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1(2/2)
当然,说辞无所谓,归义王想要结亲,虽然这位岁数已经不小,应该已经有五十多了,但以其人的地位权势,这其中的意义可是非同凡响。
若是在吐蕃悄悄娶上一位也就罢了,若是上书大秦朝廷,掀起的风浪,绝对不会小了。
赵石都能想见,这消息一旦传开,不定有多少人家,会将自家妙龄女儿退出来,供归义王挑选,那可是正经的一地藩王,也是大秦头一位异姓王,又不是真正的胡人,正经的秦川男儿。
就算地方远了些,苦了些,如果能够联姻,估摸着,即便是李家,郑家这样的豪门大阀也会心动不已。
不过,赵石心里还是有些好笑,这位都多大岁数了,竟然还要闹这么一出,这是当土皇帝当上瘾了吧
随即,赵石便问,“归义王自己是什么意思”
小心的瞧着赵石的脸色,赤摩神色古怪的道:“王爷的意思是,如果可能的话,是不是能从赵氏族中选一位。”
赵石一听,眉毛就一扬,这个味道可不好,两人交情归交情,但若联姻上了,一个据地称王,一个则位极人臣,太招眼了。
不过转念之间,赵石就似笑非笑的问了一句,“秦州赵”
赤摩赶紧点头,这里面的意思是人都能闻出来,他是生怕赵石心里不舒服,李匪跟他说的时候,也告诉他,若是我那兄弟恼火,此事便立即作罢,代我向他赔情,就说做哥哥的不对,断不能损了我们兄弟之情。
赵石心里确实有些不舒服,但想一想,也就释然了,巩义赵氏的女子现在拿不出手,再说两人若是这么私下联姻,也确实不太妥当。
李匪豪侠仗义,肠子中的弯弯绕其实也不少,但能提出这么一件事,却与本性不符,定然是有旁人出主意了。
“是那姓方的出的主意吧”
赤摩满脸佩服的连连点头,顺势便道:“大帅英明,正是那小子出的鬼主意,若是大帅不允,咱回去就摘了他的脑袋给大帅送来,王爷那里也说了,大帅不高兴,就当此事没提过,断不能因为女人伤及兄弟之情。”
赵石就笑,“行了,他娶婆娘,还要问我同不同意,这都什么事啊,到是娶了秦州赵氏之女,归义王也能回秦州瞧瞧了是吧”
听赵石这么一说,赤摩明显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道:“王爷的心思,也就大帅最明白,那句叫什么。对了,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姓方的就是这么劝王爷的,王爷才动了心。”
“方半儒到也算尽心。。。。。。好,此事我记下了,过后跟那边提一提,叫他等好消息吧。”
这明显是巩固权位之举,,又不想娶皇室女子,所以退而求其次,选了一家外戚,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方半儒这人,心思极是剔透,可惜,入了拜火神教,这辈子恐怕别想再在人前光明正大的露脸了。
“多谢大帅成全,回去之后,王爷那里听了,定还有谢礼过来”
赵石一听,立即摆手,“送过来的东西太多,现在长安城中,定军侯府豪富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再送难道想为我这里招贼啊”
赤摩一听,哈哈大笑,“大帅威名远播,小小的蟊贼,敢来大帅这里。。。。。。真是”
“说正事,回去之后,让归义王收收心,明年我要用吐蕃兵马,除了看家的,都带出来,正好,吐蕃高地不是正闹着称臣呢嘛,让你家王爷传信高地各部,让他们出兵,若是不从,或者只虚应故事,过后也好再让他们尝尝厉害,高地那些使者,在长安可是张狂的紧呢。”
赤摩转了转眼珠,随即惊喜道:“大帅,这是要打西夏了”
难怪他如此高兴,他出身可是庆阳府显锋军,当年和西夏人没少见了阵仗,见血见的多了,难免结成生死大仇,如今听闻这个消息,自然欢欣鼓舞。
赵石点头,“事涉军机,出去别露口风,只管报于归义王,让他也小心些,不要弄的动静太大,以免打草惊蛇。”
“是,末将省得。”
“好了,你来一趟不容易,陪我喝上几杯,去瞧瞧胡烈,你们这几位叔父,都离着远,见一次不容易,也去好好开解一下这小子,来日方长,还能缺了他一个年轻人建功立业的机会”
求月票,求赞,今天天又热上来了,阿草明显有些晕,胡烈还记得吧,老是有人说忘剧情,阿草就提醒一句,故人之子,大家说说,这是谁的儿子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入宫
成武四年十月,圣旨终于来到了定军侯府。
因冠军大将军,定军侯,河东宣抚使赵柱国攻取河东要地,平灭北胡之功,晋赵石为兴国公,实封一百五十户,节猛虎武胜军,河东诸部兵权,抚草原归附
又赏两天若干,金银若干,以及仪仗等等。
看上去,这次的赏赐并不算太过丰厚,起码与赵石的功绩不很相称,虽然晋国公,但兴国公,怎么看都是一个虚爵,封地其实还在巩义县,至于兵权,好像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有所限制。
不明白的人,听了这个,很可能会有不好的想法,但明白的人,却是知道,这是为了来年的战事留下晋身的余地。
来年战事一起,等大将军再次还朝之时,那时,才是真正的封赏下来的时候。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当赵石率军克太原,陷大同之后,朝廷已经有议功之举,其间,皇帝陛下两次给赵石定下国公封号,还没到中书,就被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以及汪道存等人阻了下来。
还是那个理由,还是那个理由,赏功于臣下,当有分寸,实际上,还是怕到得后来,封无可封罢了。
成武皇帝从善如流,接着再议,但之后却就缓了下来,因为攻取河东之功,怎么能和平灭西夏相比既然大将军赵石存着那样的心思,论功就可以晚一些了。。。。。。
皇帝陛下不着急了,李圃等人自然也就安下了心,大将军赵石封国公号已是不可避免。拥立之功晋身一等定军侯。加上战阵上的功勋。迈过这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