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为王 > 分节阅读 376

分节阅读 376(2/2)

目录

陶家旺是从栎阳郡便跟着许原的老人,与他关系亲密,听了这话,不由笑了起来,“军长,要是我开到了一个军的人马呢是不是就可以当军长了”

许原哼了一声,“你要是弄到了一个军的人马想当军长的话,我就先砍了你的脑壳,将人马抢过来。”

几人都是大笑起来。

“过不了多年,严鹏的第二军就要来了,他麾下可是齐装满员四千步卒,都督府再给他配备了一千骑兵,实力可比我们要强多了,诸位,不想被第二军比下去,咱们可得趁他们还没有到的时候,多多努力吧。”许原看着四位大将,指着辽河:“都督府要我们以辽河为界,先恐固这一方,筑城,屯田,夯实基础,但却也没有禁止我们过河去。河那边,距我们这里不远,有匈奴部落,有东胡部落,更有数目众多的人丁,你们两个营,以十天为期,一营驻守,一营便出击,趁着东胡大军还没有抵达,能捞多少便捞多少,等东胡人大军一到,可就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了。”

“明白”四人都是大为兴奋。两伙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竞争的气息。这不仅是能力问题,更是面子问题,谁也不想输给谁。

许原第一军的大营立在离辽河约摸十里远的地方,大营的修建,采取了当年孙晓修建牛栏山大营的方法,先是砍来大量的树木,立树为桩,两排宽约一米的木桩再钉上栏杆,再在其中倒上泥土,石块,夯紧,便成了一道简易的城墙,虽然不能跑马,但步兵却能在上面立足,携来的床弩,每隔十数米便装上一台,形成了强大的远程攻击火力,再配上步卒列装的臂张弩,从一里开外,便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

如此建营,虽然麻烦,但却为以后打好了建城的基础,大部队来后,只需以现在的城墙为基础加宽,加固,外头垒上石条或者青砖,便能形成坚固的城墙。

年前许原便率军抵达了这里,现在修建的大营并不大,刚好适合三千余人的军队驻扎,贪大嚼不乱,许原不得不考虑如果东胡人突然大举来袭的结果。

好在东胡人的注意力好像还没有转移到这个地方,这使得许原在建立这个大营的时候,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干扰,而现在,他已经在开始替后续部队建立第二个驻足点

孙晓的司令本部并不会抵达如此前沿,而是设立在大雁湖,那处地方,是高远撤退的时候,便已经选定的地方

原本空旷的辽河之畔,因为有了这座大营,有了这数千士兵的进驻,显得异常热闹,城墙虽然简陋,但在许原看来,不久的将来,这座简陋的大营,便会成为一座坚固的堡垒,无数的北方集团军士兵将从这里出发,源源不绝地开过河对岸,越过河套平原,穿越大山,进入到东胡腹地

城墙之上旌旗招展,兵器雪亮,士兵肃立,许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大营之外,横七竖八挖出了一道道壕沟,在东胡人看来,这些壕沟毫无规律,这里一条,那里一段,似乎是随意挖崛而出,但在许原这种人眼里看来,却是一道道天然的防护,这自然不是心血来潮随意挖出来的,而是为了防止遭到攻击设特意设置的一道道防线

军中的匈奴骑兵,现在也开始熟悉这些布置,他们可以毫无困难地在这些壕沟之间纵马奔腾,随时能从大营之中驰出杀敌

匈奴骑兵加入征东军之后,最大的变化,便是开始懂得无数的利用地形,利用与步卒的配合来尽可能大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而尽量减少自己的伤亡的战法

挖掘这些壕沟而得到的泥土,自然也不会浪费,一部分用来修筑城墙,一部分用来修筑住房,他们是要长驻,匈奴人习惯帐蓬,但大量的中原步卒却更习惯厚实的房屋

许原大步走进大营内最宽敞的一间房屋,这是他的住房以及召集将领们议事的地方,这幢房子的周围十丈之内,全部是空地,没有丝毫的建筑物来遮挡视线,一个个的卫兵将这里保护得极其严密,只怕连一只蚊子也难以悄无声息的飞进去

这些士兵隶属于许原的亲卫营

走回大案之后坐下,许原抽出了一副地图,这是一副崭新的,还没有完全的地图,在他们所站的辽河这一侧,山,水,丘岭,道路,都一清二楚,但在辽河另一侧,却还只有浅浅的几笔,但许原却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副地图将会越来越完善,因为他已经派出了十数拨哨骑,潜入到了对岸,开始绘制对面的详细地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五百六十七章:小兵慕秋

慕秋在亡命奔逃,此时已经不辩东南西北了,同行的五个伙伴,此时已经都变成了死人,只有他运气好,虽然中了一箭,但却没有伤到要害,胯下马儿也争气得很,一路驼着他狂奔而逃,当天色完全黑下来时,身后追踪的马蹄声再也没有听到,他再确认自己已经的确摆脱追兵了。

从累得口叶白沫的战马上跃下来,整个人都酸软无力,呈大字展开,瘫倒在星空之下,不停地喘着粗气。白日里的惊险一幕再次浮现在眼前。

他们一行六人,是这一次第一军派出来绘制地图若干个小队中的一支,但他们走得太远了,慕秋估摸着,他们起码已经深入近两百里左右。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极其错误的选择,慕秋痛苦地揪着自己的头发,是自己害死了同行的伙伴。

慕秋是一名来自琅琊郡的匠户子弟,在琅琊郡时,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匠户,永远不得摆脱,从他懂事之时就开始,自己的人生就是随着父亲学习家传的手艺,然后成为众多匠户中的一员,然后娶一个同样是匠户出身的女了,生儿育女,重复父亲这一生的流程。

这样的人生,毫无期盼,毫无希望。但是他也毫无办法。

转机就在他绝望之时出现,他们作为叶菁儿的嫁妆,被送给了征东将军高远,对没有人身自由的匠户来说,这样的送来送去,他们早已习惯,无外乎就是换一个地方,换一个主人而已,只不过这一次走得太远了一些,从气候宜人的琅琊郡,来到了苦寒的北地。

匠户心中不愿意,但也毫无办法。反抗的结果,很有

目录
返回顶部