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0(2/2)
等到木华黎率兵来到这里,空气中依旧散发着难闻的血腥味道。
对于脱黑脱阿杀俘之事,木华黎并没有多说什么,杀俘在秦军那里可能有诸多忌讳,但在草原部族中,却是屡见不鲜,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就算脱黑脱阿不做,木华黎自己也会下令,杀上一批。
不过在之后,木华黎还是告诫于众将,西夏尽多汉人,对于这些除了军兵之外的汉人的处置之权,永远在他手中,其他人若肆意妄为,便要受到他的严厉惩罚,此令将遍行军中,任何人不得有违。
随后,在弥勒川上驻兵一日,大军启行,继续
而大军渡过黄河的时候,却已经是十日之后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李刑也已带兵赶了上来。
但随着野利阿贵南逃,草原部族南下的消息也已传开,大军一路之上虽无阻碍,但胜州,丰州,麟州等处,却已经是风声鹤唳。
这些地方,已经是西夏左厢神勇军司的辖地了。
西夏弥陀洞。
这里名不见经传,也不如何险要,但自西夏立国以来,便为西夏左厢神勇军司驻地,在左厢神勇军司威权最重之时,被控丰州,麟州重地,南则威加银夏,军令到处,连嘉宁军司,静塞军司也都不敢有丝毫违抗,即便是西夏皇帝的圣旨,也没有左厢神勇军司司主的口传军令好使。
但世事变迁,如今的左厢军司已然难寻旧日威风,尤其是当年秦人降将任得敬叛反之后,左厢军司遭到重创,反而是静塞军司一战成名,之后也彻底脱离了左厢军司操控。
接下来的数十年间,左厢神勇军司也渐渐向驻守西夏东北方向的一个地方军司转变,待得李元康成为西夏国相,威权自重,其侄儿李元翰也是异军突起,成为西夏诸将之首。
叔侄两人一内一外,把持军政大权之后。
李元翰经略东北,掌左厢军司兵权,左厢军司才渐渐有了起色。
而今,西夏也流传着,政出元康,令出左厢的言语,在西夏日薄西山的今日,左厢神勇军司却在渐渐重拾旧日威权,这样的情形,也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之奇了。
不过开春之后,还算平静的左厢军司驻地,如今却是一片乱象。
从北边丰州,麟州过来的信使,一个接着一个,草原人南下的消息,不胫而走。
有的说,草原蛮子已经杀到了胜州,丰州,有的则说,草原蛮子破了兀剌海城,劫掠一番之后,便回去了。
有的更说,草原蛮子在秦人那位大将军的率领之下,已经破了胜州丰州,直逼麟州,左厢军司今日便要骑兵,救援麟州了。
众说纷纭间,左厢军司上下,军心渐渐浮动。。。。。。
不过到底这里是左厢神勇军司驻地,左厢神勇军司这些年来,屡攻大同,与金人大同守军着实打过几场硬仗,可以说,如今左厢神勇军司之精锐,已隐隐为西夏诸军司之冠。
但遗憾的是,李元翰曾经离开左厢军司一年多,也就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左厢军司便迅速的堕落了下来,贪贿横行,军纪懈怠,与地方官吏勾结,横行不法,买卖粮草马匹军械之事,蔚然成风。
待得李元翰回转,左厢军司几乎已经不成样子了,朝中权贵,左右勾连,将不少军中栋梁排挤出左厢军司,任用的则是朝中权贵之亲信人等,左厢军司糜烂之速,让人瞠目结舌。
不过等李元翰回来,这些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有着叔父李元康的支持,李元翰整顿军纪,安插得力部下,惩治不法,人头滚滚而下,终于重又将左厢军司兵权彻底握在
为此,李元康叔侄是没少得罪了人,朝中又是一番党争,向秦人称臣之议,是李元翰第一个提出来的,往日里议和之声不断的一些大臣们,却一下掉过头来,攻讦于这叔侄两人。
为此,耽搁了一些时日,西夏使臣才去到大秦,但朝中风波不断,国相李元康勉励支撑,也是焦头烂额。
实际上,根子还在于,整治左厢军司得罪的人太多了,河南地,富庶之处,商旅往来,贸易兴盛,李元翰的一些举动,显然是断了不少人的财路。
但李元翰已经顾及不到那么多了,即便是叔父来信,字里行间,都透着让他处事的圆转一些,给人留些余地的意思。
不过李元翰心中隐有恐惧,哪里会听这个,当即就顶了回去,径自整饬军伍,操练人马,更是将手伸向了嘉宁军司,在去岁冬天,亲至嘉宁军司,以嘉宁军司司主私贩军械事,不经有司,便鞭了嘉宁军司司主三十鞭子,夺其兵权,令副将野利宏吉掌嘉宁军司军权。
这一下,真的是捅了马蜂窝,可供人攻讦之处实在太多太多,便是李元康,也再压制不住,朝中已经隐隐传出,要押李元翰进京入罪之说。
但李元翰在送给叔父的私信当中则言,使者入秦已久,却无消息传回,秦人居心叵测,不得不防,侄儿统左厢军司重兵,为国守边,责无旁贷,若果秦人无意于我西夏,侄儿所犯罪责,当一力承之
但秦人若来,侄儿当领兵与秦人战于沙场,为国尽忠,虽死
语出不详,李元康揽信而观,心中虽有恼怒,却也尽多不安,最终,脑海中只浮现出四个字,国事。
求月票,求赞,最终那一场战事,阿草现在开始琢磨,应该怎么来描述了,大家尽请期待,别忘了投月票。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无力
从别处看了一个帖子,说西秦占据关中是个奇迹,阿草的设定本身就是个大问题,还说从丰州等地南下长安太近,急袭长安的话,用不了三百里就到了,兄弟,你以为坐飞机呢,阿草设定的西秦其实是按照北宋地图来的,而且从榆林南下长安的例子,阿草好像没听说过,中间隔着沙漠戈壁就不说了,而且还有黄土高原,以及延州方向守军,中间还隔着长城。
说起来,阿草对军事也不太了解,写到的一些进军路线,都是按照古代战例来的,像木华黎进兵的路线,就是蒙古人五次西征时候的一次进兵路线,但从榆林到长安,蒙古人也没这么干过,都是攻击大同,然后从潼关方向进入关中。
西夏人占据的疆土,从北宋开始,怎么发展,也没说攻进长安城过,夺下西凉,银夏等地,也就是他们的极限了,唐朝的时候回鹘兵救长安,也是从朔方走的,到是三国时候有一些从西北打长安的例子,那好像也应该是从西凉方向进攻才对,但阿草没工夫去查了,阿草是真的不明白这三百里的进兵路线在哪儿,有达人能指点一下吗
实际上,野利阿贵逃到胜州,败军之将,自然是呀到左厢神勇军司驻地,当面跟东北路经略使,左厢神勇军司指挥使李元翰亲自解释了。
但他人还没有回来,从胜州到丰州麟州的各部守军将领已经忍耐不住,纷纷派出快马,传报于李元翰。
李元翰虽已有着抵御来自北方草原部族以及南边秦人延州方向进攻的准备。但在时间上。他还是不会料想到。草原部族南下会来的这么快。
以他预料,草原部族刚刚经历了一场连一场的战事,元气受损是一定的了,要想挥兵南下攻打西夏,总归要明年或者后年才成。
所以,接到来自胜州,丰州等处的消息,震惊自然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