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1061

分节阅读 1061(2/2)

目录

成武皇帝登基,长安王氏轰然倒地,人头滚滚而下,牵连无数,周枋也难逃追究。

好在,周枋与王氏交往并不深,也并无私相授受之举,而且,周枋与当今皇帝陛下还有着师生之谊,又有着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的关照,才勉强算是逃过了一劫。

但那一次风波太大太急,周枋侥幸逃脱,却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其他职务被一一剥夺,只剩下了一个参知政事的职衔,在中书当中,没有多少说话的余地了。

直到成武六年,周枋才算迎来转机,出掌长安府衙。

这对于沉寂数载,并为今上所疑忌的周枋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而他的年纪,其实也决定了,他还有很长一段路可以走下去。

已经宦海沉浮多年的他,并非没有野心,所以,出掌长安府这样的机会,也就显得越发难得了。

但就在这样一个时候,大秦朝中再起波澜。

就周枋个人而言,有过一次深刻的教训的他,越发不愿在这样的滔天风波当中,去摆弄风雨了。

周枋其实看的很清楚,这虽不是什么夺嫡之争,但其中凶险之处,却又有过之。

文武之间火花四射的交锋,实在让他这样出身,又常年跟刑名打交道的人,感觉不到参与其中的话,有什么利益可言。

实际上,他这里已经打定主意,冷眼旁观便是,无论胜败,于他周枋而言,又有什么呢

但世事难料,尤其是这样的滔天风雨,又有谁能单靠自己的意志来决定之后的行止呢,多数参与其中的人,也不过是身不由己罢了。

像周枋,便是一个典型的。

昨日长安府那里发生的种种,直到昨日晚间,才算传入他的耳朵,即便是周枋已经见多了风风雨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里也是轰的一下,懵了。

晋国公,冠军大将军。这个名字一下便如大山一样压在了他的

阿草回来了,整理一下工作,顺便清理一下思路,写了两千字,感觉有些生疏,不过呢,过个一两天应该能够开始恢复更新节奏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等待。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周枋二

白日里发生的事情,直到晚间,作为主官的周枋才将将得知。

这中间的延迟,缘由很多。

一个是由长安令尹衙门而来的长安府衙刚刚成立,加之京军整编,雄武军撤了番号,成为长安府治下衙役,里面涉及极多,可以说,长安府上下如今是一片混乱,周枋这位长安府第一任主官要想完全掌控长安府权柄,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于是出现了现在的情形。

二来,朝堂动荡,立身于中书的周枋也无法独善其身,注意力也无法专注的放在长安府这里。

再有,有心人故意隐瞒不报,一直拖延到事情做下,才报了上来。

实际上,就是一句话,长安府刚刚升格,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有效的行政体系,白日里发生的事情,不过是下面的人自行其是罢了。

所以,作为长安府主官的周枋,在此事上吃了一个

不过不管有着怎样的缘由,事涉晋国公府,得知此事之后,周枋却是不敢怠慢。

为官多年,周枋可不是糊涂人,只是略微想想,便也知道,这次算是麻烦了,晋国公是什么人,他再清楚不过,因为他曾在蜀地为官多年,亲眼目睹了蜀中战后的凄凉景象,他也经历了正德末年以及景兴年间的风波动荡。

几乎是眼瞅着那位大将军从稚龄来到中年,在这二十多年间,披荆斩棘。一路腥风血雨的走过来。

杀人盈城。屠人遍野这样的词汇。一直夹杂在这位大将军崛起的过程之中,直到这位大将军率军攻取西夏灵州,一战之下,数十万西夏大军灰飞烟灭,大将军赵石的威名和权柄也来到了巅峰。

可以说,晋国公,冠军大将军赵石的赫赫功绩之上,沉淀的厚厚的一层血色。

周枋自忖胆气不小。历任以来,也有着严刚果决,不畏权贵的名声,但晋国公赵柱国,却是他断然不愿意得罪的人之一。

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时候。

晋国公赵石灭夏回京已有一年多了,出使吐蕃,接下来可能还要出使河洛,河东等地,可见,回京之后的大将军并未如许多人猜想的那样。受到皇帝陛下的猜忌,荣宠信重之处。更胜从前。

如今朝堂动荡,于公于私,赵柱国都不会一直沉默下去,在这样一个时节,长安府被人当做了试探的刀枪,拿晋国公长子做法,不论结果如何,作为长安府衙的主官,他的处境都不会太过美妙。

说实话,这个时候,周枋已经顾不上气恼,甚至等不及将那位胆大包天,置自己于不测之地的提刑官叫到眼前问问,是何人主使,又或者对他这位主官存着怎样的恶意,才会做下如此大事了。

因为事情已经发生,多年的宦途生涯,让他立即明白,就算知晓了前因后果,对于他现在的处境而言,都无济于事。

最重要的是,该怎么善后。

是向晋国公府那边善加解释还是默不作声,静观其变。

种种利弊,在他脑海中翻来覆去的涌现,却一一被他。

时间紧迫,不容他多想,晋国公赵柱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忍气吞声之人,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周枋的份量,并不足以让赵柱国那样一个人忌惮,也许今晚,晋国公府的怒火,便会烧到周府。

想到紧迫处,周枋再也坐不住了,长安之变的种种,已经开始屡屡浮现在他的。

所以,深夜之间,便轻车简从,来到了李府求见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也就是他宦途之上的引路之人。

他与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可以说亦师亦友,为官以来,深受李圃恩遇简拔。

而今遇到此等大事,第一个想到的,正是到恩相这里求个主意,至于李圃此时正处于朝堂动荡的中心,会不会将他也拉入漩涡之中,他当然也有所顾虑,但在这个时候,听一听恩相怎么说的念头,最后还是占据了上风。

在深夜的料峭春风当中,周枋思绪万千,却还是理不出多少头绪。

门声三响,不起眼儿的李府后门便已打了开来,显然早有人等候在了那里。

一个大大的脑袋探了出来,略微瞧了瞧,一个人便挑着灯笼闪了出来,紧走两步,来到周枋身前,行下的却是正经的官礼。

“下官见过周大人。”

借着朦胧的灯火,周枋打量了一下来人,三十岁左右的年纪,一身便服,身上有着官员特有的威仪,又自称下官,不用问了,这是一位身有官职的李府亲族。

尤其是那颗大大的脑袋,让周枋一下便认出了此人,此人应李相的侄儿还是侄孙来着。

打量了一番,周枋按捺住心中的焦灼,微微一笑,点头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