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89(2/2)
李圃点头,在他心里,朝廷叙功之制也应该改一改了,现在有功之人渐多,又要论功行赏,又怕前方将领虚报军功,所以现在的叙功之制已经显得过于拖沓,不但让枢密院,兵部人等疲于奔命,而且,这么下去,前方将士难免要有怨言。
瞅了瞅赵石,李圃想就此事跟他说说,但那边李吉已经行了过来,想想,也不急于一时,之后日子还长,许多事情现在都已经绕不过这位大将军了,再说很多事也不是三言两语便能敲定下来,他心里装着的事情多着呢,想起一件是一件那怎么成
待得李吉来到近前,见礼之后,李圃随着又送了几步。
临了,李圃停下脚步,挥手将引路的仆人赶开,笑道:“兵部右侍郎之位空悬已久,将军可有合适人选”
赵石愣了愣,李吉脸色一变,嘴唇蠕动,到底没有插话,只是脸上的笑容可就僵硬多了。
赵石想了想,知道这算是个人情了,四品大员,这位李相大人到是好气魄,不过即便他不开口,难道这兵部右侍郎的位子还能落在旁处
随即,赵石便笑了笑,拱手为礼道:“李相说笑了,选贤任能之事,赵石怎么好插手李相留步,夜深露重,赵石这就去了,改日在府中设宴,再与李相畅饮相谈。”
李圃神色不变,笑着拱手,“将军慢走,老夫这里就不远送了。”
好像方才的话根本就不是他说的一般。
出府的一路上,相送的李吉颇有些心不在焉,赵石心里暗自冷笑,这些世家之人,多数与那些草原权贵其实并无多大分别,得陇望蜀,贪婪之处,如出一辙,只是草原上的那些权贵们表现的更加一些罢了。
不一时,来到李府府门之外,赵石的护卫们早已等候在那里,大脑袋李浑也陪在旁边,赵石向李吉一拱手,“多谢相送。”
李吉回礼,“将军不必客气。”
赵石点了点头,回身从侍卫手中接过马缰绳,翻身上马,带着护卫,呼啸而去,连头也没回一下。
李浑小心翼翼的凑到若有所思的李吉身边,嘀咕了一句,“好大的威风。。。。。。”
李吉回头便瞪了他一眼,现在他看谁可都有些不顺眼,口中立马斥责道:“瞅瞅你,衣衫不整的,成什么样子,有工夫说那些酸话,不如好好想想为官牧民之道,回去抄两遍论语,之后拿来给我过目。”
说罢便是拂袖而去,留下李浑眨巴着眼睛,眼珠转悠着,心想,难道四伯父也吃亏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大的火气
还抄论语,当我是族学里的小崽子吗
李吉此时急急直奔正厅而来,到了那里一问,又寻去了书房。
书房之中,李圃官服已经换下,饮着香茗,显得分外惬意。
见李吉从外间进来,李圃也并不意外,摆了摆手,“坐,来人,给四老爷上茶。”
李吉坐下,饮了几口茶,压了压心里的焦躁,他这个时候,酒早就已经醒了,只剩下了满腹的心事。
书房中的书童,仆人都悄悄退了下去,很快这里便安静了下来。
李吉已经有些忍不住,在心里琢磨了一下措辞,这才缓缓开声道:“大哥,赵柱国刚刚回京,虽然陛下但朝堂重臣任免之上,还是要多听听其他人的意思吧”
李圃在心里叹息了一声,见事不明至此,将来能在户部尚书这个位子上终老,已是难得,若再想进上一步,艰难自不必提,若是成了,也就变为取祸之道了。
“你还是太心急了。。。。。。”
只说了这一句,见李吉望过来的目光中藏着的都是不满,也就不再多说,而是就事论事道:“就算我不提,难道李家的人,还能出个兵部侍郎不成”
李吉暗自摇头,心想,大哥见事不明,那人本就权势愈彰,再要让其插手朝中人事任免,长久下来,还有谁能制之
“但也可寻一二潼关转”
李圃蹙了蹙眉头,根本没容他说完,“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调大军转运使回京,任兵部侍郎,舍本逐末,于国无有益处。”
李吉的目光微微瑟缩了一下,对这位大哥,他的敬畏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不过他心中实在不甘,一个兵部右侍郎的位子,对李家来说,也不算小事了,而且,这不但涉及到限制大将权势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他看来,李家若想成就一番功业,老是这么不温不火可不成。
就算不能争到这个位子,也要推举亲近的人上去,李家子弟之后的选择也能多上一些,尤其是军功,李家现在少的也正是这个。
若是能插手进兵部,一切都将迎刃
李圃看着他的样子,明白他心中所想,暗道了一声,这位堂弟的野心,真的是不合时宜,嘴上却只能继续解释道:“将来这些年,兵部,户部皆乃重中方才,你道那位是在谦逊,或者是顾忌什么”
“只瞧瞧那位的神色,以及言语,就能明白的事情,人家早已有了安排,听其话语,朝廷中事,不欲多管,但兵部,户部两处,事关大军征战,若是有理有据也就罢了,但想要安插。那位怎会容人胡乱插手”
李吉听了,却是抗声道:“那就容他安插亲信,肆意妄为不成”
李圃抿了一口茶,放下茶盏的手不自觉的捋上了胡子,“兵部那边的事情,想也不用想了,做好你的户部尚书,要是出了什么纰漏,老夫也护不住你。。。。。去信叫老三那边也老实一点,你当冠军大将军此次回京,会耐心性子跟人纠缠不成一旦逼的狠了,雷霆手段自然滚滚而下,到时别说你一个户部尚书,即便是老夫,又能怎的”
求月票,求赞,别嫌啰嗦,有些地方一晃而过,肯定不行,实际上,大军征战,最重要的还在于准备,真打起来,反而需要描述的笔墨并不多,大家耐心些。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内外求月票
赵石回到府中,随即来到书房,南十八几个人都在这里等着,除了陈常寿熬夜不得,已经自去歇下,其他几个人都还是精神抖擞,一边喝着茶,一边说着话。
等到赵石回来,将李府中的谈话挑些重要的出来,与他们一起参详。
文人到底不一样,南十八只稍一沉吟,便将论及之事分为了外事和内事两个方面,并直言,外事之上,相国大人谈及的并不多,而且多为试探,可以说,这已经表明,朝堂之上能够与大将军谈及吐蕃,西夏,或者是草原部族等话题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
他毫不讳言的道,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这是在藏拙,也只是说明,朝堂上对于这几年的变化,准备不足,应接不暇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