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85(2/2)
赵石也是摇头一笑,随即便有些感慨,当年巩义故人,如今多已凋零,景兴皇帝,王虎,杨倩儿,皆都逝去,胡离,还有一些巩义旧部,都战死在了沙场之上。
而他们的下一代,却一个个出现在自己面前,想想真是物是
不过赵石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有太多的感慨,他现在还年轻,用不着像老人一般,回忆什么。
沿着小径漫步走过,很快,便来到公主府前。。。
大长公主府经两代君王,十几年来恩宠不衰,门庭注定不会有多冷落,只是寒冬腊月,离着长安也不算太近,所以没多少人上门打扰。
但就算如此,年节将近的时候,送礼上门者,也不在少数。
即便是腊月二十九,公主府侧门之外,也停着些马车,稍稍一看就知道,那是上门拜访的宾客。
赵石微微蹙眉,显然有些厌烦,上一次靖佳公主入宫为读书人求情,赵石也问了,是户部尚书李吉长子过来请动的公主殿下。
里面有没有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的意思,谁也不清楚,其实也不重要,李圃为相已经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长安李氏门阀,越加繁盛。
李氏求上门来,为的又是国事,公主殿下不好推脱,于是便入宫了一次。
但朝堂上的大人们怎么会求到公主门下,赵石和靖佳公主猜了猜,也只能是认为,为息皇帝陛下震怒,甚或是朝堂大人们也不好张嘴就科举案说话的缘故。
至于有没有其他深意,一时半会儿还瞧不出来。
在朝堂上,大将军赵石和李氏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间还能有商有量的做些政治交易,赵石对李氏也没什么恶感和间隙,但也绝对谈不上有何好感。
估计李氏对大将军赵石也是如此,所以两边都尽量疏远,却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朝臣相处,大多如此,并不算奇怪。
不过如果李氏过界,赵石也不啻于给李氏一棒子,让其清醒清醒,尤其是户部尚书李吉,乱伸爪子的毛病一直就有,如果不是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还在,不定已经得罪了多少
而在赵石看来,长安李氏,已经有了盛极而衰的征兆,因为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老了,过不了几年,那个位子也该换人来做。
李圃一旦去位,李氏大阀的声势也就去了一半儿,户部尚书李吉接不下那个位子,就算有那样的才干,无论皇帝陛下还是朝臣,都不会允许一家连续出现两位宰辅,何况李吉没有那个份量。
没有了李圃坐镇朝中的长安大阀李氏,也将迎来他的低潮,会不会就此倒下,不好说,毕竟是百年大阀,在朝中根深蒂固,只要不像长安王氏一样,深深的参与进皇位之争去,可以说,十数年间,谁也撼动不了李氏大阀在长安的地位。
几次回京,赵石都能清晰的感受到长安李氏的影响力。
就像李吉只是派了长子过来,便能请动靖佳大长公主入宫,就像上次李圃只是送来请柬,他便要上门造访,那还是在长安之变后,他声威最为隆重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由此,长安李氏之威风,便已经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了。
不过靖佳公主入宫之事,也没什么好计较的,大长公主府清净不假,但绝对不是离群索居,不问世事,只是那会儿靖佳公主正“病着”,让赵石听了此事后,很是有些恼火于李氏的强人所难罢了。
来到大长公主府门前,早有人等在那里,正是大长公主殿下贴身女官芍药,出来的有些匆忙,气喘吁吁,薄汗微出的样子。
给赵石见礼,赵石随口就问了一句,“都这般时节了,怎么还有人上门”
芍药裹了裹身上的披风,一副冬天里的鹌鹑模样,随即眼珠儿转了转,哆嗦着嗓音解释道:“嗯,几个读书人,考了进士,听闻朝廷要派了他们去西北,托人求到了门上,这些读书人啊”
芍药摇了摇头,做感慨状,显然颇为鄙夷。
这又是赵石自己的首尾了,不过听了芍药的话,赵石也只是微微笑了一下,便行若无事的进了公主府的门儿。
芍药是谁,大长公主殿下的贴身女官,还能不知道今科进士之所以前去西北的前前后后这么说话,定是烦了这些人,想鼓捣大将军上去教训一下这些家伙而已。
赵石早已今非昔比,哪里会被个丫头当了刀去使,只是这丫头是靖佳公主的贴身女官,忠心可佳,所以不与其计较,若是换了旁人,不定过后便要被打发离开大将军身边了。
芍药哼哼两声,也不再说话了,不过心里却琢磨着,是不是找着机会将卢近贤的事情说一说,这些小事你不计较,那么卢近贤之事,你还能不闻不问不成
进了公主府,赵石熟门熟路,径自穿门过户,到了府中后宅,护卫亲兵们自然留在前面,有人招待。
芍药在后面紧赶慢赶的跟着,一边还要招呼遇到的府中下人,颇有些狼狈,心中更是恼火,平日她可是端庄典雅,颐指气使,这下形象肯定大坏,让下人们看了热闹。
到了这里,赵石放慢了脚步,让芍药在前面领路,不多时,便来到了后宅幽静所在。
靖佳公主一身貂裘,俏生生立在那里,旁边竹林错落,周围梅花点点,看见赵石到来,笑容便如春花绽放,于是,其他所有一切,都在这如花笑颜中,失去了。
下一周又要裸奔了,也不知元旦前后有没有推荐,据说是双倍月票,大家攒着点劲,到时阿草一定拼命努力爆发一下。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言政
靖佳公主有了儿子,细心体贴之处,犹胜从前,看来自己亲生的,和收养的,到底是不一样,而且,还是个儿子,对于这个时代大多数女人来说,有子万事足,并不是一句。
如今靖佳公主也不怎么出府了,就在府中看着儿子,不然,即便是寒冬腊月,也会出去走走,赏赏雪景,舒散一下心情,府外下人布置桃林,她也会去指手画脚一番,但现在嘛,却都没了那个兴致。
还是老地方,一坛酒,两个锅煮,几碟小菜,承恩湖中的鱼还是逃不脱上桌的命运。
靖佳公主给赵石脱去外氅,满脸喜色的给赵石拍了拍袍服,这才笑嘻嘻的埋怨,“大冷天的,怎么又往城外跑,难道你不来,妾身这里就过不成年了”
赵石也不客气,径自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才摇头道:“以后在京师日子还长,到不争早晚,但你这里独居城外,年前总要过来瞧瞧,不然安不下心来。”
“是来瞧儿子的吧”
赵石聪明的开始转移话题,“之前瞧着府门外有些人,问了问是为今科取官来求情的”
靖佳公主歪了歪头,露出些少女般的俏皮,笑道:“是也不是,他们啊,每年都派人过来,送些年礼,其中商人多些,要是搁在往年,这府里也不愁吃穿用度,妾身也不愿管什么闲事。”
“但现在不府里总归要有些产业了。前些时,妾身把府中的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