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2/2)
进入森林,往东南方向步行两公里,可以看到一个村庄。为方便撤离,侦缉队必须留下两个分队监视驻守在该村的游击队,四中队绕过村子沿简易公路继续往东。该村游击队大约40多人。拥有两挺轻机枪,前面打响之后,必须干净利落将其解决掉。”
侦缉队来了30多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仅次于特别部队,对付40多个装备落后游击队不在话下。
自己的战友竟然让别人去营救,队长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低声问:“申处长,我们解决掉游击队之后呢”
“占据有利地形。就地构筑工事,狙击东南两个方向有可能的越g援军。接应突袭越g指挥部和执行营救任务的兄弟。”
生怕他有什么想法,黎永亮指着沙盘补充道:“中尉,你们距南边的村庄不到两公里,那里不仅有游击队和地方部队,还有一个连正规军,二大队能否顺利撤回,全看你们能不能守住退路。”
任务艰巨,压力不小。
侦缉队指挥官不敢打保票,不无担忧地说:“报告长官,我们有坚守的决心,只是担心弹药不够。”
“弹药你不用担心。”
黎广申接过话茬,指着沙盘道:“行动开始前半小时,前出至2号接应点的自由高棉兄弟,将会组织一支20人的运输队,乘渔船沿西贡河顺流而下,给你们运送包括迫击炮在内的武器弹药,不过你们必须派两个人到河边接应。”
“杨先生,你们的人抵达之后立即编入侦缉队,协防1号接应点,与完成任务的特种部队一起撤离。”
“自由高棉”不是钱多、人多、枪多的“工投系”,营地里的300多个游击队员,占该地区总兵力的一半,好不容易才集结起来,实力薄弱,损失不起。
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特种战司令部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让他们太过深入越南境内。
只要派20人参加最激烈的战斗,杨世祖岂能不知道这是人家的一番好意,毫不犹豫答应道:“没问题。”
“四中队抵达这里之后须迅速击溃村口之敌,然后兵分三路。6分队占据有利地形,守住打谷场,接应机降的后续分队。7分队往村庄东南角攻击前进,情报显示被俘的第5步兵师兄弟,被关押在该村东南角一条小河边的水牢里。
由于目标处于所谓的解放区腹地,水牢防守力量薄弱,拿下应该不成问题。营救出被俘的兄弟之后,按原路往打谷场方向撤离,机降的后续分队会在第一时间接应。”
黎广申顿了顿,接着道:“8分队往东北方向攻击前进,情报显示北越b2战区指挥部就在该村东北方向的果林边,那里种植有榴莲、芒果和红毛丹,地标明显,应该很容易找到。
必须注意的是,你们兵力不足,仅有12人,后续分队抵达之前,主要以制造混乱,吸引对方注意力,为营救行动创造机会为主。松大队,你是前线指挥官,计划不如变化,行动开始之后兵力该如何调配,你视情况而定。”
“明白”
黎永亮再次看了一眼手表,接过话茬道:“直升机马上就到,接下来会以这里为基地。从这里到打谷场,航程大约29公里,如果一切顺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三大队四个分队全部送到打谷场。
后续分队机降,伤员搭机撤离,三大队全部完成机降之后,航空队将为你们空投战斗所需的弹药补给,同时搭载2号接应点有可能受伤的兄弟。你们只接受过两次机降作战训练,一定要把握住节奏,不能慌不能乱。”
“是”
黎永亮点点头,继续说道:“作战计划马上下达到各中队,具体任务、敌方情报、行动时间、行军路线上面全有,现在还有时间,大家认真研究一下,10点整准时休息。”
各中队任务都是不一样的,四中队拿到作战计划赫然发现,目标村庄竟然有两个内线,他们会在村外接应,对上接头暗号之后会分别带领7分队和8分队,执行营救和突袭越g指挥部的任务。
第二百一十九章营救行动二
零点三十分,第一批人员纷纷被叫醒,洗脸、吃饭、点名、检查武器弹药,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特种部队经过“魔鬼式”训练,大半夜紧急集合是家常便饭。第5步兵师防区周边全是敌人,被作为尖刀使用的侦缉队实战经验最丰富,参与行动的32名官兵是从全大队抽调的骨干,从起身到洗漱再到集合几乎没发生什么声音。
“自由高棉”游击队一直被柬埔寨政府军围剿,生存环境恶劣,大半夜转移是常事,虽然没经过正规训练,队伍中甚至有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但表现得也可圈可点,整个萨敦营地有条不紊,没哪怕一丝混乱,只有大战前紧张的气氛。
按照作战计划,参战部队共设立三个指挥部。
第四战术区情报处长黎广申率领“自由高棉”,深入越南境内15公里设立指挥部,占据有利地形构筑狙击阵地,在接应突袭部队的同时阻击追兵掩护撤离。
生怕他这个“外来和尚”指挥不了散漫惯了的游击队,杨世祖亲自随行。
打仗就是打后勤,为确保行动成功,特种战指挥官黎永亮一接到桂青山提供的情报就与第5步兵师沟通,并利用苏有才的渠道,在短短三天内给交通不便、人迹罕至萨敦营地,送来400多吨武器弹药、直升机油料等战争物资。
“自由高棉”跟着沾光。
300多名游击队员全部换装,之前的法式、英式和日式武器全换成美国造,不仅有了轻重机枪。而且有12门迫击炮。
肩上背的是1卡宾枪或汤姆森冲锋枪。胸前挂着几枚香瓜手雷。头上戴得是钢盔,连刚才吃得都是薄寮工业村制造的罐头,弟兄们士气高昂,杨世祖感慨万千,真有些羡慕财大气粗的越南华人同胞。
“申处长,时间差不多了。”
孤军深入,四面环敌,力量对比悬殊。这次行动无异于“虎口拔牙”。
马蜂窝一捅,北越肯定会发疯,不但第一接应点和第二接应点不安全,连脚下的萨敦营地都不安全。
黎广申回头看了看四周,紧握着黎永亮手道:“亮将军,战局千变万化,你们也要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民先生、国先生、仁司令和威参谋长正在等消息,我把你们带来的,一定要把你们全部带回去。”
真正的孤注一掷,黎永亮压力山大。再次握了握他手,故作轻松地转身笑道:“杨先生。麻烦您了,行动结束之后,请您务必去芹苴做客。”
不管支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