伙们,一个个形形sèsè,怪模怪样,着实让他有种才脱虎穴又进狼窝的感觉。

不过他也没的选择,当即便应了下来,这些人里面,当头的是个绰号天妖的家伙,不过他在太原那阵子,一直不曾见过此人真容,这些人把他弄来,也只是让他干起了老本行,写写画画的一些知道了他的名声,就把他给弄过来了。

这番机缘巧合,听着就觉着离奇,此人遭遇惨吗,确实是惨,但在北地,这样的人多了去了,女真人,契丹人率兽食人,可不是光这么一句就能简单的概括的了的,他们在北地所作所为,浸透着的,都是汉家百姓的血泪。

能像李之问这样侥幸活下来,并反咬一口的,可谓是少之又少,多数人都是埋骨荒野,成了无主孤魂而已。

本来太妖大人用着此人还很顺手,奈何那天乍一听闻赵石去了大同楼,手边的人召之不及,如此才将此人派过去示jg。

而今,这样一个如同毒蛇般的人物,却换身一变,成了宣抚使府中的幕僚,这世上的事情,还真是变幻莫测,谁也说不准的。。。。。

月票,月票。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shè天狼第九百五十七章幕僚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五十八章北上

长安来的消息,大将军张培贤上请朝廷,于河洛设洛阳国武监分,而前些ri子,已经有人在洛阳建了洛阳书院。高速更新

听到这个消息,赵石暗叹一声,张大将军还是走了这一步,曾几何时,张大将军还是他的上官,而今嘛。。。赵石摇了摇头,心里没什么得意的地方。

这是正经的阳谋,国武监必然要大行于军中,有他的推动,会快上一些,就算没有他的推动,将来国武监出身的将领们也会想到这一层。

而今由大将军张培贤提出来,于他来说,好坏参半,大将军张培贤回镇河洛,自然不是去河洛养老的。

眼瞅着北边捷报频传,自然会不甘寂寞,想将朝廷的目光从北边重新拉回到中原去,请设洛阳国武监分也只是第一步罢了,后面必定还有些手段。

这与他既定的先征西夏,再图中原的策略相悖。

不过大将争功,也没什么好说的,张培贤坐镇河洛,若不想建功立业,也不配再称什么大将军。

所以只能拖着他,像如今金人的上党,早已义军蜂起,烽火遍地,但赵石左思右想,还是让杜山虎坐镇河中,冷眼旁观,并没有一举而靖北地战事之全功,说起来,金人连西京大同都丢了,秦军回军之际,上党又算得了什么

但只要想到上党一下,便可与大将军张培贤成犄角之势,对后周也就有了战略上的优势。而大将军张培贤也一定按捺不住,请令征伐后周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但对于中原战事。赵石是不太看好的,那里就是一个泥潭,一旦陷进去,想要抽身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