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7(2/2)
就算他们再想将孩子送到学校,也只得等来年秋收之后。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一年,将没有土地耕种。
还有一些商人家的孩子,如果他们不将其送到学校。那么就不允许他们,在燕国地界经商。总之李泰对每一个行业,都出台了强制性的措施。
在座的众人,估计除了李泰之外,没有人能够明白。李泰为何非得这样做,毕竟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可是又有谁会明白,只有少年强才会国家强。只有让自己属国内的孩子,都成为了有知识的人。
那么数年之后,李泰将不会缺少人才。各行各业的人才,都会从学校源源不断的输出。
那时候李泰就更加有信心,在大唐贞观年间,搞第一次工业革命。只要自己的工业革命可以打响,那么整个时代,便会因为李泰而彻底的改写。
虽然众人不知道李泰的远大理想,但是他们只知道一点。那就是李泰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所以他们便全力的支持着李泰,按照当时人口统计,所得到的信息上。对燕国境内的所有百姓进行普查。
就算是角落里的村庄,也没有被他们放过。可以说真正的做到了,无死角普查。
学校的事情算是解决,但是还有一个让李泰十分挠头的问题。那就是李世民给自己的,那十余万番兵番将。
相对于那让百姓送孩子上学来讲,这十万番兵对于李泰来说,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不过李泰同样知道,如果可以善加利用的话。他们将成为李泰手中的,一支虎狼之师。
毕竟辽东诸国的这些兵将,从小就长在马背之上。可以说天生就是战士。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们的忠诚度。
李泰不敢保证,在关键的时刻,他们会倒戈一击。虽然李泰有信心将他们剿灭,但是对自己所带来的损失,也是不言而喻的。
第609章薛仁贵被封平辽王四更
最后李泰将这件事情,和自己的师父罗松说了。罗松听到李泰的诉说之后,心中同样觉得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于是罗松对李泰说道:“殿下,你是准备将他们留下来,把他们训练成燕国的一支精锐。还是准备想办法,将这个包袱丢掉”
听到罗松的话,李泰想了想后说道:“说句心里话,我虽然对这些番邦异族,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他们强大的战斗力,却是我不能忽略的。”
“所以如果能够让他们归心的话,我会让他们慢慢的被同化。忘记他们曾经所过的生活。成为我燕国百姓的一份子。”
听到李泰的话,罗松点了点头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必须除去糟糠。只有剩下来的精锐,才值得殿下去培养。”
“师父这话的意思,是准备在他们之中进行裁军。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父皇那里不太好交代。”李泰对罗松说道。
“看来殿下是忘了,如今我燕国境内还有很多城池。仍然在辽东诸国余孽的手中。”罗松笑着对李泰说道。
“如果不是师父提醒,我差一点把这件事给忘了。那就让他们替本王出征,去扫平那些辽东诸国的余孽。”
“如果他们诚心诚意的为本王效力。那本王不介意,给他们一个新的身份。相反的话,那本王也将有理由,把他们全部消灭。”
“到时候就算是父皇问起来,我也有足够的理由,让父皇无法责罚于我。”李泰高兴的对罗松说道。
“不过话虽如此,殿下还是需要派出一位主帅。来统领这十万番兵,否则在某些情况下,可就说不通了。”罗松对李泰说道。
李泰当然明白罗松话中的意思,那就是如果自己,只让这十万番兵出击。那就会被别人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要,让这十万番兵活着回来。
“那不知师父觉得,有何人统率着十万番兵比较合适。”李泰对罗松问道。
“卢旺达,他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会绝对的对主殿下忠诚,不会拥有一丝一毫的反叛之心。”罗松对李泰建议道。
“确实,这卢旺达本身就是,我燕国三军副元帅。由他亲自领兵出征,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李泰点了点头后说道。
于是,李泰便将这十万番兵,交给了卢旺达。由他负责统帅训练,并且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
经过了数日的旅途,李世民终于回到了长安城。太子李承乾带领文武百官,在十里长亭迎接圣驾。
看到李世民的銮驾,慢慢的驶了过来。李承乾便带领文武百官,跪地迎接李世民。
李世民停下銮驾之后,便由贴身太监搀扶着下了銮驾。对李承乾等文武百官说道:“各位爱卿快快平身。”
李承乾带领文武百官起身之后,李承乾对李世民说道:“父皇此次跨海征东,用了五年多的时间,终于凯旋归来。真是可喜可贺的大事。”
“如今长安城中的百姓,个个家中张灯结彩,如同新年一般。现在百姓正在长安城外,自发的准备迎接父皇的圣驾。”
“那各位爱卿就随朕一起去,接受百姓们的迎接吧。”李世民高兴的对众人说道。
来到长安城外,果然看到百姓夹道欢迎。让李世民不由得万分高兴,这说明了百姓对他的爱戴。说明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并不失败。
李世民亲自步行进了长安城,不停的和百姓们打着招呼。最后李世民命令,随他御驾亲征的武将回家休息,明日一早金銮殿论功行赏。
李世民回到皇宫之中,见到了长孙无垢。人家都说小别胜新婚,更何况是一别五年有余。
夫妻两个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李世民给长孙无垢,讲述了自己跨海征东的经历。
当讲到被困凤凰山的时候,长孙无垢的脸上,竟然流下了泪珠。由此可以看出,长孙无垢对李世民的爱有多深。
最后李世民轻轻地,将长孙无垢揽在怀中。柔声的对长孙无垢说道:“观音婢,现在是不是应该安歇了。”
长孙无垢羞红的面孔点了点头,然后亲自为李世民宽衣解带。接下来发生什么,那就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高坐龙椅之上。三省六部四大朝臣,满朝文臣武将分立左右。
向李世民行了,三拜九叩君臣大礼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此次跨海征东,历时五年有余。随朕出征的文臣武将,立下了汗马之功。”
“今日凯旋归来,自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