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7(2/2)
程咬金的话一出口,瞬间让整个朝堂炸开了锅。文武大臣一个个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不知道这程咬金,今天抽的是哪门子风。
“太子乃堂堂一国储君,其实你一个国公想告就能告的。”站在一旁的孔颖达,指着程咬金大声质问道。
“按照孔大人说的,就算是太子殿下犯了贪赃枉法之事。天下百姓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与理据争不成。”程咬金文嗖嗖的对孔颖达说道。
就在孔颖达还想说什么的时候,李世民开口说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太子殿下只是国之储君。程王兄有什么冤枉尽可说来。”
“我老程就知道皇上是明君,不会像那些酸儒一般,搞什么刑不上大夫那一套。”程咬金开口再次说。
“有话你就直说,在那里磨磨唧唧的干什么。这可不是你程咬金的处事作风啊。”一旁的尉迟恭对程咬金说道。
“你着什么急,皇上还没着急呢,你着什么急。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程咬金瞪了尉迟恭一眼之后说道。而且还故意看了看李世民身边的李泰。
这可把李泰气得够呛,本来自己扮成太监就是无奈之举。如今又让程咬金借题发挥调侃自己,心中就更加的无奈了。
随后便开始向李世民,诉说起了自己的冤情。大致内容就是他在保护长乐公主,和晋王前往幽州的时候。曾经遭到过太子李承乾派人追杀。
程咬金说完之后,李承乾出班说道:“鲁国公有何证据,证明是本宫派人追杀于你。如果今日鲁国公拿不出证据的话,本宫绝对不会与你善罢甘休。”
“哈哈哈,如果我老程没有十足的把握,又怎敢在金銮殿上状告太子。那岂不是寿星老吃砒霜,嫌命长了。”程咬金大笑着说道。
随后程咬金再次对李世民说道:“皇上,请皇上传人证上殿。他可以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所为。”
李世民当然不会反对此事,不多时,唐强便来到了金銮殿上。向李世民行三拜九叩大礼,同时口中说道:“罪民唐强,参见皇上。”
“鲁国公说你有,指证太子殿下的证据。那就赶紧拿出来给朕看看吧。”李世民开口对跪在下面的唐强说道。
“启禀皇上,罪民乃是巴蜀唐门,四大总堂朱雀堂的副堂主。当日与朱雀堂堂主唐一山,一起接到太子殿下的密信。”
“命我等半路截杀晋王李治,和长乐公主。这是太子殿下给我们的书信,还请皇上御览。”唐强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唐强的话,不由得让李承乾感到奇怪。虽然这唐强所说的全都属实,但是自己记得,好像从来没有写过什么书信啊。
就在李承乾纳闷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看完了书信。于是将书信直接扔在太子李承乾的面前,怒声的说道:“你自己看看吧。”
李承乾捡起书信信并不是他所写,而是长孙祥以他的名义所写。不过信中的措辞,全部是以他的口气所写的。
“父皇,这封信是伪造的。从信上的笔迹便可以看出,并非是儿臣的笔记。”李承乾对李世民说道。
“皇上,这确实不是太子殿下亲手所写。乃是太子殿下的太子功曹长孙祥,替太子殿下下达的命令。”
“只需要将长孙祥,叫到金銮殿上一问,便自然可以真相大白了。”唐强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既然如此,来人传太子功曹长孙祥,进殿见驾。”李世民下旨说道。
现在长孙祥正在皇宫之外,统领着此次逼宫的大军。所以李承乾自然不可能,让长孙祥只身来到金銮殿上。
于是李承乾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愿意带人亲自去提长孙祥,以此来证明儿臣的清白之身。”
太子李承乾不但不准备,让长孙祥上金銮殿。就连他自己都准备借机离开。所以才会开口对李世民如此说。
李世民又何尝不知道,李承乾的想法。于是开口对李承乾说道:“此次无需太子操心,朕自然会派人前去。”
这不由得让李承乾心中焦,心中暗自说道:“为何现在还不动手,如果再拖下去的话,本宫可就难以全身而退了。”
就在李承乾万分焦急的时候,突然有黄门官上了金銮殿。慌慌张张的对李世民说道:“皇上,不好了。不知从哪里杀出了一支军队,如今正在向皇宫之内杀了。如今已经杀到太极门了。”
这一下可把满朝文武吓得不轻,他们万万也没有想到。竟然有人胆大妄为,竟敢带兵杀进皇宫。
黄门官话音刚落,只听秦琼大喊一声:“左右千牛卫何在,赶紧护驾。”
与此同时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一众武将。已经挡在了李世民的身前。只可惜他们手中并没有任何武器。
第673章金銮殿上的剑拔弩张八章
就在秦琼等人,保护李世民的同时。突然从金銮殿外冲进一队人马。这队人马直接站在了李承乾的身后。虎视眈眈的看着秦琼等人。
“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程王兄所说的都是事实。而且此次进攻皇宫的人,也应该是你带来的吧。”李世民分开秦琼等人,看着李承乾说道。
“父皇,这一切都是你逼的,儿臣哪点不如李泰。可是你却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恐怕总有一天,父皇也会废了儿臣这个太子。然后立你最疼爱的燕王李泰为太子。”
“如今李泰已经死在了幽州城,可是父皇你却准备杀儿臣为他报仇。难道李泰是你亲生骨肉,我李承乾就不是吗”
“所以说,儿臣是被逼无奈呀,为了可以活下去。为了可以保住儿臣的太子之位,儿臣只能做出这最不想做的选择。”李承乾看着李世民说道。
“李承乾啊李承乾,朕虽然溺爱李泰。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收回你的太子之位。而且你的皇弟李泰,也十分明确的表示过,他根本就无心帝位。”
“朕多么希望,今天的事情没有发生。等朕百年之后,让你做这大唐国君。李泰也会是你手中的一柄利剑,为你开疆扩土建功立业。”
“那时候的大唐,会在你们兄弟二人手中,变得更加的繁荣昌盛。真真正正的做到万邦来朝。”
“只可惜你太让朕失望了,既然路是你自己选的。那你就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李世民叹息的说道。
“父皇,事已至此,还说那些有什么用。如今李泰已经死在了幽州,本宫也被逼无奈,发动了这场兵变。”
“所以父皇还是随了儿臣的心意,将这皇位让给儿臣吧。儿臣会奉你为太上皇,让你在皇宫之中颐养天年。”李承乾对李世民说的。
李承乾说完之后,便对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