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1114

分节阅读 1114(2/2)

目录

之前在河洛乡间府县,风评皆以居秦人官佐为耻,而今,风头虽还未彻底转变,但许多人已然掉过头来,稍稍露出了谄媚嘴脸。

地方大族。。。。。。多数不过此类,千古艰难惟一死,所谓民心,所谓风骨,在刀枪面前,终是要撞个粉身碎骨。

不必太过感慨什么,在华夏这片大地上,千年前如是,千年后照样如此,许多故事,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却总脱不了大体的范畴。

有勇气而又倔强的人死了,剩下的则是些聪明而又怯懦的人在苟延残喘,最终成为顺民百姓。

天下分合,多出于此,不必多做赘述。

如今,主导了这一切的大秦晋国公,冠军大将军,枢密副使赵石,便没想那么多,此时的他,却是清闲的很。

早晨起了个大早,拽着两个小妾,来了个晨练,神清气爽的梳洗完毕,然后练上几张大字。

之后,便在五月间暖暖的阳光之下,带着亲兵随从,到洛阳国武监分院转上一圈,重新回到洛阳城内,开始翻阅送过来的文书。

送到他这里批阅的东西并不算多,主要还是朝廷的邸报。

这个时候,他总会稍稍有些庆幸,自己身在河洛,不用为禁军整编那等千头万绪的事情烦扰,甚或是被喜欢坑人的皇帝陛下叫进宫中,献计献策,更不用起个大早,却站在金殿之上,听那许多让人昏昏欲睡的朝廷大政。

河洛这里的事情,处置的差不多了。

该杀的人已经伏诛,该老实的人也老实了下来,河洛这里也接收了不少禁军裁汰士卒,算是变相的帮了种燧一个大忙。

朝廷在五月间终于通过了在北边建立新军的奏议,但作为首议之人的枢密使李承乾,应该在枢密使的位置上呆不了多久了。

大秦朝堂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当中,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离职,关于官员任职年限的问题也渐渐明确了起来。

这样一来,不但枢密使李承乾会很快卸任,一些京官在京中职位上养老的规则,也打破开来。

尤其是一些地方大员,也在此列。

引起反弹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些布政使,宣抚使接连上书议政,原因就在此处。

其实最终看的,还是皇帝陛下的决心,在这一点上,赵石看的很明白。

只要皇帝陛下不松口,这件事就会一力推行下去,会出大乱子吗赵石不很确定,官职就是官员们的命根子,被逼急了,闹出什么事情都很正常。

而他在京中待了这许多时日,此时也觉得,皇帝陛下不必太过较真,这会儿只要松松口,立即便是天下太平。。。。。。

至于皇帝陛下怎么想的,他不很确定,不过有想法是一回事儿,他断不会在这个时候,为那些垂垂老矣的家伙们去试探皇帝陛下心中所想,更不会为了此事进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书信

和两个小妾用过早饭,两个女人现在都不太愿意动弹了,两个人游逛了这许多天,新鲜劲儿已经过去,便都觉出了疲惫。

这两日,就都老实的呆在了府里。

琴其海懒懒的就像一只猫儿,找一个地方,就能蜷半天儿。

到是达达儿真,休息了两天,又活蹦乱跳了起来。

这会儿吃完饭,用她那生硬的汉话,正试试探探的跟赵石说着话儿。

听了两句,赵石就明白了,她有点想家了,打算趁着太子巡幸大同的功夫,看能不能找个借口,回克烈部瞧瞧。

在赵石看来,这不是什么大事儿,也不怕小妾跑回克烈部就回不来。

只是路途遥远,来回一趟,并不容易。

所以,也没劝没哄的,就一锤定音,看看再说。

达达儿真有些不满意,但草原女子和中原女子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男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会太过任性。

于是也只能撅着小嘴儿,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瞅了赵石半晌,见丈夫一点改变主意的意思都没有,这才甩着手,晃着一头辫发,走了。

随后,胡烈来报。

“大帅,您点明要见的人都已到齐,外间传言,说什么大帅要跟河洛诸贤达人等,共商国事,也不知是哪个在胡说八道,大帅您看。。。。。。”

赵石眉头轻扬,心里也是失笑,到了这个时节。还有人想要兴风作浪。着实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这些流言除了这些河洛大族在往自己脸上贴金。或者是在找台阶,以保存些颜面之外,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原因会有这样的流言出现了。

赵石微微摇了摇头,“不用管它,到时候,你替我走一趟,知道该怎么做吧”

胡烈愣了半晌。才脸红脖子粗的搓了搓手,讷讷道:“大帅,能不能换”

没问其他什么,只是想要

赵石笑了笑,“冲你这句话,这事啊,就你了,记得,不要堕了本国公的威风。。。。。只要把话说明白了,其实也就成了。”

胡烈无可推脱。只能躬身应是,因为太过为难。最终还是嘟囔了一句,“大帅,就怕俺拙嘴笨腮的,误了您的事情。”

这要是旁人,赵石不会多言,他下的就是军令,推脱塞责,都将是能力低下的表现,或者也可以说是不识抬举。

但胡烈到底不一样,赵石站起身来,拍了拍胡烈的肩膀。

温和的道:“你父亲将你交给我,可不是要你一辈子给我当亲卫的,男子汉大丈夫,有些事必须去做,有些机会也必须握住了,不经风雨,将来怎么能独当一面难道还让我手把手的教你不成那将来还不成了废物”

几句话说下来,胡烈眼眶已经有些红了,在赵石身边久了,他知道这些话有多难得。

他昂起头,重重拍了一下胸膛,“多谢大帅栽培,您瞧着吧,末将一定让那些混账家伙再不敢起反复之心。”

赵石哈哈一笑,“这就对了,这事做的好了,比立下军功更难得,梯子已经搭好,上去就成,多少人巴不得接下来呢,你到好,还要推脱一番,这要是你父亲还活着,不定就得气的。”

“行了,到时带上赵葵和吴绿蓑两个,他们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帮你出出主意,顺便涨涨见识对了,最近除了随从护卫之外,告诉他们,少出去晃悠,被人寻机所趁,可就让旁人看了笑话了。”

赵石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

以现在河洛的情势,赵石都有点奇怪,竟然还没有一起刺杀发生。

其实匪患的最大特点,不是说匪徒在山林里当山大王或者在山林里乱窜,而是混入城池,刺杀官吏。

在蜀中,赵石已经见识过了一次,而在河东河中,也没少经历。

绿林人物,和官府几乎就是天生的死对头,一个呼对方为贼,一个呼对方为狗官,都想方设法的欲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