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4(2/2)
既然已经登上储位,太子妃的事情也就随之而来。。。。
当然,以他的年纪,还要登上一两年,才可以完婚,并正式立下太子妃。
但这并不妨碍一些人早做绸缪,尤其是皇家这些女人们,最喜欢给人牵线搭桥,尤其是,太子妃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位置,热衷于此的人,可不在少数。
这个话题让李珀有点不自在,但皇后娘娘却已经打起了精神,为儿子选妃,本就是皇后娘娘的职责。
听着殿内女人们的议论,满京师的小姑娘,都成了她们口中的谈资,李珀的睡意顿时飞去了九霄云外,头上开始冒汗了。
都说皇家的人成熟的早,但李珀觉着,自己还没到慕少艾的年龄,等过上两年再说也是不迟。
但这事也由不得他自己,还是得母后和父皇说了算,看母后这架势,闹不好脑袋一热,便可能把他的婚姻大事当场定下来。
于是李珀找着机会,便搬出了父皇,编了几句胡话,女人们立马便消停了下来,皇帝陛下登基六年,如今威严已经深入人心。
不过知子莫若母,看着李珀的神色,皇后便知道,这孩子又在说瞎话了,但也不打算拆穿,皇儿确实还小了些,他的终身大事,也不能草率,却是不急于一时。
于是,女人们的话题又拐了弯儿,说起了长安城外公主府上的小郡主。
说着说着,又说到了晋国公府上的女儿,这两个话题离着太近,难免有影射的嫌疑,牵起话头的一位王妃,立马知道自己有些失言了。
于是,这位王妃闭紧了嘴巴,之后再没怎么开口。
不过说到晋国公府的女儿,有人便提到这位国公府大小姐给自己改名的趣事,女人们都笑了起来。
李珀逃过一劫,听着女人们谈论的话题,到也有几分有趣儿。
只是说到晋国公府大小姐的时候,皇后娘娘若有若无的目光就落在了他的身上,李珀稍一琢磨,便明白了过来。
母后的良苦用心,自不待言,但晋国公府的大小姐是那么好娶的李珀可不这么认为,晋国公地位太过尊崇,结下这样的外戚,对于大秦皇家来说,并非好事,也有违于历代先皇立下的家法。
再者说了,晋国公连女儿改名这样的事情都随着她心意,显然是视这个女儿为掌上明珠一般,人家可未必愿意将女儿嫁入皇家来受苦。
想到这些,李珀便安了心,毕竟,晋国公人虽不错,但作为李珀不敢想象,要是女儿受了委屈,这位大将军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不定也要请女婿到校场走上一遭,用的恐怕就不是什么木刀了吧
要知道,许节休妻,自己却掉了脑袋的事情,可还没过去几。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夜谈
午夜,乾元殿终于点起了灯火,和皇宫各处的欢腾比起来,这里有些清冷。
谁都知道,这是皇帝陛下在忧劳国事,这样勤勉的君王,实乃大秦之福,不过再怎么装点,此时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有感觉有些
不过不管怎么说,皇帝陛下的辛劳,皇帝陛下的荣耀,皇帝陛下的苦楚,皇帝陛下的欢悦,都非是平常人可以评说,其实,明君和昏君的区别,也就在这点点滴滴之间。
乾元殿中,皇帝陛下翻阅着奏章,太子李珀也已经来到,抱着一杯热茶,不住饮上两口。。。。。
父子两人都都很疲惫,困意在一的侵袭着李珀,没呆上一会儿,他就脑袋一点一点的了。
皇帝陛下看着他的样子,不由莞尔一笑,过年对于皇家之人来说,实在是个苦差,现在恐怕太子也应该能体会到这一点了。
立下太子一年,交下去的事情两三件,都跟吐蕃有着关联,是想让太子明白,一国之兴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就像吐蕃,强盛的时候辟地万里,一旦衰落下来,就是四分五裂,任人宰割,其间种种,足以包含国家兴亡中的一切。
主少国疑,妇人当国,权臣乱政,兵戈四起,割据之祸,外敌入侵等等等等,这样的一篇大文章如果看好了,看透了,也就能当一个合格的君王了。
就是不知道太子能不能知道他的
皇帝陛下想的有些出神。太子李珀猛的惊醒过来。看到父皇瞅着他若有所思。顿时便是一身的冷汗,立即起身跪倒在地,“父皇恕罪,儿臣在君前失礼,实是罪该万死。”
皇帝陛下漫不经心的放下奏折,“起来吧,今天辛苦你了,你到是会躲清静。这会儿才来朕这里交旨。”
李珀重又坐下,他能听的出来,父皇心情还不错,便也心安了下来,“父皇在外间款待宗亲,儿臣年幼,只能在内里帮着父皇接待他们的内眷了,等儿臣大些,定然能帮父皇多分些忧劳。。”
皇帝陛下笑着训斥,“巧言令色。也不知谁教你的”
“好了,说说各家府上都怎么样”
李珀回道:“李相有恙在身。到没什么大碍,跟儿臣喝了杯茶,教导儿臣要勤劳国事,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近君子远小人之类的话,还有,儿臣到是听李相说,他正在头疼商税之事,因河东布政使柳大人上书言事,大同一地之岁入,已然占了河东岁入的一多”
“这里面,却又有大部分皆为商税而来,柳大人好像提了一些建言,李相也没细说,只是说此事关于将来大秦国运,不可不察,不可不慎云云,儿臣听的也不甚明了,许是李相想入宫秉事吧”
皇帝陛下满意的点了点头,李圃借太子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储君人选的满意,但遗憾的是,皇帝陛下最想听到的可不是这个,这位辅相并没有流露出半点去位的意思,还在一心想着当教导太子。
这也让皇帝陛下心里的滋味很复杂,本来他就想接着年前之事,有所作为,最差也想让李圃明白,到了该卸位归家的时候了,最好当然是一下将老头儿赶回家中,让其颐养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让皇帝陛下有些哭笑不得,非但没有动摇得了李圃的相位,反而让这位老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显出了威风,真是愈老弥坚不可小视啊。
不过对于皇帝陛下而言,此事之成败,无关痛痒,李圃在相位上呆的已经太久了,还要恋栈权位不去,那也由他去了。
如今你要下来,长安李氏还能得享尊荣,若过上些时候,时机到了,却也别怪朕不念旧情,晚年失节之人,可不止汪道存一个。
帝王心意如海,波涛汹涌,难以预测,李珀可还不知,这短短几句话间,里面的意味竟是如此之多,显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