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1187

分节阅读 1187(2/2)

目录

侍母至孝,这样的事情放在历朝历代,也许能博得皇帝的好感,但绝对不会如成武皇帝这样感同身受。。。

所以,无形间,这两年皇帝陛下对赵石的信任,其实可以说是有增无减。

不过皇帝毕竟是皇帝,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事,绝对不会宣之于口,而且,赵石如此,确实让朝堂上下的很多人感觉到了轻松,皇帝陛下也不例外。

所以,这两年皇帝陛下不论是出于自身感情,还是从皇权的角度考量,也就都听之任。

不过现在不成,战事将起,皇帝陛下需要最信任的人,给他一些信心。

也可以说,成武鼎革至今,检验军事改革的成果的时候终于到了,一旦有所失利,这些年的诸多努力,也许就成了笑柄。

其实,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朝中武臣,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朝堂气氛,越来越是紧张,弄的皇帝陛下本已高涨起来的信心,却又突然之间有些惴惴了起来。

皇帝陛下麻利的转了话题,“白象佛国和回鹘汗国同时入贡的事情,爱卿知道了吧”

赵石愣了愣,这事儿跟他应该没什么干系才对,所以觉得有些突兀。

不过还是很快回道:“臣有所耳闻,不知陛下说的是。。。。。”

“回鹘使节不提,白象佛国这次所图非小啊。。。。。送来的贡品尤为丰厚不说,其意嘛。。。。。。却想在吐蕃立一佛主,更想朝廷下旨,允其在低地建立寺庙,传播佛法,爱卿深知吐蕃情势,在此事上,爱卿怎么看”

赵石想了想,道:“两国同来,不过是人多胆壮而已,依微臣之见,这等仰我鼻息的小国,有所妄求,当予薄惩,以为诸邦”

赵石顿了顿,见皇帝陛下没有接话的意思,便继续道:“可令鸿胪寺严责来使,若有不服,再诏其他吐蕃佛国,以及低地归义王共起伐之,以易其主,以昭我大秦上国之威,如此先礼后兵,可戒天下口舌。”

这样的回答,很合皇帝陛下心意。

“爱卿考量的周全,甚合朕意。。。。。只是,佛主之事不提,有人也说,低地部族林立,民风悍野,何不让各部沐于佛法之中,泯其戾气爱卿以为如何”

赵石一听就知道,这八成是李之问的主意。

不由笑道:“此议将来或可行之,如今不成,归义王有功于国,又首唱大义,有归义王在,低地便与秦土无异,哪里有帮着外人算计自己人的道理”

想了想,皇帝陛下也笑了,点头道:“疏不间亲,是这么一个道理。”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站起身,漫步走到大殿正中,赵石也赶紧站起身,皇帝陛下来说转了两圈,道:“要说这外事之上,朝廷诸人,无出爱卿其右者。。。。。朕容爱卿清闲了这几年,而以爱卿之能,今后嘛,当以国事为重,不能再懈怠了,朕可还等着给爱卿封王呢。”

这样的转折,可以说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马上就要来了。

赵石躬身,“陛下谬赞了,微臣惶恐。。。。。再说,微臣可没懈怠于国事,这些年,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如此熟悉的节奏,让皇帝陛下心情愈发愉悦,不由调侃了一句,“若朝臣都像爱卿一般,想找见人影都要费上一番功夫的话,朕这个天子,岂非当的没滋味的很”

这还不算完,皇帝陛下继续道:“帐暖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朕如今还能耐得住辛苦,每日里奔波往来,爱卿这做臣子的到好,连早朝也不露面了,嗯,你说朕是不是应该罚你几年俸禄再说”

赵石没做声,做恭顺状,实际上心里却是腹诽,就那点俸禄,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皇帝陛下斜了他一眼,满意的又踱起了步子。

良久,才幽幽道:“爱卿应该知道,朕今日召你入宫,是为了什么吧”

“微臣能猜到一二。”

“那就说说,以当今之势,若挥兵东向,能有几分成算”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三十章学问

这话听着有点耳熟,前两日同门下平章事周仿就问过他。

其实,这么问的人,自己心里未尝不明白答案,但还是都问出了口,这也只能表明一点,这件事非常之重要。

赵石能怎么答

想了想便道:“陛下不必过于忧虑,如今时机难得,而过国库充盈,民生安稳,军前将士枕戈待旦,士气高涨,求战之心颇切,如此,未战,已先胜三分。。。。。以微臣看来,今年啊,应该有个好光景才对。”

皇帝陛下颔首,露出轻松的笑容,显然,这颗定心丸吃的很舒服。

接下来沉吟良久,招手传膳。

本来,皇帝陛下这次没打算留赵石在宫中用饭,今时今日,一旦定下心意,接下来的事情,可是多不胜数。

所谓军情如火,也就是这般了。

要想在冬天之前,结束今年的战事,需要朝廷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一旦冬天之前,战火犹自蔓延不绝,那么不论胜败,大秦付出的代价都将成倍增加。

这会儿接下来很可能就是一场连一场的廷议,这样的情形,会一直持续到在朝会之上宣布结果。

可以说,如今大秦上下,对战争的理解,都已是非常深刻了,不会被什么兵精粮足,士气可用之类的简单言辞所动。

但这也要看话是出自谁的口中,大将军赵石的话,听到耳朵里,就是定心丸。旁人嘛。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赵石所言。句句顺耳,皇帝陛下顺势改了心意,准备跟赵石多聊一聊。

乾元殿上,很快摆上了酒菜。

君臣落座,先对饮了一杯,用了几口菜。

皇帝陛下才道:“朕有意让江善领兵,爱卿以为如何”

赵石没多少意外,干脆的点头道:“陛下英明。江善能攻善守,又深得军心,由其领兵,朝廷无忧矣。”

皇帝陛下不满意,他要听的可不是这个,“开封大城,城高池深,与长安差相仿佛,辽人,金人。以及我大秦,皆曾顿兵于坚城之下。无可奈何。。。。。。此次出兵相伐,岂非重演当年故事”

这样的问题,必然是要问起的,只是赵石有点意外的是,身旁没有枢密院群臣在,而是独胆面对这样的询问罢了。

而这个问题很复杂,赵石自忖又不是神仙,天知道开封城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这个时候,问谁这个问题,其实都是白问。

攻城之战,又是战争当中,最为残酷的一种。。。。。。

像开封那样的一国都城,若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想要攻下来,用人命去添,确实有点不太现实。

但皇帝陛下既然这个时候问到了,赵石却必须给皇帝陛下一个合适的答案,再次坚定一下皇帝陛下的信心。

“陛下,恕臣直言,以我大秦之国势,战事一起,说是势如破竹可能有点过,但灭宋必矣,差别之处,只在于时日长短罢了,陛下以为然否”

皇帝陛下什么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哈哈一笑,稍稍指点赵石一下,便道:“爱卿之言,总能合朕心意,爱卿说的不错,于天下大势之上,我已是占尽先机,即便稍有小挫,又何足道哉”

赵石笑道:“陛下英明神武,才有今日之大秦,陛下苦心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