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1126

分节阅读 1126(2/2)

目录

胡烈的声音一下严厉了起来,很多人面上也微微变了颜色。

胡烈这才话锋一转道:“但朝廷宽仁,顾及河洛战乱方过,不宜严惩,使得河洛动荡故,而未曾过于追究此事。”

“但国有国法,此辈不除,地方不靖,钦差令各家协助官府捕拿之,限期半载。。。。。。换句话说吧,诸位家中逆子逆孙什么的,最好由各家自己献上来,尸首人头不论,活的也无所谓,而过了期限,还有未曾归案者,那可就对不住,这罪过怕你们担不起。。。。。。”

“丑话也说在前头,窝藏不报,助其脱逃者,一旦查实,这回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情面或者其他什么考量可言了,数罪并罚,家破人亡之际,后悔可就晚了。”

“至于哪些鼠辈需要缉拿归案,想来诸位也都清楚,不过,过后还是会有朝廷海捕文书奉上,至于做不做,该怎么做,诸位想清楚了,事先也跟诸位说一声,没什么招安,这河洛地界上的匪患,关联到各家之生死,望各位慎之。”

“接下来,咱们说第三件事。”

“河洛这地界透着奇怪,大家好像都不愿为官,从军,从军也就罢了,河洛”

说到这里,胡烈摇头笑了笑,接着道:“怕是在后周治下久了,把从军当做了苦差,下贱之事,这事儿呢,咱们不去说他,大秦军旅纵横天下,军中豪杰辈出,也容不下这等”

“所以,还是说说为官吧,明年秋闱,长安需要出现一些河洛士子,虽说本都尉觉着,河洛的读若是当了官儿,除了无能之外,怕还要担心他们为祸地方,没什么好处。”

“但这是朝廷的意思,咱也违抗不得,顺便宣告一声,让诸位家中子弟加紧备考,说不定真能搏个功名回来呢。。。。。。”

这话说的真让人脸上挂不住,轻蔑之意也再无遮掩。

说完,也不再看众人的脸色,胡烈站起身来,挥了挥手,吩咐道:“成了,该说的都已说完,让他们上酒上菜,本都尉就不陪着了,你们也接着这个机会商量一下,定一定日后行止,胡某。”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游玩

昨天去看电影,选了小包,最终决定看一万年以后,不过看完之后就后悔了,要说国产动画做到这个地步,真心不容易,但看完之后,怎么说呢,特别糟心,只能说,这是一部标准的烂片,绚烂的光影技术,根本挽回不了它的失败。

你从头到尾看下来,只能感觉到失控,失控,再失控,导演思想的单薄,根本无力驾驭那种宏大的图画场面。

到处都是山寨的痕迹,连抗日神剧都不放过,可见导演加上编剧的饥不择食,如果说长达几年的制作过程,就制作出这么一部四不像的东西,阿草只能说,让人感受到的,只能是对国产电影的绝望。

支持国货已经喊了多少年了,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买国外品牌主因就在这里,没人用心,加上技术进步几乎都是照抄而来,各种急功近利的投机模式的出现,让我们很难感受到国产货的好处,电影也是如此,国产电影在导演玩人般的戏耍下,变得越来越让人无法直视了。

唉,不说了,阿草专心码字,再不去自己找郁闷了。

所谓的文楼之会,大概只能用虎头蛇尾来形容,之前声势不小,但结束的却是悄无声息。。。。。。

不过,文楼之会的一些细节,还是传了出去,参与的河洛大族名望受损也在所难免。

但文人都是煮熟了的鸭子,嘴硬着呢。

过了不久,文楼之会的版本也就成了。各家为了河洛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福祉。而委曲求全云云。

而这个时候,大将军赵石已经离开了洛阳,风声到底松了一些,也没人去追究这些了。

真正说起来,这次文楼之会,除了得到许诺的几家之外,其余皆是灰头土脸,一无所获不说。还被硬按着套上了套子,多数人皆是不满之极。

但这次聚会之后,河洛之人,对大秦的抵触,开始呈现冰消瓦解之势。

地方上的高门大户人家,皆都开始约束族中子弟,言谈上也分外的谨慎了起来。

没了他们推波助澜,地方上很快便趋于安静,一些匪患不平自平,这也给河洛上下省去了许多手脚。

当然。这样强硬的手段,同样留下了许多首尾。

之后。任职河洛之官吏,屡屡遇刺,就是一个明显的后遗症。

但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河洛地界的纷纷扰扰,在大将军赵石的强硬应对之下,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不过,这些年经过这几次大的动荡,河洛想要恢复元气,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了。

虽说比起当年蜀中之战来,河洛这里闹的还算轻的。

但有些事,不能这么计算。

蜀中算是破而后立,而河洛这里的情势,也复杂的多,许多事情在蜀中那里做起来,顺顺当当便成了,在河洛这里,却要耗费几倍的人力物力才成。

这样一来,相比较而言,河洛恢复起来也就要慢的多。

这其实也正是中原战事最难的一部分,所谓的打天下易治天下难,说的就是这个情况了。

不过,文楼之会后,赵石对于河洛政军两事算是彻底失去了兴趣。

他又在洛阳停留了几天,便吩咐众人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启程。

动静不算小,当然,动静大不大,也瞒不过张大将军的耳目。

于是,张大将军和布政使彭为年同时到来,借问候之机,想要知道晋国公之后行止。

这两位其实存的都是一个心思,巴不得马上将赵石送出河洛了事。

但无论是他们,还是赵石自己,都可以说是身不由己之人。

赵石不会这么早离开河洛回去长安,这是一定的了。

本来呢,赵石打算就呆在洛阳,等到七八月间启程回京。

但这段日子,他在洛阳呆的很不舒服。

无论是张培贤,还是彭为年,总喜欢将难办的事情抛过来,其中恩怨,也不必多说什么,大家都明白。

两人有志一同,都想让赵石再多背点黑锅回京。

而赵石可不是个逆来顺受之人,但他不愿插手河洛军政之事太多,所以也就不想在洛阳这里多呆了。

两人同时来到,他正好提出告辞。

借口也好找,他身上本来就挂着个什么河洛巡访使的职位,在河洛四处走走,乃理所当然之事,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于是,大秦成武七年五月中,晋国公赵石带人离开了洛阳,先往东行,再折而向北,没去虎牢,也没去荥阳,他不想见魏怀德。

五月末,驻马黄河岸边,顺便收取了杜山虎送来的问候,然后带着两个小妾和扈从们,再次南下,到登封,到了嵩山脚下,本来想上去看看嵩山上面的寺庙里有没有一间少林寺。。。。。。

问了问当地乡民,别说,还真有。

不过等赵石带着人来到据说是后世武学之源头的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