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潜入梦 > 分节阅读 1

分节阅读 1(2/2)

目录

“。。。我爷爷说谁和我玩就给谁糖吃。。。你陪我玩吗骑马打仗,我不当马。。。”胖大江让洪涛给说愣了,他显然不太习惯洪涛这种大人的口气,不过他的脑筋少到不允许他多想洪涛的问题,只能想他自己的问题。

“成,回去我就背你”洪涛咬了咬牙,下了下狠心,答应了胖大江的这个要求,不是他小气,主要是胖大江这身材太为难了,自己能不能背动他是个很大的问题。

游行很快就结束了,准确的说是新开路托儿所的游行结束了,一群小孩子本来就不好管,天上又下着雨,虽然这时候的孩子比后世里的孩子皮实多了,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体力有限,累了之后蹲地上就哭,几个托儿所老师的怀里已经抱满了,只能打道回府。

新开路托儿所就在新开胡同里,在雍和宫的东面,现在依旧有这个胡同,模样格局也没什么大的变化,托儿所的那个院子也在,只不过已经改成别的用途,至于这个托儿所去哪里了,洪涛也不清楚。

这时候的孩子就是皮实,回到幼儿园之后,老师们只是简单的给每个小孩用小毛巾擦擦头发就算完事了,然后就按照班级组织孩子们在院子里的大棚下面做游戏。这时的托儿所和后世的幼儿园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整天做的就是三件事儿,游戏、吃午饭、睡午觉,基本没有学习任务。

老师们的责任就是把孩子从家长手里接过来,然后别让他们乱跑,等晚上家长下班的时候再把孩子全须全尾的交给家长,什么蹭破块皮、脑袋上磕了个包啥的,根本不算事儿。再苛刻的家长也不会因为这个责怪老师,也不会有家长埋怨老师没教他们孩子知识,按照当时的习惯思维,托儿所就是帮自家看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而且这时的托儿所也不难进,更不用交赞助费和托关系,很多家里有老人的家庭都不愿意去花这个冤枉钱,虽然一年只交5块钱,但当时的工资水平很低,学徒工一个月只有18块钱,普通工人二级工也就34块8,所以5块钱已经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了。

更主要的是,当时还没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只是刚刚有这个说法,谁听啊。一家2、3个孩子算是少的,4、5的一抓一大把,7、8个也不是很稀罕。所以家庭的负担不光是一个上托儿所的孩子,说不定要同时担负3、4个孩子的费用,既然家里的老人能带孩子,这5块钱能省还是省了吧。

第二章我的托儿所

托儿所里的游戏可以用老三样概括,最长玩的就是丢手绢,一群孩子搬着小椅子脸向内围坐成一个大圆圈,然后由一个小孩先站出来,拿着一个手绢围着圆圈的外面跑,大家一起唱:

“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那个跑圈的孩子要在大家唱完歌谣之前,把手绢悄悄的放在一个小朋友的身后,然后快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如果在坐下之前被那个小朋友发现了手绢,并且抓住了,就得接着跑圈扔手绢。

其实这个游戏主要是考验小朋友们的人缘,当手绢被扔在自己身后的时候,如果你人缘好,对面的小朋友就会用眼神提醒你,如果你人缘不好,谁也不提醒你,全假装看不见,那你就等着跑圈吧。

还有就是老鹰抓小鸡了,这个游戏就别介绍了,大家都玩过或者见过,像张大江这个样的胖子,是当母鸡的不二人选,有他这堵肉墙在前面挡着,再厉害的老鹰也的愁死,但是他可不能去当老鹰,这么胖的鹰还去抓鸡这不是要鹰的命嘛

另外一个集体游戏就要分性别了,男孩子玩的是骑马打仗,女孩子玩丢沙包。丢沙包咱就别讲了,洪涛小时候也没玩过。骑马打仗可以介绍介绍,就是一个孩子当马,一个孩子当骑兵,马驮着骑兵互相撞击、拉扯,只要骑兵的脚一沾地,那就算输了。

张大江是整个托儿所里最好的马,连大班的孩子也没他合适,但同时他又是最差的骑兵,那匹马要是背上这么一个骑兵,别等敌人来撞、来拉扯了,能自己走到战场的都算是宝马良驹。

现在洪涛就是这匹宝马良驹,他回到托儿所之后,老师为了让孩子们都出出汗,驱一驱身上的寒气,就开始组织大家玩骑马打仗,而且还是混战,除了小班的孩子太小之外,中班和大班的孩子混在一起玩。

“大江,你给我当马”

“大江,过来,这次该你背我了”

一说玩骑马打仗,几十个小男孩里,立马就冒出几个比较横的,吆喝着让大江给他们当马,其他小孩其实心里也想,但是胆子小一些,只能放弃了争夺最好战马的权利。

“一边去今天我当大江的马,有谁不乐意的吗”这时洪涛站了出来,走到一脸傻笑的大江跟前,扶着膝盖一哈腰,等着大江上马,那些孩子都愣了,不光孩子愣了,一边负责看着孩子做游戏的老师都愣了。

洪涛有这个本事镇住托儿所里的这些孩子吗回答是肯定的,必须有这倒不是因为他是穿越过来的,而是他用自身实力换来的,算是威望吧一个4岁多的孩子,有个屁的威望洪涛还真有,这得从他进入托儿所那天说起。

这个时代的托儿所,对于每个孩子的入托是有条件限制的,而且都是硬性条件,第一点就是户口必须在托儿所所在的街道,第二点就是必须够3岁,太小了托儿所不收,没法照顾。

洪涛的户口肯定是在北新桥街道,他的家就住在托儿所北边,穿过一条胡同就是,距离200米,走着几分钟就到。他从小在姥姥家里长大,姥姥家就住在他们家旁边几十米的地方,是个大杂院。这到不是洪涛的父母不管他,一是因为洪涛的父母是双职工,两个人都要上班,二是因为他父母的工作稍微有点特殊。

洪涛的父亲是位大学老师,在首都钢铁学院教高等数学,也就是现在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而洪涛的母亲是位医生,在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工作。从表面上看,洪涛算是知识分子家庭了,父母的工作都很好。不过这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